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讲座多媒体.ppt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讲座多媒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讲座多媒体.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保障措施,新形势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一)农业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二)农业资源衰竭趋势日益严重,一、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工业“三废”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 依然严重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一)农业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工业“三废”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目前我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达5400多万亩。监测结果发现,在被监测的省会城市郊区基本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超标率达到53.2%,最高超标倍数达3.22倍。,废水污染造成农田废耕,“五市”土壤超标率比较图(%),污水进入农田导致农产品污染,工
2、业废水排放导致农业污染事故,据初步统计,我国遭受不同程度大气污染的农田面积达8000万亩。同时,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环境污染加剧,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固体废弃物大量占用农田,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活垃圾到处堆弃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畜禽粪便污染突出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作物秸秆浪费严重农膜污染问题凸现,生活垃圾到处堆弃,全国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有100万吨,基本没有收集和处理,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而且由于无人管理,风吹雨淋,成为蚊蝇孳生的污染源。,农村污水随意排放,畜禽粪便污染突出,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20多亿吨。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氮、磷量分别为1597万吨和
3、363万吨,相当于我国同期化肥使用量的78.9和57.4。,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每年化肥用量达到4400多万吨,但实际利用率不到40%,在集约化高的蔬菜、花卉种植区利用率不足10%,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加重。我国每年农药用量130多万吨,利用率仅为30%。,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滇池、太湖流域富营养化中农田化肥不合理使用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北方集约化农区,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部分地区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饮用水限量标准89毫克/升,达到20%,山东、河南等种菜、养殖大县,有的村庄地下水硝酸盐超标5倍以上。,化肥
4、使用量对作物产量和硝酸盐淋溶量的影响,化肥过量使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作物秸秆浪费严重,我国每年产生约6.5亿吨左右的作物秸秆,有4成未能利用,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有的甚至在田间付之一炬,即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目前我国地膜覆盖面积约900多万公顷,使用量达60多万吨。但是,地膜回收率低,土壤地膜残留平均每公顷约60公斤,地膜年均残留率达20,严重影响土壤环境质量;据调查,上海、北京、天津、新疆、黑龙江和湖北等省(市)农田土壤地膜残留量在90135kg/hm2之间,最严重的甚至达到270kg/hm2。,农膜污染问题凸现,(二)农业资源衰
5、竭趋势加剧,野生植物资源破坏和流失严重外来生物入侵加剧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浪费严重草地退化严重,面临枯竭危险,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有的野生植物有270类1.7万种。长期以来,由于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环境污染等原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破坏十分严重。据估算,我国农业野生植物有45类191种处于濒危状态。,野生植物资源破坏和流失严重,广西玉林市发现的16公顷连片生长的野生稻,由于其原生境上游被开垦成鱼塘,附近造纸厂排污、垃圾堆放,造成其分布面积逐年下降。位于全世界纬度最北的江西省东乡县的野生稻,由发现初期的9个群落,生长面积3公顷,减少到目前的0.2公顷,只保存
6、了2个受保护的群落,未采取保护措施的群落几乎全部消失。,1980年在云南省发现的26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到2002年已经消失了25个,消失率达96.1%。由于原生境生态环境的破坏,云南省13个药用野生稻分布点已经消失11个,思茅市的思茅港分布点仅存1丛,永德县大雪山药用野生稻分布点早已消失。山东省垦利县黄河入海口原有数万亩野生大豆,但目前却只有零星分布。,环境污染导致野生稻死亡,开发区导致最大面积野生稻消失,藏民地毯式采挖冬虫夏草,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工作刚刚起步,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野生植物资源异地保护不足,基因标记和定位工作滞后,缺少优异基因的知识产权。目前,世界各国都已
7、认识到野生植物资源在国际农业贸易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采取各种手段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美国自1897年以来,共派出专业考察队赴世界各地收集各种基因资源近200次,目前已拥有各类农业基因资源55万份,成为世界农业生物资源第一大国。据美国国家遗传资源信息网(GRIN)公布的信息,美国从中国引进的农业基因资源已达932个物种、20140份,其中仅大豆就达6452份,与我国有关审批部门的记录相比较,约70%是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入美国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因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大范围蔓延,使其大豆产业损失惨重。但是,自从由我国提供的、认为
8、没有利用价值的野生大豆资源中,鉴定出抗大豆胞囊线虫的基因并育成抗病品种以后,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病害,而且产量大幅度提高,取代了长期以来我国大豆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大豆出口国,每年仅向我国就出口大豆2000多万吨,并赚取外汇10多亿美元。,外来生物入侵加剧,随着全球国际贸易、旅游和交通的迅速发展,外来生物入侵的危险性日益增加。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外来生物入侵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为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等趋势。,据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400多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
9、已有50余种。近10年来,新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递增1至2种。,1995年广东、北京等地发现的蔗扁蛾已蔓延至20余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广东发现椰心叶甲;2001年广东、福建等地发现香蕉枯萎病;2003年在北京发现危害蔬菜的西花蓟马;2004年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在广东湛江发现红火蚁疫情。,目前我国已初步详细查明入侵物种有283种,其中病原微生物19种;入侵植物有188种;无脊椎动物58种;两栖爬行类3种;鱼类;10种;哺乳类5种.,福寿螺,蔗扁蛾,紫茎泽兰,加拿大一枝黄花,马铃薯癌肿,稻细菌性条斑病,对农林业经济发展危害:对农田、园艺、
10、草坪、森林、畜牧、水产带来直接经济危害。水花生可造成水稻减产45%,小麦减产36%,玉米减产19%;紫茎泽兰危害造成四川凉山洲1996年减产6万多头养,损失2100多万元,云南永德县10年间马匹有3000匹减少到400匹;防治水葫芦浙江温州1999年人工打捞费用超过1000万元,上海2001约人工打捞费用6000万元;美洲斑潜蝇1998年在21个省市发生危害2000多万亩,现今防治费每年超过4亿元。,部分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万元),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51,869稻水象甲 57,513福寿螺 10,666大豆疫病4,407马铃薯癌肿病 1,538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43马铃薯甲虫,甘薯黑斑病
11、1,100温室白粉虱,烟粉虱 224,346苹果棉蚜 19,234,美洲斑潜蝇 317,186非洲大蜗牛 9,800豌豆象1,786褐家鼠39,808紫茎泽兰98,872大米草54,252水葫芦10,000水花生8,650豚草252,25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甚至导致物种濒危或灭绝(外来鱼类是导致云南本地鱼类濒危的首要因素);导致生态系统单一和退化,改变或破坏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污染当地的遗传多样性;对火灾和虫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低;土壤保持和营养改善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降低。,外来入侵种与本地种竞争空间、养分,使本地物种死亡。如滇池水葫芦、外来鱼
12、。,外来入侵植物分泌毒素,抑制本地植物生长。如豚草、桉树。造成生境片段化,影响遗传多样性。,含羞草,薇甘菊,薇甘菊与本地种竞争空间、养分,使本地物种死亡。,含羞草分泌毒素,抑制本地植物生长。,无意识地引进:随着贸易、运输、旅行、旅游 者(4T)等活动而传入的物种。有意识地引进:引入用于农林牧渔生产、景观 美化、生态环境改造与恢复、观赏等目的的物种,尔后“演 变”为入侵种。自然入侵: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量而传入。,作为牧草或饲料作为观赏植物 作为药用植物 作为改善环境植物作为食物 作为麻类作物作为宠物作为水产养殖品种 植物园、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水族馆和海洋馆的引入、异地放生,有意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资源 环境保护 现状 对策 讲座 多媒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