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政执法之调查取证的技巧110427讲.ppt
《农业行政执法之调查取证的技巧110427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行政执法之调查取证的技巧110427讲.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行政执法调查取证的技巧及文书运用,一树梨花 二一一年四月,综 述,调查取证是农业行政机关在决定立案之后,为查清涉嫌违法行为人是否有违法行为以及怎样违法的事实,开展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并收集证据的工作。调查取证是执法人员执法活动的主要内容,执法人员通过依法询问当事人和证人、提取相关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进行物证检验或鉴定等活动,依法收集的各种相关证据,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一、概述,(一)证据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农业行政处罚证据是农业行政处罚机关依法调取的、可以作为定案依据的、具有法定形式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根据。,(一)证据的重要意义,证据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2、一方面,证据是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据以认定当事人行为违法和作出处罚决定的依据。证据的有无和证明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当事人行为的性质、情节,决定行政机关如何依法决定和依法裁量。另一方面,证据也是决定行政处罚案件得以维持或撤消的关键。当事人不服农业行政处罚,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主要证据不足时,法院会做出撤销或者部分撤销的判决。,(一)证据的概念和特征,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定案的根据。经查证属实的证据应当符合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基本特征,若不能满足上述特征,则该证据在行政处罚案件中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一)证据的特征,1、
3、真实性:是指证据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工具,其本身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既不是人的主观想象,也不是伪造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真实性要求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或者人们的想象、假设和感受作为定案的证据来使用。对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的判断往往需从其是否与其他证据之间存在矛盾进行认定。,(一)证据的特征,2、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依法加以收集和运用,包括收集、运用证据的主体要符合法律规定,证据的取得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证据的形式应当符合法定要求,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等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一)证据的特征,3、关联性:是指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具有一
4、定的客观联系,证据证明的事实必须是该案件的事实,而且应当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如违法销售的货物、开具的票据和保存的货物实物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关联性。办案人员在调取证据时,不仅要从案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去调取相关证据,还要从法律对违法行为应当采取的相关措施方面调取证据。这种关联性的证据越多越有利于办案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二)证据的种类,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27条第3款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这与行政诉讼法第31条的规定是一致的。农业行政处罚中,法定证据种类主要就是上述的7种。,(二)证据
5、的种类,1、书证概念:书证是指能够根据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这些物品大致可以包括:用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情的书证,以符号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情的书证,以及用数字、图画、印章或其他方式表露的内容或意图证明案情的书证。,1、书证,农业行政执法中常见的书证:反映行为人主体身份的材料(身份证、营业执照、任职免职的文件)、询问笔录、帐簿、凭证、产品质量的检验文书、农业行政处罚文书、各种许可证、各种文件、合同等。,1、书证,书证取证时应注意:1、书证在取证时应尽量调取书证的原件。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2、调取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调取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
6、录本;3、注意在调取书证时应当注明出处,经相对人核对无异后签名或盖章;4、报表、图纸、帐册、科技文献应有说明材料。,(二)证据的种类,2、物证概念:物证是指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物证就是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规格、特性等外部特征证明案件真实。农业行政执法中常见的物证:抽样取证的商品、包装物、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工具等。,2、物证,物证取证时应注意:1、物证在取证时应尽量调取原物,调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调取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2、原物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的,调取其中的一部分。如:抽取的样品或其照片、证据登记保存的物品等。,2、物证,物证的重要性
7、:物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物证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其证据高于没有经过登记的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但是,无法与原物核对的复制品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二)证据的种类,3、证人证言概念: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向办案人员所做的有关案件部分或全部事实的陈述。内容:证人证言的内容包括对查清案件真相的一切事实,与案件无关的内容,或者是证人的估计、猜想、想像等,不能作为证言的内容。办案人员只能要求证人陈述案件事实,而不能要证人对这些事实作出判断。证人陈述的情况,可以是亲自听到或看到的,也可以是别人听到或看到而转告的。但转告的情况,必须说明来源,说不出来源的,
8、或者道听途说的消息,不能作为证人证言使用。,3、证人证言,证人证言取证时应注意:1、证人证言应作文字记载,应写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2、证人证言应当有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等方式证明(实际执法中多为签名、盖手印);3、注明出具日期;4、办案人员应当调取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3、证人证言,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法律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真实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不相适应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二)证据的种类,4、当事人陈述概念: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就有关案件的真实情况向行政机
9、关所作的说明,它包括当事人自己说明案件事实和对案件事实的承认。当事人陈述包括当事人有关情况的说明,自述材料等。询问笔录是当事人陈述的一种形式。,4、证人证言,特点:当事人陈述在可信度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当事人是案件的亲历者,对双方争议的事实情况了解得最全面,对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所作的陈述往往可以揭示案件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当事人与案件处理结果有直接的厉害关系,往往在真实的陈述中掺入虚假的成分,因而又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鉴于当事人陈述的上述特点,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证据来证明当事人陈述本身的真实性,在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时应当结合其他证据综合考虑。,(二)证据的种类,5、视听资料概念:视
10、听资料是指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可以重现案件原始声响、形象的录音录像资料和储存于电子计算机的有关资料及其他科技设备提供的信息,用来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如: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等。这是一种更接近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证据。,5、视听资料,制作视听资料证据时应注意:1、视听资料应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2、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视听资料的特点:一般来讲,视听资料比其他证据的证明力要强。但是,对于没有其他证据印证并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一般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二)证据的种类,6、鉴定结论概念: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专门知识或技能,
11、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所作出的结论意见。制作鉴定结论时的注意事项:鉴定结论应当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并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应当说明分析过程。,6、鉴定结论,鉴定结论的特点:鉴定结论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是鉴别、认定其他证据是否真实可靠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具有较强的证据效力,也是农业行政执法办案人员借以查明案件事实,认定案件性质的重要依据,在执法实践中被广泛采用。,(二)证据的种类,7、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概念:勘验笔录是指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对能够证明案
12、件事实的案发现场或对难以实物收集保存的证据进行勘察、测量、检验后所作的记录。现场记录是指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工作人员在农业行政执法过程中对现场处理情况所作的书面记录。,7、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的特点: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的形成环境一般是农业执法检查的现场,行政诉讼法第31条也把二者并举,规定为一类证据形式。但事实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其各自的特点如下:1、就制作主体而言,勘验笔录既可由行政机关制作,也可以在诉讼程序中由司法机关制作,而现场笔录是行政执法程序中特有的证据,只能由行政机关制作。,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的特点:,2、就所反映的事实而言,勘验笔录是在行政程序和诉讼过程中对与案件有
13、关的场所、物品和现场进行勘察、检测、测量、拍照、绘图后所作的笔录,所反映的多是静态的客观情况,而且一般是案件发生以后进行的;现场笔录则是农业行政机关对执法现场的当时情况所作的记录,其一般是动态的事实,所反映的是制作笔录当时的情况。,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的特点:,无论是勘验笔录还是现场笔录都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勘验笔录,尤其是现场笔录是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形式,一般认为其效力要高于当事人的陈述。当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注意调取其他的相关证据与其相印证。,二、调查取证的
14、原则和技巧,(一)调查取证的原则1、合法。就是调查取证必须依法进行,行政主体、程序和方法,证据来源和形式等都应当符合法律要求,经得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审查检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执法办案人员的主体资格要合法。(2)取证程序要合法。(3)取证手段要合法。,(一)调查取证的原则,2、全面。就是要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既要收集违法事实中基本要素的证据,又要收集查明重要情节、作案手段的证据;既要收集能证明当事人违法、情节严重的证据,又要收集能够证明当事人行为合法或者应从轻处罚、减轻或不予处罚的证据,通过收集全面的证据材料来还原真实的案件事实。,(一)调查取证的原则,3、客观。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
15、面目去调取证据,了解案情,不夸大,不缩小,不事先主观定框框,定调子,违背客观事实。,(二)调查取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证据单一整个案卷中,如果能作为证据的只有就本案对当事人进行的询问笔录一件证明材料,除此之外,再无任何辅助材料做佐证。倘若当事人说的是假话,本案即失去了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办案人员仅依据单一证据显然很难准确定性案件并正确适用法律。如果行政执法人员只能调取到单一的证据,则这个证据必须完全具备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的全部特征,并且能够充分证明案件的全部事实,这个证据就可以作为定案依据,否则,就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二)调查取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有关证据材料人为地不入卷在个
16、案中,有些证据,如举报材料、证据登记保存清单、检测报告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声像资料等本应该放入案卷中,但由于办案人员的疏忽大意被丢失,或不重视而当成无关紧要的材料不收入卷中,从而导致行政处罚证据的不充分。同时,也要注意把凡是调取回来的证据不管有关无关全部装入案卷中,也是没有必要的。,(二)调查取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3、调查材料模糊不清,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在调查中,办案人员不注重实质性调查,调查笔录字数不少,可就是没有涉及到核心问题,调查结束了,也不知其目的是想问什么、干什么的,说穿了就是跑题了,最终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三)调查取证的技巧,1、抓住时机,做到“四快”,争取在第一现场获取更多的原始
17、证据。四快:即手快、眼快、嘴快、腿快。第一现场,即农业违法行为发生的现场,它往往保留了行为人违法行为的重要原始证据。,(三)调查取证的技巧,2、做好事前计划与准备,以便检查时游刃有余。执法人员要做有心人,事前就必须心中有数,切忌到了现场再临时谋划。首先,应根据案件特点计划好要检查哪些方面以及检查时的注意要点。其次,要设计好尽可能多的检查及应对方案,对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有预测和准备,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被动局面。最后,要准备好取证所用的硬件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对于不便带走或不能带走的证据要及时摄录下来,争取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三)调查取证的技巧,3、在收集证据过程中注意
18、与行政相对人关系的处理。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的谈话要讲究技巧,工作方式讲究灵活性,与行政相对人始终保持一种弹性的平衡关系。第一,与行政相对人谈话切忌就办案谈办案,要将案件巧妙揉到谈话中,使得谈话就像是在上一堂课,既要给行政相对人压力,也要给行政相对人希望,尽量消除敌对情绪;第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刚柔相济,增强人性化执法理念,争取行政相对人的理解;,3、在收集证据过程处理好关系,第三,遇到复杂局面,切忌工作方式简单化,不要意气用事,要懂得轻重缓急,软硬兼施;第四,反应要快,处理问题的方式要灵活,对于防范意识较强的相对人,尽量避免直接相撞,可以采取迂回的策略,如声东击西法、打埋伏法、顺藤摸瓜
19、法等。,(三)调查取证的技巧,4、注意案情的变化及时补充证据。在执法实践中,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有时会出现和举报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调查取证目的和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原调查材料证明的事实和行政机关新认定的事实不一致。此时,行政机关如果改变对原违法事实的定性(如将假种子案的事实认定改为无证生产种子),按照新认定的事实实施行政处罚,就必须及时进行补充调查取证,如对当事人重新进行询问,补充调取相关书证等,保证证据的证明方向和关联性,避免发生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充分而导致的行政处罚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况。,(三)调查取证的技巧,5、注意做好证据的固定和保存。证据保全是为了避免证据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
20、办案机关依法对证据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在农业执法实践中对证据的保全和固定,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时对证据材料予以保全,防止证据灭失或丧失证据的证明力。,三、调查取证的具体手段及相关文书,(一)询问1、询问的概念:询问是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收集证据,查明案情,依法向案件当事人或者有关知情人了解案情的一种调查活动。,(一)询问,2、询问的作用第一,可查明基本案情。第二,可发现案件线索。第三,可搜集固定证据。,(一)询问,3、询问的注意事项第一,询问的主体应是农业行政处罚机关的执法人员。即询问主体必须是农业行政处罚机关持证上岗、有权执法的人员,其他非执法人员不得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询问之前要出示有效证件
21、且询问人员必须二人以上,并将询问人的身份告知被询问人;如果被询问人是女性的,在询问时最好安排女同志进行询问;同时还要注意礼节,穿着整洁大方。,3、询问的注意事项,第二,询问对象必须是当事人及见证人当事人是指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及与违法活动行为有关的利害关系人,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业主等。见证人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了解与违法行为有关情况的人。如企业的部门经理、财务人员、仓库保管人员、个体工商户雇员等。,3、询问的注意事项,第三,询问之前要充分了解案情。在开始询问前最好拟定询问计划,内容包括:(1)主要目的和主要问题;(2)步骤及突破口;(3)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相应的措施和对策;(4
22、)向被询问人提出的问题及询问顺序。,3、询问的注意事项,第四,要掌握有关询问方法。询问的方法常见的有三种:1、开门见山、直接了当;2、由远而近、旁敲侧击、迂回问话;3、顺水推舟、追问细节。此外,询问时还应注意:询问多人时应当个别进行,防止串供,并对每个被询问者的陈述单独制作笔录;同时要注意,询问时能固定下来的证据一定要固定下来。,询问的文书询问笔录,1、概述询问笔录是指为查明案件事实,收集证据,而向相关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案件情况的文字记载。,询问的文书询问笔录,2、内容要求询问笔录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包括询问的地点,询问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询问的机关,询问人员的姓名、记录人员的
23、姓名,被询问人的姓名及其基本情况和有效身份证件,联系电话,等等。对同一被询问人多次询问的,应注明是第几次询问。正文。正文部分是询问笔录的核心部分,应当全面、准确、详细、客观地记录询问人的问话和被询问人的答话,不仅要如实记录被询问人对其违法行为的供述,也要如实记录被询问人为自己违法行为的辩解。尾部。询问结束后,应当场将询问笔录交给被询问人过目或向其宣读,如发现记录上有差错、遗漏,应允许其更正或补充,并在更正和补充处摁指印或签名;最后,被询问人应在笔录的末页上写明“以上笔录经我看过(或向我宣读过),与我所说的相符”,并逐页签名或盖章。,询问的文书询问笔录,3、注意事项(1)记录时应将所有情况了解清
24、楚后再在询问笔录上记载,避免在笔录上涂改处太多;(2)询问笔录时,对被询问人的回答,记录中应使用第一人称;(3)询问笔录中涂改处应由当事人摁指印或签名;(4)制作询问笔录时应一问一答,尽量具体,不能漏过一些细微的环节。,询问的文书询问笔录,4、文书范例,(二)现场检查、勘验,1、现场检查、现场勘验的概念现场检查是指执法人员为发现、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揭露证实违法行为,依法对与违法有关的场所、物品、账本等进行的检查和围绕现场有关人员进行的访问工作。现场勘验是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与案件有关的现场、物品、痕迹等所作勘察、测量、绘图、拍照等活动。,(二)现场检查、勘验,2、现场检查(勘验)的方法现场检
25、查(勘验)是查处违法案件的基础性工作,现场检查(勘验)活动中形成、收集、占有的证据往往都是案件的“第一手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及性质的认定。要注意做好以下五点:(1)检查的时机要“变”。(2)检查的过程要“活”。(3)法定程序要“全”。(4)收集、固定证据要“细”。(5)宣传教育要“多”。,(二)现场检查、勘验,3、现场检查(勘验)笔录的效力现场检查、勘验的结果是形成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包括勘验笔录或者现场笔录两种。勘验笔录作为现场以及现场物品、痕迹等情况的客观记录,其具有很高的证据效力,但是由于其内容所限、不能单独作为证据使用。现场笔录的情况比较特殊,下面着重介绍。,现场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行政 执法 调查取证 技巧 110427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