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及案例分析.ppt
《内部控制及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及案例分析.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内部控制及案例分析,目 录,内部控制认识误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部控制要素及案例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其案例分析,课 程 安 排,4,内部控制的认识误区,误区1: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 误区2:内控仅是管理层控制,与治理层及员工无关 误区3:内部控制在中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误区4:内控差全是控制环境差、人员素质低所致 误区5:内控包治百病、过度信赖专家学者,5,内部控制的认识误区,误区6:巴林、安然、雷曼、通用破产说明内控无用 误区7:企业治理层及管理层都应是内控专家 误区8:内部控制仅由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仓储与存货、生产、投资与融资、货币资金等循环构成 误区9:内部控制是企
2、业自身的事,与政府无关误区10:内部控制仅是内部会计控制,应由财务部门负责,政策、理论乃至学术性误区,6,企业内部控制常见观念,控制过多影响业务发展(效率Vs 风险)水至清无鱼(企业资源Vs 个人资源)控制就是加强约束(大棒Vs 胡萝卜)眉毛胡子一把抓(效益Vs 成本)毕其功于一役(速决战Vs 持久战)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手电筒Vs 镜子)一只笔(结果Vs 过程)控制过程缺乏书面记录(形式Vs 内容)no evidence,no control 缺乏与时俱进(刻舟求剑Vs对症下药)控制就是书面制度(纸上谈兵Vs 身体力行),法律法规 使之不敢职业道德 使之不愿内部控制 使之不能,调查结
3、果总会计师职责分布,中国:80组织日常财务工作70审核财务报表及管理报表60制定投融资决策55制定内控30制定公司长远规划,美国: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收购与兼并制定公司长远规划信息技术规划与各经营部门协调,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内部控制存在下列固有局限性,无论如何设计和执行,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一)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二)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课 程 安 排,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发展历程,1978年9月12日国务院颁布会计人员职权条例,提出“总会计师会签”制度1984年4月24日财政部发
4、布会计人员工作规则,要求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提出出纳人员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规范要求1985年1月2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重申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要求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发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建立与健全包括内部牵制制度在内的会计管理制度1997年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实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以便于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1999年10月3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2000年1月国家审计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其中对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当作“作业准则”
5、予以明确2000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要求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发展历程,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货币资金(试行)2002年6月13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2002年9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企业内部控制指引,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2002年12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企业内
6、部制度指导意见,首次系统地提出基金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求2002年12月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2003年10月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2004年8月20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发展历程,2006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它是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
7、。公司内部控制通常应涵盖经营活动中所有业务环节、经营活动各环节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信息管理、专项风险等。2006年6月6日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本指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2008年6月28日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发布的应用指引18项,2
8、发展战略,3人力资源,4社会责任,5企业文化,6资金活动,7采购业务,8资产管理,10研究与开发,9销售业务,12担保业务,13业务外包,14财务报告,15全面预算,18信息系统,11工程项目,16合同管理,17内部信息传递,1组织架构,应用指引可以划分为三类,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内部环境类指引5项: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控制活动类指引9项: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控制手段类指引4项: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
9、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全面内部控制理念)内部控制实施主体:一是董事会,二是监事会,三是经理层,四是全体员工。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四管齐下,才能全面奏效。有助于企业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先进理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董事会理应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监事会负有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在监督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同时还应当切实履行监督投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管职能的落实情况。经理层直接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负责,尤其是企业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承担重要责任。全体员工都应在实现内部控制中承担相应职责
10、并发挥积极作用。管理层应当重视员工的作用,并为员工反映诉求提供信息通道。,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合法性要求;资产安全资产保全性要求;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可靠性要求;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效率性要求;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战略性要求。,内部控制的五个原则,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部 控制 案例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