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花》教学设计.doc
《《芭蕉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芭蕉花》教学设计.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芭蕉花教学设计 芭蕉花教学设计11、识生字6个。正确朗读课文。2、学习提出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的涵义,明白事理,学会做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和同学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的涵义,明白事理,学会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芭蕉花.咦,我一看这题目啊,就知道这肯定是一篇描写芭蕉花的*。你们说,对吗(生答)出示句子和图片:在绿绿的芭蕉叶中,开着一朵黄色的芭蕉花,它的样子像尖瓣的莲花。指导朗读。二、初读课文生自由朗读课文请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知道生字的读音。出事生字及读错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组词,分析讨论记字
2、方法,齐读)三、再读课文学生提出问题1、我们在阅读*中,要是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作上记号。请同学们阅读全文,把有疑问的字用波浪线划出来(先讨论,后提出)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有疑问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小组讨论后还有不理解的提出共同讨论)如:我和哥哥都很伤心,但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生气问1:我和哥哥为什么伤心,父母为什么生气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因为爸爸妈妈骂他们了)父母知道真相后有什么反应(非常生气)思考:母亲为什么说我和哥哥是不争气的孩子(因为我和哥哥乱拿别人的东西)母亲听了什么这么生气说话练习:我便照实说了:.学习第二节的内容。父亲知道后,又是怎样的反应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怎样把握(
3、生答)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要读出父母的生气及他们对孩子的关爱。问2:为什么我不明白,想不通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读(最后一句: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错。)读一读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者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找出这一句话所在的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发现花并摘花)当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开心)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喜悦的心情(体会这是对父母的关心)四、说一说评论我和哥哥这样做到底可不可以。五、布置作业每课一练(课课练,生字本)板书设计:私摘芭蕉花严厉训斥送去还了芭蕉花教学设计2【教学背景】教材分析:芭蕉花这篇课文语句通俗易懂,作者回忆了自己儿时的一件事:五岁那年母亲的头晕病又犯了。
4、一天,“我”和哥哥发现人家院子里的芭蕉花开了,便_摘了芭蕉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可母亲知道事情后十分生气,父亲也训斥了我们。当时的我和哥哥不明白父母的这些做法。*主要想通过事件的叙述,说明父母对我们的严格教育,让我们懂得从小要有良好的品行,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然而这一*主旨是隐藏于文中,蕴含在母亲斥责孩子的话语之中的,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真正读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已经能初步理解课文,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感情的共鸣,同时也能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用上课文中的词句,能有效地培养说话和写话能力,促进思维的发
5、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教学的重点。此时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记字的方法。识字量大了以后,更要注重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进行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认记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最简洁的方法识记汉字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识字的快乐,使他们乐于识字,主动识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理解并积累有关词语。2.能熟读课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和母亲说的话。3.使学生明白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教学重点:1.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理解并积累有关词语。2.使学生明
6、白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和母亲说的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35分钟。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说说花的名称,积累描写花的词语。2、出示芭蕉花图,简要介绍芭蕉花。芭蕉又称大蕉,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有栽种。人们常用芭蕉花与其它食物一起烧煮,用以治头晕病、心脏病等。人们还喜欢用芭蕉花做成美味的菜。(学习生字:晕)3、师:芭蕉花的作用真大!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芭蕉花。齐读课题。4、过渡:课文围绕芭蕉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二、整体感知1、看课文听录音。2、说一说:芭蕉花可以_。我五岁那年,母亲_,于是我和哥哥_,父母知道后_,当时我俩都_
7、。三、研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第三节:读了这一节以后,你知道了什么?2、交流。3、师:我们要读懂句子的意思,要反反复复地读,要边读边想,有时还要抓住句子中重点的词语。出示句子: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学习生字:袖、捧读句子,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指名读: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4、我和哥哥那么爱母亲,希望母亲的病快点好,满心欢喜地捧着芭蕉花来到母亲床前。可是母亲和父亲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用“”划出有关句子。5、再读第三节,划出有关句子。6、交流,出示: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哎!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
8、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学习生字;指导朗读)7、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呢?出示: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母亲问我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了。理解“照实”的意思。读课文第二节,说说实际情况是怎样的?说话练习: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8、我和哥哥摘来芭蕉花给母亲,父亲和母亲却很生气,我和哥哥当时心里怎么想的呢?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交流出示: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我们好不容易掐来一朵,这有什么不对呢?读句子,学习生字:容、掐出示:掐托摘捧搁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做动作理解)再说几个9、讨论:有人说,“我”和哥哥不应该拿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有人说,为了给母亲治病,可以这么做
9、你说呢?小组讨论,班内交流引导:你有什么好方法,既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又能用芭蕉花给母亲治病呢?四、推荐读物朱自清的作品背影、荷塘月色、春、绿。【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案例中,我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进行字词教学,从字音的朗读到字形的记忆再到字的规范书写,从词义的理解到词的感情朗读再到词的再现表达,都做了精心地预设,字词教学没有停留在音、形、义的教学上,而是更注重对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一举多得!课堂上,惊异的笑容、灿烂的笑声、自信的动作、清脆的朗读,无不向我们显露出孩子们在字词学习中久违的快乐!小学生掌握
10、词语,其心理加工过程多数是属于原型加工的方式,对此,我用“翻翻字典”、“配上动作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生动活泼且开放的形式把字词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词语“照实”的理解,我先以课文中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词义,效果非常好。学生的理解很到位,有的说“照实就是按照实际情况来说”有的说:“不说假话,不夸张,事实是怎样的就怎样说就是照实。”学生的发言已经表现出他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照实”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到有关照实说的语句,想像自己就是小作者,用自己的话来告诉母亲。学生做了片刻准备后,纷纷进入角色把花的由*源本本说明了。这个练习也是对照
11、实的具体理解,锻炼了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芭蕉花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芭、晕、托、株、摘、袖、捧、厅、训、掐、搁”;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并记住字形。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理解妈妈说的话。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3、理解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私自拿,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教学重、难点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11个;理解并积累9个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托、袖、捧、厅、训”5个汉字。2、能熟读课文了解妈妈为什么说“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
12、气的孩子”;能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教学媒体多媒体、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教学流程一、观看图片,引出课题1、观看图片,出示词语:芭蕉花(草字头、形声字)。2、简介芭蕉花:芭蕉又称大蕉,属芭蕉科,原产热带亚洲,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有栽种。芭蕉花的颜色是黄色的,形状像尖瓣的莲花。它不但很美,而且还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人们常用芭蕉花与其它食物一起烧煮用以治病,如治头晕、心脏病等。人们还喜欢用芭蕉花做成美味的菜呢。3、出示课题:芭蕉花,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要求自学课文。自学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课文围绕芭蕉花讲了
13、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完成练习。2、出示填空:我五岁那年,妈妈_,于是我和哥哥翻进围墙的窗子去_,父母知道后_,当时我俩都_。3、指名分节把课文读正确。4、交流填空答案,朗读填空。5、学习生字:晕。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2、3节四人小组读课文第2、3小节要求:1、找到描写我和哥哥摘花过程的小节。2、划出摘花过程的句子。3、圈出表示动作的词。交流并出示句子(一):从围墙的窗口看见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a出示图片理解:一簇、一株、一朵;动作理解:托。b指导朗读(读出“欢喜”的语气)
14、。c板书:见花(发现)。交流并出示句子(二):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a学习动词:摘、藏、带、捧、跑。b随机学习生字:袖、捧c板书:摘花,拿花。(师:是啊,这些动词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哥哥是那么的快乐,因为我们太爱妈妈了。)师生合作读句子。2、继续学习第3小节。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节,要求:爸爸妈妈看见芭蕉花时是什么态度?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交流并出示句子: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a读句子。b学习生字:厅c板书: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训了一顿质疑:读了这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芭蕉花 芭蕉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