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与代谢急症.ppt
《内分泌与代谢急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与代谢急症.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分泌与代谢急症,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何为酮体?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定义,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而造成脂肪分解加速,导致机体出现高血糖、高酮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发症,也是常见内科急诊,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病因,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倾向,新确诊的或已确诊的TM1患者中止胰岛素治疗或用量不足易发生DKA。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下可发生DKA,常见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者不适当减量或剂量不足、饮食失调或胃肠疾病、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等。,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DKA的发生一方面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
2、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拮抗胰岛素的胰高血糖素、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等过度增高加速脂肪动员,酮体生成增加而利用减少,酮体在血中积聚形成酮症。,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一)代谢性酸中毒 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内经氧化产生大量 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三者统称酮体。当酮体生成量剧增,超过肝外组织氧化能力时,血酮体升高,超过机体处理能力时就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二)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酮症酸中毒可引起严重失水,失水量可达机体的10%,严重失水可由以下因素引起、高血糖加重渗透性利尿、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 排出,加重水分丢失、肠道
3、丢失,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三)周围循环衰竭和肾功能障碍 严重失水、血容量减少、酸中毒可引起微循环障碍,若未及时纠正,最终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压下降;肾灌注减少,引起少尿或无尿,严重者发生肾衰竭。,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严重失水、循环障碍、渗透压升高、脑细胞缺氧等综合因素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意识障碍、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五)携带氧系统失常 酸中毒pH值 氧离曲线右移(直接作用)HGB与氧的结合能力下降 2,3-DPG 氧离曲线左移(间接作用)一般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但间接作用较慢而持久。,临床表现,症状:早期酮症处于代偿性酸中毒阶
4、段,仅有厌食、恶心、呕吐、乏力、烦躁、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症状加重或首次出现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头痛、心悸、嗜睡、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呼吸深速、呼气有酮味(烂苹果味),部分病人可有腹痛等类急腹症表现。,临床表现,体征: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皮肤干燥、弹性差、舌质干红、尿量减少、眼球下陷、声音嘶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严重时反射迟钝或消失。重度病人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病人呼吸深大,脉搏细弱,血压明显下降,周围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一)血糖与酮体 血糖多在16.733.3mmol/L,血酮体增高,严重时可超过4.8 mmol/L(50mg/dl),尿酮体阳性
5、。(二)电解质平衡紊乱与酸中毒 血pH 7.25,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3.47 mmol/L,实验室检查,(三)肝、肾功能 40%-75%可有血清淀粉酶的升高,BUN、CREA也可升高,多在治疗后6至7天降至正常。(四)血尿常规 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且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是由于脱水酸中毒或伴有感染所致。,诊断与鉴别诊断,对昏迷、酸中毒、失水、休克的患者,均应考虑到DKA的可能,尤其是对原因不明的意识障碍、呼气有酮味、血压低而尿量多者,应及时做有关化验,争取及早诊断和治疗。鉴别诊断须与低血糖昏迷、乳酸酸中毒及高渗状态鉴别,急诊处理,治疗原则 1补液 纠正失水,改善体液循环和机体的应激状
6、态,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要措施。2胰岛素治疗。3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补钾、补钠、补碱。,急诊处理,治疗原则 4去除诱因、防止并发症(1)防治感染。(2)注意脑水肿。(3)预防心力衰竭。(4)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诊处理,(一)补液 迅速补液 补液速度一般应先快后慢,以尽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功能。要根据血压、心率、末梢循环状态,决定补液量及速度,对老年病人和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宜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调节输液速度,防止出现心力衰竭。一般失水常可达到体重的10%,24 h补液量应在46L,前4h是治疗的关键,常补液12L,以后每56h约补液1L。,急诊处理,(一)补液 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分泌 代谢 急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