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外科学-跛行诊断.ppt
《兽医外科学-跛行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外科学-跛行诊断.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跛行诊断,概念跛行是动物肢蹄或临近部位发生结构性或功能性障碍引起的肢势异常或步态异常的总称。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肢蹄及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引起跛行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四肢的骨、关节、肌肉、神经、韧带、腱、粘液囊及蹄的各种损伤和炎症。此外,也可能由其它一些外科病(脊椎畸形压迫神经)、内科病(营养代谢病)、产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所引起。,跛行诊断,一、跛行诊断的目的1、鉴别跛行是由四肢引起还是其它病因;2、确定患肢;3、确定患部;4、判断跛行的种类和程度。二、诊断跛行的基本条件1、了解四肢解剖生理;2、熟悉当地四肢病特点;3、掌握跛行诊断方法及技巧;4、熟记典型病例及其典型症状;5、综
2、合分析判断能力。,三、动物四肢解剖生理特征,1、大体结构四肢上部为运动器官,以发达肌群连接躯体,产生动力推动躯体前进;四肢下部为支持器官,以骨、关节、腱和韧带为主,支撑体重,协调运动。2、组织器官1、肌肉及腱,上部多为肌纤维丰富的扁平板状肌作主要动力来源,下部多为圆柱或纺锤形多含腱质肌以带动关节协调运动。关节前方为伸肌后方为屈肌;2、筋膜,四肢筋膜发达,深筋膜包裹肌束且伸入肌间形成腱束;3、骨分长骨和短骨;4、关节和韧带;5、粘液囊和腱鞘,起润滑和衬垫作用,减少摩擦,凡通过关节处的腱均有鞘,鞘内有液;3、缓冲装置减弱来自地面的反冲力和振荡,减少疲劳;如蹄叉肉垫、球节部、膝部或肩肘部关节弯曲且前
3、后肢方向相对。,四肢力学及缓冲装置,四、跛行的种类和程度,按病因分类1、疼痛性跛行;2、机械性跛行,四肢解剖结构发生器质性变化;3、麻痹性跛行,四肢神经麻痹所致;4、非四肢病跛行,如破伤风、牛流感、马传贫、猪丹毒、犬瘟热、布病、口蹄疫、水泡病、骨软症、VD缺乏、慢性氟中毒、乳房炎、产褥热、产后瘫痪、伊氏锥虫、姜片吸虫病等均产生症候性跛行,即四肢发生机能障碍而少有器质性改变,跛行随原发病消失而消失。,跛行的种类和程度,按生理机能分类1.悬跛-运步时在悬垂阶段的跛行;2.支跛-表现在支撑阶段的跛行;3.混合跛-在两阶段均表现机能障碍的跛行。运步过程 1.悬垂阶段,离地-各关节按顺序曲屈-曲屈反顺序
4、伸展-着地;2.支撑阶段,着地-负重-离地,跛行的种类和程度,蹄迹与跛行特征四肢在前进运动中,必须经过空中悬垂阶段和地面支柱阶段才能完成。蹄从离开地面到重新到达地面所经过的距离,为该肢所走的一步,这一步被对侧肢的蹄印分为前后两个半步,在对侧肢蹄印前方的叫前半步,在对侧肢蹄印后方的叫后半步。健康动物的前后两个半步的距离是相等的。当肢蹄患病时,患肢步幅虽无变化,但这一步幅的前后两个半步在比例上发生了明显改变,若前半步缩短,则称之为前方短步,若后半步缩短,则称之为后方短步。,1、悬跛其特征为A、抬不高迈不远,敢踏不敢抬;B、运步缓慢;C、前方短步。其病变部位多在腕(跗)关节的上部,多由上部肌肉病、关
5、节伸屈肌及其附件异常时出现;概括为“敢踏不敢抬,病痛在胸怀(病痛上段呆)”2、支跛其特征为A、减少负重并表现特殊肢势,如前踏、后踏、外展、频换等;B、后方短步;C、系步直立;D、蹄音低蹄迹浅。其病变部位多在腕(跗)关节以下,多发生于骨、蹄、下部关节及肌腱韧带等病变时;概括为“敢抬不敢踏,病痛在腕(跗)下。”3、混合跛其特征是兼有悬跛和支跛的某些症状。支悬跛症状交替出现或以某一为主,有悬混跛和支混跛。多见于患肢上部的骨关节病及某些骨膜炎、肌炎、滑膜囊炎等,,跛行的种类和程度,按某些特有症状分类1、粘着步样:两前肢或两后肢或四肢同时发病时出现运步缓慢、强拘、短步;如破伤风、急性肌风湿等。2、紧张步
6、样:亦为多肢发病,表现急促短步;多为蹄病所致。3、间歇性跛行:表现为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反复发作;多发于关节石(游离于关节腔内的软骨、碎骨粒或纤维素凝块)呈典型支跛,习惯性膝盖骨脱位呈典型悬跛,及髂动脉或股动脉血栓,如马圆虫病。4、鸡跛:患肢高度举扬,膝、跗关节高度屈曲,空中停留片刻后突然着地,如鸡走路样子。多见于胫神经麻痹和趾长伸肌或趾外侧伸肌挛缩时,二者可用针刺鉴别。,跛行的种类和程度,按发病部位分为蹄跛行、肩跛行、髋跛行等,临床上用于不能确诊病名者。跛行的程度1、轻度-能全蹄着地,但负重不确实,系部直立,运步时症状较轻;2、中度-不能全蹄着地,呈异常肢势或步态,运步时症状明显;3、重度-
7、患肢蹄尖着地或悬垂,或拖行或直腿,呈三肢跳跃前进。,跛行的种类和程度,五、跛行诊断法,由于引起跛行的原因很多且动物不可诉说,故诊断跛行复杂繁难,应做到1、多方收集相关信息;2、按一定方法和顺序仔细检查;3、局部与全身结合;4、综合分析、推理判断。一、问诊1、了解饲养管理和使役情况;2、问清病因病史和发病经过;3、群体表现和个体反应;4、全身状况和局部症状;5、畜主的个人意见等。,跛行诊断法-驻立视诊,二、视诊(一)驻立视诊1、目的确定患肢,发现可疑患部;2、方法运动后的患畜应休息后再视诊,在距其1m左右绕行一周有顺序地从前往后从蹄向上细察各肢及躯体各部,注意两侧对比。3、内容A、站立姿势,尤其
8、是肢势;正常时两前肢均匀负重,两后肢均匀负重或轮流负重。a、当一前肢患病时,患肢呈前踏、后踏、内收或外展、或腕关节弯曲、蹄尖着地、系部直立、负重不实;b、当一后肢患病时,患肢负重时间短、并有上述异常肢势;,跛行诊断法-各种肢势,跛行诊断法-各种肢势,c、两前肢患病时,为减轻负重而重心后移,呈抬头、弓腰、缩腹、两后肢伸于腹下、肘关节向前下方移;d、两后肢患病时,重心前移、低头、伸颈、两前肢后伸于腹下、肘关节向后上方移;e、同侧前后肢患病时,整个体躯偏于健侧、偏头于健侧、患肢轮流负重,严重时卧地不起;f、一前肢和对侧后肢患病时,前后两健肢伸于腹下负重、患肢轮流体息;g、三肢患病时,多数卧地不起。,
9、跛行诊断法-驻立视诊,B、除站立姿势外,还应注意被毛是否逆乱、有无肿胀、创伤、肌萎缩、瘢痕等。C、各骨的长度、方向、外形等,两侧对比D、各关节大小、轮廓、角度等。E、蹄形、蹄向、蹄铁等。,跛行诊断法-驻立视诊,(二)运步视诊1、目的确定患肢及跛行种类和程度,发现可疑患部。2、方法选择有平地、坡地、硬地和软地,且光线充足的场地,嘱畜主距龙头1m牵缰绳先作直线运动,再作直线折转运动或圆周运动或倒退运动或爬坡下坡运动等,注意跟随仔细观察-听蹄音、看蹄迹、观察点头运动和尻部运动、听关节响声、看跛行是否加重或减轻等。,跛行诊断法-运步视诊,3、内容A、确定患肢a、单肢患病时,患肢蹄音低、蹄迹浅,患前肢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兽医 外科学 跛行 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