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国学经典《大学》.ppt
《六年级国学经典《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国学经典《大学》.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六年,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
2、的影响。,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关于“大学”释疑:,“大学”是对“小学”而言,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大学三纲领,(1)大学之
3、道:大学的宗旨。(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亲”应为“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三纲领全文,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
4、发展的规律了。,课堂小结,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大学六年,大学全文,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必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必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必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必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必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必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大学全文,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
5、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大学六年,大学全文,译文,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问题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正如应当重视的却轻视,应当轻视的却重视,想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这样的事情是从未有过的。,父贤不足恃,魏文侯问狐卷子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
6、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子,子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拘。兄贤不过舜,而象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拓展,【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的开国之君。狐卷子:魏国的一个大臣。尧:和下文的“舜”都是传说中我国上古时的明君。丹朱:尧之子,因荒淫傲慢而遭放逐。瞽瞍:原意是指瞎眼老人,此处指舜的父亲,传说中他是盲人,后被拘禁。下文中的“象”即传说中舜的弟弟,后被流放。周公:周武王之弟,名旦,曾助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武王死后摄政,忠心辅助幼年即位的成王。管叔:周武王之弟,周公之
7、兄,名鲜。武王灭商后被封于管,后不满周公摄政,联合商周之子叛乱,事败被杀。汤、武:指商朝开国之君汤王,周朝开国之君武王。桀、纣:指夏朝末代暴君桀,商朝末代暴君纣。,【译文】魏文侯问狐卷子道:“父亲贤明能够依赖吗?”狐卷子回答道:“不能。”“儿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兄长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弟弟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臣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魏文侯一下子变了脸色,发怒道:“我向你征询了这五种情况,你竟全都认为不能,是什么道理呢?”狐卷子回答道:“父亲贤明没有超过尧的,但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放逐;儿子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父亲瞽瞍却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六年级 国学 经典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6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