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艾滋病防.ppt
《全科医师艾滋病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科医师艾滋病防.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科医师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珊,讲座主要内容,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流行趋势艾滋病流行规律与防治策略艾滋病职业暴露和防护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内容和方法(艾滋病防治部分),一、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所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的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疾病。艾滋病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复制速度快,进入人体后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艾滋病危害大、病死率高,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发现,1981年
2、首次报道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3年法国科学家蒙坦尼尔首次从艾滋病前期患者的淋巴腺分离出了该病病毒,并将其命名为“淋巴结相关病毒”。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这种新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原学,艾滋病病毒(HIV)是单链RNA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科,慢病毒(lentivirus)亚科,HIV分为HIV-1型和HIV-2型,世界各地的AIDS主要由HIV-1型引起,HIV-2型在西非洲呈地方性流行。HIV呈20面体立体对称球形颗粒,表面有刺突状结构的糖蛋白,直径约为100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艾滋病病毒的特点(1
3、),HIV的体外生活力弱,对理化因子的耐受力不及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在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HIV对热和化学试剂敏感,0.2%的漂白粉溶液、0.2%的次氯酸钠、0.3%的双氧水、0.5%的来苏儿、75%的酒精处理5分钟即可灭活病毒;5630分钟即可将病毒全部灭活;pH值小于6或大于10的溶液,在10分钟内可灭活病毒。对紫外线不敏感。,艾滋病病毒的特点(2),病毒基因变化多样,具有迅速变异能力。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尿液、乳汁、脑脊液等体液中,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病毒浓度最高;其他体液,包括唾液、眼泪等的含量都很少,
4、尚不足以构成传染。,HIV-1生活周期,T4细胞,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感染了HIV但又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或出现了症状、体征不足以诊断为艾滋病者,称为HIV感染者。有证据表明,大约20%的HIV感染者在感染后5年内会发展艾滋病,约50%在10年内会发生艾滋病。在随后的病程中,随着HIV感染者出现渐进性免疫系统损害,会有更多的感染者发生艾滋病。但是,也有少数HIV感染者可以长期存活(病程无进展在10年以上)。出现了艾滋病期临床表现的HIV感染者即为艾滋病人。,窗口期,当机体被感染后,有一段时间血清中不能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能够检测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
5、期。窗口期平均在46周周左右。有报告最长达11月。标准血清学实验:95%感染者5.8月,感染成功,急性期症状,诊断艾滋病,死亡,-4-8周-,出现症状,6-10 年,1年,0.5-2年,HIV抗体-,HIV抗体+,无症状,有症状,HIV抗体+,艾滋病,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WHO的临床分期,WHO的临床分期,WHO的临床分期,如何确定是否感染了HIV,人体感染HIV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此从自我感觉和外表上无法确认是否感染HIV。只有通过检测HIV抗体才可了解是否感染。如果有人曾暴露于感染HIV的危险中,想知道是否感染,就必须到指定的机构做HIV抗体检测。检测方
6、法分为初筛和确证试验,只有确证试验结果阳性才能判定感染了HIV。如果检测结果阴性,又不在“窗口期”内,则表明没有感染HIV。,艾滋病的检测方法,目前艾滋病的检测方法有100多种,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抗体检测和病毒检测两大类。抗体检测方法是常规的诊断方法,必须经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2个步骤。初筛试验呈阳性的必须进行确认试验。初筛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斑点印迹(层析或渗滤)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IFA)。确认试验主要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WB)。病毒检测主要包括HIV病毒分离、HIV病毒载量测定、HIV核酸检测,以及检测病毒抗原(p24抗原)包
7、括病毒培养、p24抗原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主要用于特殊情况(“窗口期”、婴儿诊断、HIV抗体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等),或作为抗体检测方法的补充用作辅助诊断,或作为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用药的依据(病毒载量的测定),一般不用作常规诊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的条件,不同传播方式传播HIV的相对危险性,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肿瘤。常见症状:低热、消瘦、乏力、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囊虫病、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病毒性疱疹、结核病、乙型肝炎等;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艾滋病症状,艾滋病症状,艾滋
8、病的治疗,对于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开始是单用一种抗病毒药物,后来发现很容易产生耐药,影响疗效。1995年美籍华人科学家何大一首先提出将两大类中的2-3种药组合在一起使用,即为“鸡尾酒疗法”,因其与鸡尾酒配制形式相似而得名。这些药物虽然不能彻底根除艾滋病病毒,但能减少艾滋病病毒的危害,使人体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有六类22种抗病毒药物可以使用,2 classes,Entry inhibitors,2 classes),2,艾滋病疫苗(1),存在问题:艾滋病疫苗的研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科学挑战。传统的抗病毒疫苗的研制方法研制的艾滋
9、病疫苗并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要阻止病毒的传播,需要研制新型的疫苗。艾滋病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目前还不能研制诱导机体产生能够中和在全世界流行的不同基因型病毒的抗体。目前研制的疫苗不能诱导机体产生控制艾滋病病毒在暴露人群中传播所需要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艾滋病疫苗(2),研究进展:利用已有技术研制能保护CD4记忆T细胞的艾滋病疫苗,从而减缓感染的临床进程。通过提高质粒DNA免疫原的免疫原性,发展新一代病毒载体,提高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久性。诱导广谱中和抗体和黏膜免疫反应的策略研究会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疫苗的功效。尽管发展一个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随着这些领域研究的不断进展,使
10、得我们最终能够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前景是乐观的。,HIV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等,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艾滋病预防,预防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艾滋病预防,预防经血液传播: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吸毒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针具交换。,艾滋病的预防,预防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
11、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二、艾滋病流行形势,全球艾滋病流行形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2001年增长17%。2010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较1997年高峰期下降21%。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也由2005年高峰期的220万人减至180万人。全球防治艾滋病进展显著。,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烟台市艾滋病流行情况,截至2011年11月15日,我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300余例,年龄在3-63岁之间,分布在全市13个县市区。2
12、011年截止目前新报告HIV感染者60余例。其中本市的占56.72,经性途径感染的占67.16,其中男男性接触感染的占73.33;静脉吸毒感染的占32.84。今年发现的本市籍感染者中主要以性途径感染为主,显示我市艾滋病的流行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近年来我市主要以性传播为主,同性传播比例明显上升。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市累计报告病例中,经性传播途径占61%,其中异性传播占31%,同性占29%。2011年报告的67例病例中,经性传播途径占67%,其中同性传播占73%。,三、防治策略及政策法规,艾滋病流行的一般规律 由高危人群开始,传播到一般人群,同性恋,注射毒品,妓 女,嫖 客,
13、家庭妇女,儿 童,艾滋病防治策略,健康教育、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行为干预:安全套推广及时、规范性病诊疗开展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防治策略,一般人群,高危人群,HIV,AIDS,死亡,通过宣传教育避免发生高危行为,遏 制 流 行,通过医学随访延缓发病,通过治疗挽救生命并降低传播几率,改变高危行为或采取保护措施降低危害,HIV感染、发现、管理的比例情况,发现的感染者/病人31%,管理的 感染者/病人7%,78万感染者/病人,检测报告43万人,随访/治疗约5万人,艾滋病控制策略,感染者/病人“管理”,“管理”:保持联系;精神、情感、社会支持;预防性服务;治疗服务;,易感人群建立“
14、免疫屏障”,“建立免疫屏障”:宣传教育;安全血液;忠贞性伴;安全套;清洁针具;美沙酮;非歧视,努力增加发现和管理的感染者比例,发现的 感染者/病人,管理的 感染者/病人,78万感染者/病人,扩大发现的比例,随访/治疗更多病人,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1),预防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2),预防经血液传播:避免不安全注射或输血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吸毒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针具交换。,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3),预防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
15、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艾滋病的流行是可以控制的-国际六大成功经验,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规范性病治疗针具交换/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血液管理孕妇抗病毒治疗减少母婴传播,四、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等,即暴露于含有HIV的物质等引起的危害。,暴露的途径:,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HIV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不完整的皮
16、肤接触HIV,感染HIV的危险性相当低。粘膜暴露:粘膜部位如眼、鼻等接触HIV或含有HIV的血液、羊水等。,职业暴露的传染源,工作中常见的HIV暴露源包括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含HIV的实验室样本、生物制品、器官等。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另外,因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各科(内科、皮肤科、神经科、口腔科等)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所以,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增加感染的危险因素,接触血液量大受损伤口深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明显的血迹器械曾插入静脉或动脉内(采血的针头)接触的患
17、者在事故后60天内死于AIDSHIV培养物:粘膜皮肤病人处于窗口期,职业性HIV感染的危险,经皮暴露:0.3%(95%可信限0.2%-0.5%)粘膜暴露:0.09%(95%可信限0.006%-0.5%)职业暴露于HIV后,存在感染HIV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的几率是很低的。如果医护人员缺乏艾滋病防护意识以及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的知识与能力,是完全有可能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的。,体液中的HIV,针头刺伤与HIV感染,被针头刺伤后是否会感染HIV主要取决于针头是否被HIV污染。如果这个针头被HIV污染了,就有感染危险。感染可能性大小与针头的特性、刺伤的深度、针头上有无可见的血液及血液量的多少、感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师 艾滋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