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ppt
《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规程编制目的,规程编制基本原则,规程编制过程,规程主要内容,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规程编制目的:,规范和统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任务、内容、指标、流程、方法及要求等。,规程编制基本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 标准统一性原则 城乡一体化原则 继承性原则 成果真实性原则,规程编制过程:,2006年初正式启动规程编制工作。历经搜集资料、实地调研、专题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等阶段,2006年10月形成了规程初稿。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下发后,组织对规程初稿进行反复讨论。2007年2月形成了规程征求意见稿。经多次广泛征求有关领导、专家以及各
2、省意见,编写组对意见进行了充分研讨。在此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形成规程送审稿。,规程主要内容:,规程分15章50节。,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全国土地调查目的:,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农村土地调查部分。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全国土地调查任务:,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部分。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
3、,掌握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全国土地调查任务:,基本农田调查部分。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全国土地调查任务:,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全国土地调查任务:,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其中一级类12 个,二级类 57 个。,城市(工业用地),建制镇(仓储用地),顺义区马坡镇,平谷县国防镇,农村土地调查以1:10000比例尺为主,也可采用1:2000、1:50
4、00、1:50000比例尺(也可多比例尺组合)。城镇土地调查比例尺宜采用1:500。,比例尺:,数学基础:平面系统:农村土地调查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上交成果)。城镇土地调查自行确定(自由坐标、城市坐标等)。,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数学基础:,投影方式:标准分幅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500、1:2 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1.5分带(可任意选择中央子午线)。1:5 000、1:10 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分带。1:50 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6分带。,基本调查单位:完整县级行政辖区。,步骤:,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面积
5、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2)和亩(mu)。,地方补充规定: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本标准未尽事宜制定补充规定,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实施。,控制面积确定:,界线来源:国界线、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界线、台湾省界线,以及陆地(含海岛)与海洋的分界线,采用国家确定的界线。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全国陆地行政区域勘界成果确定的界线。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各县(市、区)最新确定的界线。行政界线仅用于面积统计汇总,与之不重合的权属界线予以保留。,控制面积:行政区域内整幅图幅面积按公式计算或查表;破幅面积是以图幅理论面积为控制计算的图幅内界线本方椭球面面积。,准备工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
6、定土地调查方案;组织培训;开展试点(小范围/与更新调查结果的衔接/基本农田上图等);准备基础地理、界线、土地权属、基本农田划定、已有调查成果、各种表格,以及仪器、工具和设备等;调查工作底图制作。,方法1:全要素矢量化,方法2:DOM套合土地利用图/库,调查底图制作:,平面位置精度:DOM地物点相对于实地同名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之规定(单位:米)。特殊地区可放宽0.5倍。规定两倍中误差为其限差。,镶嵌限差:利用航空影像制作DOM时,像片或影像之间镶嵌限差不超过下表之规定(单位:米)。,镶嵌限差:利用卫星影像或不同分辨率影像(包括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制作DOM时,二者之间的镶嵌限差不得大于
7、下表之规定(单位:米)。,数据源选择:基于胶片相机航空摄影时,DOM比例尺与摄影比例尺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基于数码相机摄影时,DOM比例尺与数码相机像素地面分辨率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航天遥感数据,根据DOM比例尺选择相应的空间分辨率。,航天遥感影像应层次丰富、纹理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云量覆盖应小于10%,且不能覆盖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侧视角一般小于15,最大不能超过25。,DOM制作:航空DOM制作依据国家航空摄影测量及正射影像图制作相关标准。航天DOM制作平面控制采用GPS实测,或从大于DOM比例尺的现有DOM、地形图等上采集,高程控制采用DEM。,图像处理:以景为单元,采用物理模型
8、或有理函数模型进行几何纠正。重采样方法采用双线性内插或三次卷积,重采样像元大小同原始遥感影像。融合影像要求纹理清晰(建构筑、地类图斑边界清晰)、光谱信息畸变小(能够区分耕地与林地等),无重影、模糊等现象。重叠区的影像纹理应一致。当影像时相相同或相近时,色彩应趋于一致,调查底图制作:,DOM按标准比例尺图幅进行分幅,分幅与编号执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叠加界线等有关信息,并参照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进行图廓整饰,整理形成调查底图。建立县级行政辖区工程管理文件,管理标准分幅 调查底图。,农村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覆盖完整调查单位,其中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采矿用地、风景
9、名胜及特殊用地等按单一“地类”图斑调查。权属调查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公路、铁路、河流和国营农、林、牧、渔场等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的调查。地类调查是对每块土地的利用类别、位置、范围等的调查。,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已有土地调查成果外业调查时须实地逐图斑调查权属界线认定合法、位置准确、表示规范图、数、实地(DOM)三者一致,土地权属调查:调查单元是宗地。凡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土地为一宗地。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同一所有者的集体土地被铁路、公路,以及国有河流、沟渠等线状地物分割时,应分别划分宗地。有争议的土地,不得划入任何宗地,待争议调处后划入相关宗地或单独划宗;无法调处的,暂按争
10、议范围单独划“宗”。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采用乡(镇)、行政村、宗地三级编号,宗地号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开始顺序编号。宗地界址点按顺时针方向由“1”开始顺序编号,界址点坐标可用图解或实测坐标。,已有的确权、登记资料,手续不完善的,应补办相关手续;经复核存在错误或界线调整的,有关各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应共同指界,重新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经复核无误的,可不再重新调查、指界和签字。未确权的,有关各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应共同指界。集体土地与没有明确使用者的国有土地权属界线,由集体土地指界人指界、签字,根据有关法规和实地调查结果予以确认。,有争议的界线,应进行必要的举证和调查,依法予
11、以调处,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难以调处的,划定工作界线,签订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违约缺席指界的,如一方违约缺席,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如双方违约缺席,根据权源材料和实际使用状况确定界线;指界人认定界址后不签字的,按违约处理。调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方。违约方在15日内未提出异议或未提出重新指界的,按调查结果认定权属界线。,原调查时误将国有荒山、荒地、河流、农民集体使用的国有土地等错划土地权属性质的,应依法予以纠正,并办理手续。已征收但未明确土地使用者的,按征收界线确定国有土地使用权界。,地类调查:利用DOM和已有土地调查成果等资料,实地调查地类及其界线现状。地类调查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
12、二级类。,线状地物调查: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并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精确至0.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在以系数扣除田坎的地区,田坎不调绘。但作为权属界线和行政界线的田坎应调绘其准确位置,不参与面积计算。,图斑调查:图斑 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最小上图图斑面积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0mm2。零星地物 在
13、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中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的耕地数量较多地区,可开展零星地物调查。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具体调查方法。,地物补测:补测实地相对DOM发生变化的部分。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地物补测:自动补测,LANDMAPPER,调查者,调查底图标绘:标绘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及其界线、线状地物及宽度、补测地物,以及编号和注记等调查信息(必须记录的)。编号统一以行政村或宗地为单位,对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分别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顺序编号。补测地物的编号在顺序号前加“B”。,手簿填写:农村土地调查记录
14、手簿应记载图斑地类、权属,以及有关线状地物权属、宽度等信息。补测的地物应绘制草图,并在备注栏予以说明。,农村土地调查记录表(图斑),调查底图上无法完整表示内容的以及补测图斑应填写本表。其他图斑视情况填写。7栏填写G(国有)或J(集体);8栏仅填写梯田耕地,用T表示;9栏填写需要备注的内容;草图栏,补测的图斑必须绘制,其他可视情况而定。,调查底图上无法完整表示内容的,以及补测的应填写本表。其他视情况填写。6栏填写线状地物所属的权属单位名称。当线状地物与权属界线重合时,应分别填写相邻权属单位名称;7栏填写G(国有)或J(集体);当线状地物与权属界线重合时,9栏填写在本权属单位内的线状地物宽度占完整
15、宽度比例(1,0.5,0);草图栏,补测的线状地物必须绘制。其他可视情况而定。,农村土地调查记录表(线状地物),田坎系数测算:耕地分5个坡度级。坡度2的视为平地,其他分为梯田和坡地两类。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成后,应用DEM计算坡度,按照不同坡度级别分割耕地图斑(不分割、60%以上不分割、全部分割),生成耕地坡度分级图层。,耕地田坎系数测算:坡度大于2时,测算耕地田坎系数。田坎系数由各省(区、市)统一组织测算,测算方案及结果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原有的田坎系数,经核实符合要求,可继续使用。,按耕地分布、地形地貌相似性等特征,对完整省(区、市)辖区分区。区内按不同坡度级和坡地、梯田类型分组,选择样方、
16、测算系数。每组样方应均匀分布,数量不少于30个,单个样方不小于0.4 hm2。实测样方中的田坎面积,计算样方田坎系数,即田坎面积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后样方面积的比例(%)。当同组样方田坎系数相对集中、最大值不超过最小值的30%时,取其算术平均数,作为该组田坎系数。,样方田坎系数测算表,样方田坎系数计算公式:样方田坎系数=田坎面积合计/(样方面积-其他线状地物面积合计)100。草图栏,实地绘制样方及样方内的田坎和其他线状地物位置、编号等。,田坎系数,田坎系数=样方田坎系数总和/样方数。,海岛调查:对大潮平均高潮线以上面积大于等于500m、不与大陆相连的海岛进行调查与统计。海岛范围调查至零米等深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土地 调查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