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及免疫应用.ppt
《免疫缺陷及免疫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缺陷及免疫应用.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免疫学,免疫疾病,湖北医药学院免疫教研室 陈俊,目的要求,1、掌握: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抗原的概念;2、熟悉: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的主要机制;3、了解:常见的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肿瘤抗原的分类;,一、免疫缺陷病二、自身免疫性疾病三、肿瘤免疫,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伤而导致的,免疫成分缺失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一、免疫缺陷病,分类,原发性(先天性)PIDD继发性(获得性)AIDD,
2、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补体缺陷,(一)IDD共同特征:易并发感染 易发生恶性肿瘤 易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有遗传倾向,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多为遗传性)发育缺陷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分类:特异性免疫缺陷(T、B细胞和联合缺陷)非特异性免疫缺陷(补体与吞噬细胞缺陷),(二)、原发性免疫缺陷,原发性B细胞缺陷,特点:外周血Bcell数量减少,Ig下降或缺如 发生机制:B细胞分化、发育障碍、Th功能低下 1)Bruton病(x-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2)选择性IgA缺陷症 3)伴IgM增高的免疫球蛋白缺陷,原发性T细胞缺陷,特点:对胞内菌易感性增高;生长发育延迟;恶性肿瘤
3、发生率高;外周血T细胞下降,DTH反应阴性等发生机制:T细胞分化、发育障碍 1)DiGeorge综合症(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III、IV咽囊综合症)2)T细胞表面分子结构和功能缺陷,联合性免疫缺陷病,1)X性连锁隐性遗传 2)伴酶缺失的免疫缺陷病 3)伴其他严重缺陷的免疫缺陷病,吞噬细胞功能缺陷,特征:吞噬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 临床:慢性肉芽肿 机制:中性粒细胞缺乏NADH/NADPH氧化酶,氧依赖杀菌能力减弱,补体系统缺陷,机制:补体成分、调控蛋白遗传性缺陷临床: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C1INH缺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皮肤、粘膜水肿,(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机体
4、感染HIV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出现细胞免疫严重缺陷,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病变等。特征:以CD4+T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 病人多死于肿瘤或感染,AIDS的传染源:1.无症状携带者 2.AIDS患者AIDS传播方式:1.性接触感染 2.血液感染 3.垂直传播,病原学:RNA逆转录病毒 HIV 分:HIV-1和HIV-2两型 主要流行HIV-1,发病机制及免疫学异常 感染宿主细胞导致(1)病毒大量复制,细胞死亡(2)细胞间融合(多核巨细胞,细胞死亡)(3)CD4/CD8比例下降、倒置 Th数量下降,功能缺陷 B细胞多克隆激活 M,IL-1,TNF-a升高 NK下降,恶性肿瘤、病毒性感染发生
5、率升高,(四)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免疫重建基因治疗免疫制剂,(一)概念和基本特征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指由于过度而持久的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和(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二、自身免疫性疾病,基本特征:1.患者血液中可测到高效价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 性T淋巴细胞2.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作用于表达 相应抗原的组织细胞,造成结构损伤或功能障碍3.动物实验可复制出与自身免疫病相似的动物模型,用患者血清或致敏淋巴细胞可使疾病转移,某些自身抗体可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自身免疫病4.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度密切相关5.反复发
6、作、慢性迁延6.有遗传倾向,易发生于女性,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organ specific autoimmune disease):病变常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器官,由对器官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引起;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病(non-organ specific autoimmune disease):又称全身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胶原病,病变可见于多种器官和结缔组织;,(二)、自身免疫病的分类,机制: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发生的免疫应答 与某些超敏反应发病机制相同典型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毒性
7、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disease),(三)、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确切原因目前仍不很清楚1、抗原方面的因素 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 自身抗原的改变 分子模拟2、免疫系统方面的因素 免疫忽视的打破 表位扩展3、遗传因素,(四)、发病相关因素,1、预防和控制微生物2、应用免疫抑制剂3、应用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阻断剂4、重建对自身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五)、治疗原则,肿瘤免疫是研究肿瘤免疫原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免疫应答、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以及肿瘤的免疫诊断与免疫防治,三、肿瘤免疫,1、化学或物理的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2、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3、自发性肿瘤抗原4、胚胎抗原或分化抗原,(一)、
8、肿瘤抗原,免疫原性强的肿瘤,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作用;免疫原性弱的肿瘤主要通过固有性免疫应答机制发挥作用;CD8+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起重要的作用;CD4+Th细胞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以及辅助诱导和激活CD8+CTL,(二)、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肿瘤细胞漏逸;肿瘤细胞MHC-I类分子表达低下;肿瘤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肿瘤细胞共刺激信号异常;肿瘤细胞抗凋亡作用,(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1、肿瘤的免疫诊断检测肿瘤抗原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免疫诊断方法;2、肿瘤的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四)、肿瘤的免疫诊断和治疗,免疫学应用,掌握:抗原或抗体检测的
9、基本原理;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概念及方法。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和特点。熟悉:免疫标记技术的常见方法;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基本概念和种类。了解:细胞因子的检测。免疫重建的概念;常用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及新型疫苗的发展。,目的要求,免疫学检测免疫预防免疫治疗,免疫学检测,利用免疫学原理建立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多种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和肿瘤等)的诊断、疗效评估、发病机制探讨、以及对抗原性物质或免疫细胞的定性、定量,对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及细胞受体的检测等。,一、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二、免疫细胞检测三、免疫分子检测四、免疫学诊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免疫 缺陷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