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电子束直接金属成形技术.ppt
《先进制造技术电子束直接金属成形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制造技术电子束直接金属成形技术.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束直接金属成形技术,机械学院 张海鸥,一、电子束技术发展及应用概况:电子束的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阴极射线”(cathode-ray)的名称出现甚至还在人们了解电子的性能之前。20世纪初的1907年,Marcello Von Pirani进一步发现了电子束作为高能量密度热源的可能性,他第一次用电子束作了熔化金属的试验,成功地熔炼了钽。,高能量密度电子束加工时将电子束的动能在材料表面转换成热能,能量密度高达1006-9W/cm2,功率可达到100kW。由于能量与能量密度都非常高,电子束足以使任何材料迅速熔化或汽化。因此,电子束不仅可加工钨、钼、钽等难熔金属及其合金,还可对陶瓷、石英等
2、材料进行加工。此外,电子束的高能量密度使得它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效率也非常高。,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研究电子束焊接,随后开发了电子束熔炼等技术。80年代,电子束热处理研究与开发也迅速发展。但随着激光进入加工领域后,特别是在小功率激光加工方面,无论在应用范围或经济性能方面,比电子束加工有优势。但实际上,电子束加工的优点并没有完全得到展示。,二、电子束加工的原理 电子束加工的原理 在真空条件下,利用聚焦后能量密度极高(106一109wcm2)的电子束,以极高的速度冲击到工件表面极小面积上,在极短的时间(几分之一微秒)内,其能量的大部分转变为热能,使被冲击部分的工件材料达到几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3、从而引起材料的局部熔化和气化,气化的部分被真空系统抽走。,电子束加工原理及设备组成图,电子枪系统,聚焦系统,电子束,工件,抽真空系统,电源及控制系统,2.1 电子束加工的特点:电子束加工的特点(1)电子束能够极其微细地聚焦,甚至能聚焦到0.1um。所以加工面积可以很小,是一种精密微细的加工方法。(2)电子束能量密度很高,属非接触式加工、可加工材料范围很广,对脆性、韧性、导体、非导体及半导体材料都可加工。,(3)电子束的能量密度高,因而加工生产率很高。例如,每秒钟可在2.5mm厚的钢板上钻50个直径为0.4mm的孔。(4)由于电子束加工是在真空中进行,因而污染少,加工表面不氧化,特别适用于加工易
4、氧化的金属及合金材料,以及纯度要求极高的半导体材料。(5)电子束加工需要一整套专用设备和真空系统,价格较贵,生产应用有一定局限性。,2.2 电子束加工的应用:(1)高速打孔 电子束打孔已在生产中实际应用,目前最小直径可达0.003mm左右。例如喷气发动机套上的冷却孔,机翼吸附屏的孔,不仅孔的密度可以连续变化,孔数达数百万个,而且有时还可改变孔径,最宜用电子束高速打孔,高速打孔可在工件运动中进行,例如在0.1mm厚的不锈钢上加工直径为0.2mm的孔,速度为每秒3000孔。,(2)加工型孔及特殊表面 电子束加工喷丝头异型孔截面。出丝口窄缝宽度,长度0.8mm,喷丝板厚度0.6mm。为使人造纤维具有
5、光泽、松软有弹性、透气性好,喷丝头的异型孔都是特殊形状。电子束不仅可加工各种直的型孔和型面,而且也可加工弯孔和曲面。利用电子束在磁场中偏转的原理,使电子 束在工件内部偏转。控制电子速度和磁场强度,即可控制曲率半径,加工出弯曲的孔。如果同时改变电子束和工件的相对位置,就可进行切割和开槽。,(3)刻蚀 在微电子器件生产中,为了制造多层固体组件,可利用电子束对陶瓷或半导体材料刻出许多微细沟槽和孔,如在硅片上刻出宽2.5um,深0.25um的细槽,在混合电路电阻的金属镀层上刻蚀出40um宽的线条。还可在加工过程中对电阻值进行测量校准,这些都可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完成。,(4)焊接 电子束焊接的特点 能量密
6、度高,焊接速度快,焊缝深而窄,焊件热影响区小,变形小,一般不用焊条,焊接过程在真空中进行因此,焊缝化学成分纯净,焊接接头的强度往往高于母材。,电子束焊接的应用:电子束焊接可焊接难熔金屑如铌、钼等。也可焊接钛、锆、铀等化学性能活泼的金属。电子束焊接还能完成一般焊接方法所难以实现的异种金属焊接。如铜和不锈钢的焊接,钢和硬质台金的焊接,铬、镍和钼的焊接等。,因电子束焊接对焊件的热影响小、变形小,可在工件精加工后进行焊接。又因它能实现异种金属焊接,所以就有可能将复杂的工件分成几个零件,这些零件可单独地使用最合适的材料,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加工制造,最后利用电子束焊接成一个完整的零部件,从而可以获得理想的技
7、术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5)热处理 电子束热处理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都很高,在相变过程中,奥氏体化时间很短,只有几分之一秒乃至千分之一秒,奥氏体晶粒来不及长大,从而能获得一种超细晶粒组织,可使工件获得用常规热处理不能达到的硬度,硬化深度可达0.3一0.8mm。,电子束热处理的特点 类似于激光热处理,但电子束的电热转换效率高,可达90,而激光的转换效率只有7一10。因电子束热处理在真空中进行,可以防止材料的氧化;电子束设备的功率可以做得比激光功率还大,所以电子束热处理工艺很有发展前途。,(6)表面强化 如果用电子束加热金属达到表面熔化,可在熔化区加入添加元素,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新的合金
8、层,从而获得更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铸铁的熔化处理可以产生非常细的莱氏体结构,其优点是抗滑动磨损。铝、钛、镍的各种合金几乎全可进行添加元素处理,从而得到很好的耐磨性能。,三、电子束与快速制造技术 在快速原型技术发展过程中,激光作用巨大。SLA、LOM、SLS的工艺基础都是激光,而快速原型技术也为激光开拓了应用范围。但在金属零件直接制造过程中,所需激光器功率越来越大,如:激光熔覆快速制造激光器功率一般应达到2-3kW,有的甚至更高(LASFORM激光器功率高达14-19kW),设备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而电子束具有的大功率,高能量利用率,无反射及真空加工环境使其在直接制造金属零件方面具有较突出的优势
9、。,电子束与激光束同属高能束,能量密度在同一数量级。与激光相比,电子束存在以下7个优点:(1)能量利用率高。电子束的能量转换效率一般为75%以上,比激光的要高许多。(2)无反射、加工材料广泛。金、银、铜、铝等对激光的反射率很高,且熔化潜热很高,不易熔化,故需足够高的能量密度才能产生熔池;而熔池液态金属对激光的反射率迅速降低,从而使熔池温度急剧升高,导致材料汽化。而电子束加工不受材料反射的影响,很易加工激光加工难加工的材料。,(3)功率高,电子束可以容易地做到几千瓦级的输出;而大多数激光器功率在1-5kW之间。(4)对焦方便,激光束对焦时,由于透镜的焦距是固定的,所以必须移动工作台;而电子束则是
10、通过调节聚束透镜的电流来对焦,因而可在任意位置上对焦。另外,激光束虽然在理论上光斑直径可小于1m,但实际使用中一般达不到,而电子束的束径可达0.1m,比激光小一个数量级,因而能够极其微细地聚焦,加工出的零件或模具精度和细微特征要比激光加工的好。,(5)加工速度更快,电子束设备靠磁偏转线圈操纵电子束的移动来进行二维扫描,扫描频率可达20kHz,不需要运动部件;而激光必须转动反射镜或依靠数控工作台的运动来实现该功能。与激光相比,电子束移动更加方便且无运动惯性,束流易于控制,因而可以实现快速扫描,成形速度快。采用电子束代替激光运用于快速成形系统中,可减小加工误差并简化系统装置与控制软件的设计。快速成
11、形系统中激光加工时的扫描系统一般由计算机、控制卡、传感器、电机及驱动装置等组成,如下图1所示:,图1 RP之激光扫描系统示意图,以电子束替代激光,则扫描运动完全由软件通过控制电路来控制,故可简化系统装置,并能通过磁场或电场对电子束的强度、位置、聚焦进行直接控制。其位置控制准确度可达0.1um左右,强度和束斑的大小控制误差也在1%以下,可不必像激光加工那样考虑光斑误差补偿,这样就可简化系统控制软件设计。另外,电子束可控的高速扫描速度能达到900m/s,这也是SLS工艺所无法比拟的,高扫描速度,可使同一层上材料的凝固几乎同时完成,故成形件的内应力必会相应减小,其加工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2 电子束
12、运用于RP中之加工流程图,采用电子束替代SLS技术中的激光束,最大好处是省去激光扫描部分的机械传动装置,以软件控制代替,从而提高成形精度;且因扫描速度很高,可极大地提高系统效率。另外,利用网络技术,可形成一个以本系统为中心的快速响应制造系统,在新产品的设计、试制与功能验证,尤其在模具制造和新产品市场推广及与客户的交流沟通方面,能大大降低企业的各项成本和提高应变能力。整个成形系统控制软件的基本结构可做成如图3所示的模块。,图3成型系统控制软件结构模块图,(6)运行成本低,据国外统计,电子束运行成本是激光运行成本的一半。激光器在使用过程中要消耗气体,如N2、CO2、He等,尤其是He的价格较高;电
13、子束一般不消耗气体,仅消耗价格不算很高的灯丝,且消耗量不大。(7)设备可维护性好,电子束加工设备零部件少的特点使得其维护非常方便,通常只需更换灯丝;激光器拥有的光学系统则需经常进行人工调整和擦拭,以便其发挥最大功率。,由上可知,电子束加工较激光加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影响电子束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电子束加工必须在真空环境中进行,从而使得工件尺寸受到一定限制,而且真空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子束加工设备的复杂性和实现难度。但在真空环境下材料不会发生氧化反应,对于保证成形质量大有好处。而激光虽然可在非真空的条件下使用,但也常需要氢气、氮气等辅助气体保护,且这些气体一般不可重复使用。在快速制造领域,电子束
14、真空环境可避免金属粉末(如Ti-6A1-4V)在液相烧结过程中氧化;电子束功率大,能量利用率高,符合绿色制造的宗旨,因而用其快速制造可行。,四、电子束直接快速制造技术4.1电子束直接快速制造技术定义 利用金属粉末在电子束轰击下熔化的原理,先在铺粉平面上铺展一层粉末并压实;然后,电子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截面轮廓信息进行有选择的烧结,金属粉末在电子束的轰击下被烧结在一起,并与下面已成形的部分粘接,层层堆积,直至整个零件全部烧结完成;最后,去除多余的粉末便得到所需的三维零件。,4.2 特点 与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SLS)相比,电子束快速制造技术在真空环境下成形,金属氧化的程度大大降低;真空环境同时
15、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热平衡系统,从而加大了成形稳定性,零件的热平衡得到较好的控制。另外,成形速度得到较大提高。与传统工艺相比,电子束快速制造技术零件材料利用率高,未熔化粉末可重新利用;无需工模具,节省了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开发时间。,4.3 电子束快速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电子束在快速制造领域的应用在国际上比较领先的是瑞典Gothenburg的Arcam公司的电子束熔化技术EBM(Electron Beam Melting),其工作原理与SLS类似,采用了一套严格的温度检测控制系统。下图为Arcam EBM S12的设备图,最大成形件尺寸为200mmX200mmX160mm,精度为0.3mm。目前该公
16、司的产品已经在英国Warwick大学及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多家快速制造领域的研究机构得到使用,并与英国剑桥真空工程研究所CVE建立了合作关系,应用领域已经延伸到汽车、航空航天及医疗领域。,瑞典Chalmers工业大学与Arcam公司 电子束熔化 EBM(Electron Beam Melting),Arcam EBM S12的设备图,成形件,另一种电子束快速制造技术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ohn Edward Matz提出的电子束实体自由制造技术EBSFF(Electron Beam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它与激光近形制造技术LENS(Laser Engineere
17、d Net Shaping)较为类似,电子束固定不动,工作台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几何形体各层截面的坐标数据进行移动的同时,加工对象(金属丝)通过送丝机构被电子束熔化层层堆积而成。日本Osaka大学及韩国Pohang大学等使用电子束在金属表面熔覆金属粉末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内,电子束在加工金属粉末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在快速制造领域的研究刚刚开始。清华大学激光快速成形中心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快速成形技术研究的单位,联合国内主要的电子束设备提供单位进行了多方论证,目前已经开展了电子束烧结快速制造方面的研究,下图为清华大学激光快速成形中心采用电子束烧结316L不锈钢粉末的微观组织结构,其组织
18、细密均匀,没有发现未熔颗粒。,电子束烧结316L不锈钢粉末的微观组织,五、电子束在快速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 目前,电子束在快速制造领域方面的应用大多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距离实际的生产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电子束具有的大功率和真空工作环境非常有利于金属零件直接快速制造;并且随着设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快速制造技术的需求也必将推动电子束在该领域的迅速发展。电子束快速制造技术除了可小批量制造功能原型件及制造注射模和压铸模的嵌入件外,还在下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1 航空航天及汽车零部件 航空航天工业对零部件的性能要求高,批量少,制造成本高。如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一般采用体积模锻、粉末冶金与热等静压加等温
19、锻技术制造,成本高且存在夹杂,使得产品的低周疲劳寿命较低。如果采用电子束熔化镍基高温合金,材料不会和坩埚发生反应,能够保证产品的精确成分或高纯度;,而且在涡的轮盘不同部位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得涡轮盘轮缘部分为粗晶,有利于提高抗蠕变能力,轮心为细晶,有利于提高强度及疲劳性能,从而使涡轮盘的使用温度提高,重量减轻。据Arcam公司的网站介绍,2003年一家著名的汽车制造集团购买了一套EBM S12设备进行产品开发研究,电子束快速制造技术在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2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以SiC或A1203等陶瓷颗粒为增强体、铝合金为基体的新型材料。由于该
20、材料既具有其陶瓷颗粒组分的高耐磨性、高硬度(强度)及低膨胀系数的特点,又具有其基体组分铝合金的良好热传导性和低密度的特点,因而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如液态金属搅拌法和复合铸造法,均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它们的应用。电子束快速制造技术具有的真空环境不仅可避免铝合金基体的氧化,烧结出的零件强度高,而且可以成形任意形状(如带有冷却通道)的零部件,制造周期短,在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必将占据一席之地。,思考题1、相比于金属零件激光直接快速成形技术,电子束快速成形金属零件技术有何特点?,电子束直接成形316L不锈钢零件工艺研究,1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1.1工作原理 电子束
21、选区熔化成形与激光选区烧结类似,利用金属粉末在电子束轰击下熔化的原理,先在铺粉平面上铺展一层粉末并压实;然后,电子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截面轮廓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熔化/烧结,层层堆积,直至整个零件全部熔化/烧结完成;最后,去处多余的粉末便得到所需的三维产品。,1.2系统组成 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主要有送粉、铺粉、熔化/烧结等工艺步骤,其真空室内具备铺送粉机构、粉末回收箱及成形平台。同时,还包括电子枪系统、真空系统、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扫描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电源控制系统、真空控制系统和温度检测系统。,试验设备为清华大学自行研制的EBSM-I型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成形
22、区域100mm100mm,电子束功率3KW。EBSM-I设备与电子束焊接设备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运动系统和扫描控制系统,其中扫描控制系统将上位机处理好的数据转换成电压模拟量后,通过数模转换和功率放大电路实时传递给偏转线圈,操纵电子束在指定区域成形,扫描速度能达到几千赫兹,从而保证成形区域的“同步熔化”。,2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工艺研究2.1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所用4种材料均为316不锈钢粉末,但制取方法和粒度大小不同,材料1、2为球形或泪滴形的气雾化不锈钢粉末,粒度分别为75和50;材料3、4为不规则形状的水雾化粉末,粒度分别为50和20。,2.2一维试验 分别对以上4种材料进行了一维成形试验。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进 制造 技术 电子束 直接 金属 成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