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ppt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第三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备人:何艳娥授课者:黄飞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1、2、3、4、5、9、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诚信,感受圣人情怀。,教学重点难点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难点:鉴赏第9则选文【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学习目的】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导
2、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原文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翻译重点:诲:教导;女通汝(r)你;为:表判断,相当于“是”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
3、明智.是:指示代词,这,【思考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则大意:,【小结】: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1-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思考2】正视自己的无知,是否意味着安于自己的无知?如果不是,孔子认为面对问题又应当如何处理呢?,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原文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是不知怎么(对待他)了”(或:我拿他也没有办法了)翻译重点:如之何:古汉语固定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末如之何:“末”通“无”,“无如之何”指拿他没有办法;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小结2】: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2-面对问题,
4、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思考】孔子认为面对问题要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为什么呢?,说明只有勤思考,才能解疑惑,【原文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说:“犯了过错而不改,这才算是真正的过错啊!”翻译重点:过1:名作动,犯了过错 是:代词,这,此 谓:算是,称作 过2:过错,【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则大意:,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小结3】:从中体现孔子的生存智慧3-真正的错误不在犯过错,而在犯了错之后不改正。所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补充】:事实上,孔子的这种正确面对自己错误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弟子:,【原文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 诸子 选读 论语 第一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