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概述.ppt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概述.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先天性肌性斜颈 康复科:程凤玉,一、概 述,斜颈(torticollis)是小儿常见的姿势畸形,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先天性斜颈(congenitaltorticolis)分为骨性斜颈和肌性斜颈,其中肌性斜颈最常见。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的直接原因是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变性。,先天性肌性斜颈,(一)病 因,1.宫内发育障碍 胎儿在宫内所处体位异常,使头颈部长时间偏向一侧,使该侧胸锁乳突肌肌内局部血运障碍,逐渐发生缺血性纤维变性。2.难产及产伤 难产及使用产钳等因素,可导致胎儿一侧胸锁乳突肌肌内纤维损伤,产生血肿,血肿机化后形成肌纤维
2、瘢痕性挛缩。临床上约有30%40%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为臀位产,在臀位产中,难产者约占1/3。3.先天性畸形 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缩本身就是先天性畸形,有调查表明,该病约有19%的本病例有家族史。,(二)病理及分型,1基本病理变化 肌组织不同程度纤维变性,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点。肿块中纤维组织增生,部分或全部代替了肌组织。肌母细胞处在不同分化成熟过程中。同时各种细胞均有退变的表现。未发现炎症反应、出血和钙化。,2分型 根据病理、超声和临床,对该病作临床病理分型。(1)肿瘤型:胸锁乳突肌出现肿块,累及该肌的部分或全部,超声下出现多种回声,镜下出现多种细胞成分,这些细胞处在不同分化成熟中。(2)肌
3、肉型:肿块消失,病变侧胸锁乳突肌的超声回声与对侧相似,头颈活动正常,没有斜颈症状。(3)纤维型:肿块消失后,病变胸锁乳突肌变硬,超声出现强回声,头颈活动受限,不对称,斜颈明显。(4)混合型:肿块消失后,胸锁乳突肌不同程度挛缩,超声出现部分强回声,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斜颈症状。,(二)病理及分型,二、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家长发现小孩头颈倾斜,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可摸到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质地硬,可随胸锁乳突肌被动移动而左右移动。颈活动受限,下颌不能向肿块同侧肩部旋转。牵拉颈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小部分患儿经相当长的时期后肿块也未完全消失;也有更少数患儿婴儿期未出现颈
4、部肿块,以后直接发生胸锁乳突肌挛缩,此时颈部偏斜更明显,颈部活动尤其下颌转向患侧的旋转活动受限更明显,头颅前移,脸面部后仰。,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各种继发畸形,患儿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双眼、双耳不在一个水平线;晚期患侧颈部伸肌膜增厚和挛缩,前中斜角肌挛缩继而颈动脉鞘及鞘内血管变短,颈椎、上胸椎侧突等。,(一)临床表现,(二)诊 断,1.诊断(1)出生后发现头颈倾斜。(2)患侧胸锁乳突肌较对侧变短呈条索状或触及结节。(3)患儿头向健侧旋转受限。(4)排除其他疾病。,2.鉴别诊断(1)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 胸锁乳突肌可触及肿块,检查颈部活动受限,临床上较容易诊断。B超示肿块在胸锁乳突肌
5、内,回声异常。(2)姿势性斜颈 有斜颈症状,但胸锁乳突肌无肿块和增厚。B超示胸锁乳突肌未见异常。(3)颈椎先天性骨性斜颈 颈椎异常如寰枢椎半脱位、单侧寰椎缺如、家族性颈椎发育不良及原发性骨肿瘤等,X线检查可确诊,无胸锁乳突肌挛缩。,(二)诊 断,(4)颈部炎症 如咽喉部炎症、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的化脓性或结核性感染时,由于炎症刺激,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颈椎韧带更加松弛,导致寰枢椎旋转移位而发生斜颈。(5)视力性斜颈 如屈光不正和眼神经麻痹眼脸下垂,视物时出现斜颈姿势,但无胸锁乳突肌挛缩,也无颈部活动受限,作视力检查及视神经检查可以确定诊断。,(二)诊 断,三、康复评定,头颈的倾斜程度;胸锁乳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天性 斜颈 康复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