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的研究和检测.ppt
《偏振光的研究和检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振光的研究和检测.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44 偏振光的研究和检测,班级:应用物理1301 姓名:李鹏飞学号:131140121,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的偏振现象,学习产生和鉴别各种偏振光的方法。2.了解和掌握偏振片、1/4波片的作用及应用。二、实验仪器光学防震平台,氦氖激光器及其电源,激光功率计,偏振片,1/4波片。三、实验原理光的偏振现象显示了光的横波性。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起主要作用的是横向振动着的电矢量或光矢量,而振动方向对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构成光的各种偏振态。,(一)光的五种偏振态 光的偏振态通常分为自然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五种。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二者均由大量取向各异、彼此无
2、相位关联的线偏振光组成,只不过自然光的光矢量相对于光的传播方向具有对称性,部分偏振光不具备轴对称性,而存在某一优势方向。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均可以等效为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相互关联的两个线偏振光,这两个线偏振光具有相同的传播方向和频率,两者有确定的相位差。有当=0,时,上式描述的是线偏振光;当=土/2,Ax=Ay时,为圆偏振光;当=土/2,Ax不等于Ax时,为正椭圆偏振光;当 不等于土/2,Ax不等于Ax时,为各种取向的斜椭圆偏振光。(二.)通过检偏器后的透射光强 人眼仅对光的强弱变化敏感,而无法直接感知光的各种偏振态,必须借助检偏器,研声透射光强的孪化来判定光的偏振态。检偏器(或起偏
3、器)是二种只允许某一振动方向光通过的光学器件,当它用来产生线偏振光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线偏振光时称为检偏器。常用的检偏器有两类:一类是利用材料对不同方向的电磁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特性的原理制成的,称为偏振片;另一类是用双折射晶体制成的特殊棱镜,如尼科耳棱镜,格兰棱镜等,这类棱镜的透光率和偏振度远高于偏振片。在检偏器上能够让电矢量充分透过的方向称为透振方向,记作P,与P正交的方向上的电矢量将被强烈吸收而无法透过,称为消光方向。,1,自然光通过检偏器 由于自然光具有轴对称性,将光强为Io的自然光中每一个光矢量都在x,y两个方向上分解,因此有Ix=Iy=Io,这说明肉然光可以等效为等幅(Io/2)、无
4、确定相位关系、阻取向任意的两个正交的线偏振光。如图44-1所示,Ip-曲线应为一条直线。2.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马吕斯定律 马吕斯定律指出,一束如图44-2所示光强为Io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的透射光强为Ip()=IoCOS2 式中,为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检偏器的透振方向P之间的夹角,当检偏器旋转一周时,透射光强交替出现极大和消光各两次,彼此相隔/2。五种偏振光中,只有线偏振光入射时才会有“消光”现象。,3.部分偏振光通过检偏器 部分偏振光具有一优势方向即极大值IM方向和一与其正交的极小值Im方向,以这两个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可以将部分偏振光分解为光强为IM和Im的两个线偏振光,而且两者间的相位
5、差是完全随机的。则任意透振方向P的透射光强Ip()等于IM,Im按马吕斯定律在方向的非相千叠加:式中为透振方向P与X轴之间的夹角,也可改写成以为参数,有 式中为透振方向P与Y轴之间的夹角。由式(44-4)可知,部分偏振光也可以看成光强为2Im(x,y方向的光强均为Im)的自然光和光强为IM一Im的线偏振光之和,如图44-4所示。当检偏器旋转一周时,透射光强交替出现极大和极小各两次,彼此相隔/2,但无“消光”现象。图44-3的曲线形式上应当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之和,即图44-1和图44-2两条曲线的叠加。,4.椭圆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偏振光的干涉 椭圆偏振光可用两个正交、有固定相位差的线偏振光Ex=A
6、xcoswt,Ey=Aycos(wt+)加以描述。如图44-5所示,Ax、Ay是两个正交振动的振幅,分别为椭圆外切矩形的两边长之半,为透振方向P与x轴之间的夹角。两线偏振光在P方向上的投影同频、同方向,有确定的相位差,满足相干条件,因此,透射光强等于二者光强的相干叠加:考虑到Ix=Ax2,Iy=Ay2,可得(44-6)利用三角函数进一步化简上式,并且入射椭圆偏振光的总光强Io=Ix+Iy,可得(44-7)其中(44-8)当=土/2,即入射光为正椭圆偏振光时,由式(44-6)可知透射光强为(44-9)与式(44-3)比较,不难发现椭圆偏振光与部分偏振光相同,检偏器旋转一周,透射光强交替出现极大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偏振光 研究 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