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ppt
《信息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入现实的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与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对策论与信息生活中的信息经济学经济信息基本形式及其效用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原理激励机制政策中的激励机制博弈论与竞争策略博弈与决策上策与纳什均衡最优经济信息决策,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相关问题的博弈分析,背 景,目前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应届毕业大学生将选择考研变相的就业方式国家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一月份人才招聘:上一年的第四季度即10、11和12月份就已经开始困难:考研,求职竞聘。考研之后,求职竞聘的机会往往会大大减少。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不可能脚踩两只船,在很多情况下这需
2、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背 景,然而,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一定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吗?答案仍然不尽如人意。1 如果研究生毕业以后一定会比本科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事实:这里的两个假定条件并不总是成立的。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当面临大学毕业时不知道究竟是去求职应聘好,还是考研以继续深造更好。,2 如果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待遇一定会比本科毕业生更高,那么下定决心考研也是值得的。,(一)假定博弈双方关心的不是收益而只是策略选择的成败,如果博弈双方关心的不是收益的多少,而只是追求博弈中策略选择的成功率。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问题可以用博弈论中所谓的“少数者博弈”模型来描述。,少数者博弈模型,假定有某一个公共场所比如说是影
3、剧院或歌舞厅失火,当时你正与满屋子的人一起在从事活动,假定有两个安全门A和B,匆忙之间你究竟是:逃向A门,还是逃向B门?,个人的选择?,究竟哪个门更有利于你迅速逃生?这是一个个人选择问题吗?,这与其他许多人的选择密切相关,大家都选A门,你也选A门你选择B门,你肯定是死路一条!,你将肯定会顺利逃生!,大家都选择B门,你选择B门你选择A门,你肯定是死路一条!,你将肯定会顺利逃生!,如何决策?,你要顺利逃生,你必须对其他人逃生时所选择的安全门有所预测!,你可能会问,这种预测在千钧一发之下,有可能吗?,不错,这种情况下肯定容不得你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去进行分析,但是有所选择却是极其必要的。,选择就是决策
4、,决策就需要预测。,在这种情况下,预测通过观察法就足够了!,用少数者博弈来分析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说面临着大学毕业,你究竟是去谋职竞聘,还是去准备考研,也与其他毕业生的选择密切相关!你要能够胜出,你也需要有所预测。,即: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如果大家都选择谋职竞聘,你的正确选择就是准备考研;如果大家都选择准备考研,你的正确选择就是竞聘求职。,建模,假定:甲乙两个毕业生面临毕业(这两个人可以看作是由全部毕业生分成的两个部分)每个人均有求职和考研两个策略,每个人在每一策略条件下的赢得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博弈矩阵来描述。,甲 求职,甲 考研,乙 求职,乙 考研,用每个局中人选择每一策略成功的概率
5、来表示每个局中人的赢得,即:如果两人的选择相同即两个人都求职或者都考研,每个人成功的概率均为0.5;如果两人的选择不同即如果甲选择求职,乙则选择考研或甲选择考研乙选择求职,两人的成功率都是1,即100。格式:(甲的收益,乙的收益),结果评述,给定别人考研,你正确的选择就是求职;给定别人求职,你正确的选择就是考研。,别人的选择我根本没有办法知道!,根据预测进行决策,是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这就需要你预测!,毕业生博弈(二)-假定两种不同的选择存在收益差异,如果都去求职,由于供过于求,每人只能获得1千元的月薪收入;一方(或一部分)考研,另一方(或另一部分)求职,则考研者可以获得3千元月薪收入(现值
6、),求职者可得到1.5千元的月薪收入;如果双方都考研,同样由于供过于求,使得考研者的月薪收入现值下降,但仍然高于大学毕业生直接选择求职者,假定为2千元。,甲 求职,甲 考研,乙 求职,乙 考研,双方都选择考研。这一结果在现实中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考研后的收入毕竟是本科毕业生的2倍。因此很显然,即使这里的假定不是博弈双方分别为全部毕业生的二分之一,博弈的结果也必然是大家都选择考研。这一均衡解无疑是国家所不希望看到的。因为国家经济建设对各个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是需要的,清一色的某一个层次肯定不是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毕业生博弈(三)-假定博弈双方的收入结构变化,如果双方都考研,可能会导致研究生供过于求,
7、因此虽然研究生毕业以后月薪收入与本科毕业相比会有所不同,但毕竟那是三年以后的收入,由于两者相差不大,再加上读研期间的会计成本(即学杂费)和机会成本(求学期间丧失的参加工作的劳动收入),因此折合成现值以后两者相差无几,几乎可以看作是相同的,因此在局势(考研,考研)条件下的收益与局势(求职,求职)条件下相同,月薪都是(1,1),单位为千元。而如果一部分选择考研,一部分选择求职,则考研的收入现值仍然较高,假定为1.5千元,而直接求职者也因为不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如为1.2千元。,甲 求职,甲 考研,乙 求职,乙 考研,结果:(求职,考研)或(考研,求职)给定别人考研,你正确的选择
8、就是求职;给定别人求职,你正确的选择就是考研。此双均衡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为,双方分别以(2/7,5/7)的概率选择(求职,考研)两种策略。这一均衡结果也可以理解为,在全部毕业生中,2/7的人可以选择求职应聘,5/7的人可以选择考研深造。显然,选择考研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与策略(考研,求职)的收入结构是相一致的。,毕业生博弈(四)-假定博弈双方的收入结构变化,如果博弈双方一方选择求职,另一方选择考研,考研一方得到的收入现值与本科毕业时求职收益相同但由于一部分选择考研另一部分选择求职避免了供过于求,所以体现出来的收益比都求职和都考研的收益要高,甲 求职,甲 考研,乙 求职,乙 考研,各自均以(0
9、.5,0.5)的概率选择(求职,考研)或(考研,求职)两种策略 给定别人考研,你正确的选择就是求职;给定别人求职,你正确的选择就是考研。在全部毕业生中,1/2的人可以选择求职应聘,1/2的人可以选择考研深造。显然,选择考研和求职的概率是一样的,这与策略其对应的收入结构是一致的。,毕业生博弈(五)-假定博弈双方的收入结构变化,都考研三年后,现值比双方都直接求职的收益(1,1)甚至还要差一些变为(0.9,0.9)因为随着读研学费逐年增长和改革,读研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会急剧增大。但如一方求职一方考研,物以稀为贵,考研一方仍然会因为高学历而得到高收入1.2,而另一方则在对方选择考研的条件下可能会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经济学 案例 分析 大学生 面临 毕业 求职 还是 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