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ppt
《信息经济学-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经济学-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逆向选择:旧车市场二 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三 逆向选择与信贷市场上的配给制四 信号传递:斯宾塞劳动力市场模型,第六章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道德风险问题存在于非对称信息发生在合同之后。逆向选择问题存在于非对称信息发生在合同之前。在逆向选择理论中,委托人在签订合同时不知道代理人的类型,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合同来获得代理人的私人信息。,6.1 逆向选择:旧车市场,在旧车市场上,用过的旧车之所以比新车售价低得多,是因为对它们的质量存在着不对称信息:旧车的卖主对车的了解要比未来的买主多得多。买主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市场价格太低,不能使高质量车进入市场出售,只有低质量的车进入市场。结果是,市
2、场中旧车的平均质量持续下降,,直到低质量的车全部卖完。最终,由于信息不对称,低质量商品把高质量商品逐出市场。旧车市场例子说明了,不对称信息会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在理想的市场中,消费者可以在高质量车和低质量车之间选择,有人愿为高质量车出高价,有人愿选择低质量车,因为它的价格低。,6.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遗憾的是,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之前不能容易地确定一辆旧车的质量,因此旧车的价格在下跌,高质量车被逐出市场。,6.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假设 为出售车的质量,卖者知道,买者不知道,但知道 的分布。买者出价p,卖者决定接受还是不接受;如果卖者接受,买者的效用为(净效用)卖者的效用为(净效用)如果卖者不
3、接受,双方效用为零。,6.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其中,为买者的评价,为卖者的评价,假定(否则交易没有意义)又假定买卖双方都是风险中性。,6.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6.1.1 买卖双方有相同的偏好,只有两类买主假定卖者出售的车只有两类,每一类出现的概率都为0.5,6.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高质量低质量买卖双方有相同的偏好且对车的评价等于车的质量若在价格P下成交,买者的效用卖者的效用,6.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当买者不能知道车的质量时,如果两类车都进入市场,车的平均质量为:买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为P=4000;但在此价格下,高质量车的卖者将退出市场,,6.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低质量车的卖者愿意出售
4、,因为买者知道,愿意出售的卖者一定是低质量的卖者,因此,P=4000不可能是均衡价格。唯一的均衡价格是P=2000,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6.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会不会有高质量的车主在等待低质量车卖完后再进入市场以P=6000成交?因为此时大家都知道现在剩下的都是高质量车。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预期到这种情况会发生,低质量车的卖者就会等待价格上升后再出售,市场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6.1逆向选择:旧车市场,6.1-2偏好相同,卖主为连续分布 服从连续分布:买者预期的质量为,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4000,但只有 的卖者才愿意出售,所有 的卖者退出市场。,6.1逆向选择:旧车市
5、场,平均质量从4000下降到3000。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从4000下降到3000。如此下去,均衡价格只能是p=2000,所有 的车退出市场。进一步,整个市场消失了。上述结论用供求曲线表示:市场需求曲线为:,6.1-2偏好相同,卖主为连续分布,供给曲线为:上述供给曲线表示,尽管市场上出售的车的平均质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但平均质量上升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6.1-2偏好相同,卖主为连续分布,P 供给曲线6000 需求曲线400030002000 2000 3000 4000 6000 图7.1,6.1-2偏好相同,卖主为连续分布,图中供给曲线的斜率为2,唯一的交点是2000。与通常一样,供给曲
6、线向上倾斜,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与通常不同的是这里需求曲线可能向上倾斜,因为较高的价格诱导出较高的质量,从而诱导出较多的买者。传统经济学需求理论假定质量是给定的,与价格无关。但在这里,质量与价格有关,一般来说,需求曲线的形状依赖于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向上倾斜,也可能向下倾斜。,6.1-2偏好相同,卖主为连续分布,6.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一般来说,交易之所以成交,是因为买者对同一物体的评价高于卖者。当买者的评价高于卖者的时候,交易带来的净剩余为:,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决定这个净剩余的分配。假定买者的人数多于卖者的人数,从而卖者占有全部剩余。此时,供给曲线与前面图7.1相同:但需求曲
7、线为,而不是原来的。,6.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将 带入下式整理得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分别为:,6.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若b=1,与前例相同,b1时,则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都高于前例中的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且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都是b的增函数。买者与卖者的评价差距越大,均衡价格越高,交易量越大。,6.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b=1.2时,均衡价格等于3000,的车进入交易,的车都退出交易,市场上出售的车的平均质量为当 所有的车都成交,平均质量为平均价格为 p=4000b.,6.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p 供给曲线 6000 需求曲线400030002000 b=1,6.
8、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尽管在买者的评价高于卖者时市场会部分的存在,除非b足够的大(本例中)否则,交易数量不是最有效的:对称信息下所有的车都应该从卖者手中转到买者手中;但在非对称信息下,逆向选择使得所有 的车留在卖者手中。,6.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假定卖者的数量多于买者,b=1.2,则p=3000的车都愿意出售(从而)由于卖者多于买者,要价低的卖者才能找到买主,p=3000时,消费者剩余为:P=2000时,消费者剩余为:,6.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显然,如果 的卖者足够多,从而使得在p=2000时供求平衡,均衡的结果为p=2000和。另一方面,如果卖者的人数相对较少,均
9、衡价格也将较高。给出完整的均衡条件要求对卖者的分布函数作出假定。需求曲线的斜率随卖者人数对买者人数的比例上升而下降,从而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都随卖者人数的增加而下降。就是说,劣质品的供给者越多,优质品的供给者越少。这是逆向选择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6.1-3买者对车的评价高于卖者,6.2 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最初都来自于保险市场,道德风险来自保险公司不能观察到投保人在投保后的防范措施;逆向选择来自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从而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大家知道超过65岁以上的人几乎很难以任何价格买到医疗保险,老年人得疾病的风险
10、确实大得多,但为什么保险的价格不能上升以反映这一较高的风险呢?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即使坚持要做医疗检查,购买保险的人对自己的健康情况也要比保险公司所希望知道的清楚得多。,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结果就像旧车一样,出现了逆淘汰。由于不健康的人可能更需保险,不健康人在保险人数中的比例提高了。迫使保险的价格上升,从而使那些比较健康的人,由于知道自己的低风险,做出不投保的选择。进一步提高了不健康人的比例,又迫使保险价格上升,直到想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市场出售保险就变得无利可图了。,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假定一个风险规避的消费者面临两种可能的自然状态,出事或不出事,分别用 表示,如果出事,消
11、费者的收入为如果不出事,消费者的收入为消费者的期望收入为,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如果不参加保险,消费者的期望效用为其中 为确定性等价收入如果参加保险,消费者期望效用为其中k是保险金,是赔付额,是对应给定的保险合同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如果即消费者在两种状态下的收入相同,我们说消费者被完全保险;如果 我们说消费者被部分保险;如果 我们说消费者被过度保险。,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保险合同,作为参照,考虑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合同,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保险合同,A代表不参加保险时的收入状态,曲线 是状态空间上的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其中 过点A,意味着消费者的期望效用等于不参
12、加保险时的期望效用,代表较高的期望效用水平。在与 线相交的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保险合同,过点F和G的两条直线是保险公司的等期望利润曲线,其中过F的直线代表是零期望利润过G点的直线代表期望利润大于零帕累托最优意味着消费者的最后收入应该位于F和G之间的线段上,(无差异曲线和等利润曲线的切点的集合),即消费者被完全保险。,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保险合同,究竟哪一点是均衡点,依赖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如果保险公司之间是完全竞争的,均衡点为F(消费者得到交易带来的所有剩余);相反,如果保险市场是完全垄断的,均衡点为G(保险公司得到所有剩余)。但无论市场竞争程度如何,在对称信息下,消费者被完
13、全保险,风险成本为零。,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现在假定消费者有两种可能的风险类型:高风险或低风险。我们用 分别表示两种消费者出事的概率,。图7.5中,是高风险类型的无差异曲线,是低风险类型的无差异曲线。因为,所以在确定性收入线上前者的斜率(绝对值)小于后者。,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假定保险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从而均衡时的利润为零(为方便起见)如果保险公司知道消费者的真实类型,那么。两种类型的消费者得到完全的保险,其中高风险消费者的最优合同在H点,低风险消费者的最优合同在L点。高风险消费者缴纳的保险金大于低风险消费者缴纳的保险金,从而得到较低的确定收入。因为在没有保险时高风险的期望收入效用小于
14、低风险,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现在假定保险公司不知道消费者的真实类型,只知道消费者属于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概率分别为若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金为k,赔付额为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为零期望利润介于AH和AL之间。,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如果消费者得到完全保险,满足零利润约束的保险合同在N点。但N不可能是一个均衡,因为在此点上,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低于他不参加保险时的效用,因而这类消费者会退出保险市场,只有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愿意投保,,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当低风险者退出后,若保险金和赔偿额不变,保险公司将亏损。为了不出现亏损,保险公司将不得不提高保险金直到H点。这样,高
15、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把低风险型的消费者赶出了保险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上面分析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如果有关消费者的风险程度的信息是非对称的,帕累托最优保险合同是不可能达到的。但这并不是说低风险的消费者一定退出保险市场。一种解决的办法对投保人部分投保。,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考虑图7.5中的C点。如果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在C点,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为零,高风险者与低风险者都愿意参加保险(过C点的无差异曲线高于过A点的无差异曲线)二者缴纳的相同的保险金,并且在出事时得到相同的赔偿。C点是部份保险合同,因为它位于 确定性收入线之下。,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即消费
16、者在出事时的实际收入低于不出事时的实际收入。经证明,C点这样的混同保险合同不可能是一个纳什均衡。设想A保险公司提供合同C,B保险公司提供合同D,高风险的消费者将选择在A公司投保,而低风险的消费者将选择在B公司投保。,非对称信息下的保险合同,但是,此时A公司的期望利润小于零(C点在只有高风险消费者投保时的零利润线AH之上),B公司的期望利润严格为正(D点在只有低风险消费者投保时的零利润线AL之下)。因此C不可能是一个混同均衡。可以检验,所有位于AN线上的点都不可能是一个均衡。,非对称信息下的分离均衡,图7.6在完全竞争的零利润假设下,分离均衡意味着高风险消费者的保险合同在AH线上,低风险消费者的
17、保险合同在AL线上如图7.4,如果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是H,所有的高风险消费者得到最好的合同条款,而低风险消费者宁肯不投保也不会接受H。,非对称信息下的分离均衡,图7.6 非对称信息下的分离均衡,非对称信息下的分离均衡,另一方面,如果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是L,两类消费者都将选择L(低风险类型的期望效用与对称信息下相同,高风险类型的期望效用比完全信息下更高),因此L不可能是一个分离均衡点。为了阻止高风险混同于低风险消费者,低风险消费者的合同必须在过H的高风险消费者无差异曲线 之下(即在K右边的AL线上),非对称信息下的分离均衡,在零利润假设下,H和K构成一个分离均衡:高风险类型选择H,低风险
18、类型选择K。与对称信息情况不同,在非对称信息下,低风险类型消费者只能部分地保险。但分离均衡不总是存在。图7.7中假定高风险类型的概率 足够低使得N点在低风险的无差异曲线 之上。假定H和K是原来合同。,非对称信息下的分离均衡,若有一个公司提供合同M,两类消费者都将选择 M 而不是原来的合同,因为M 在 和 的右边(因而代表较高的期望效用),并且该保险公司得到正的利润。我们已经证明,混同均衡是不可能的,所以M不可能是一个均衡,纯战略均衡不存在。,非对称信息下的分离均衡,图7.7 分离均衡不存在,非对称信息下的分离均衡,这里不存在均衡的表现为,如果有些公司提供分离合同,另一类公司会提供混合合同;如果
19、有些公司提供混合合同,另一些公司就会提供分离合同,两类合同互相拆台。当然,如果保险市场是垄断的,纯战略均衡是存在的。如果保险市场是竞争性的,只有混合战略均衡存在。,6.3 逆向选择与信贷市场上的配给制,信贷配给的两种情况:1、在所有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人得到贷款,另一部分人被拒绝,即使愿意支付很高的利息也不能得到贷款;2、有些贷款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部分的被满足。,逆向选择与信贷市场上的配给制,新古典价格理论阐述:市场价格的自由伸缩能够使信贷资金达到供求均衡。即利率的升降,能使资金的供给满足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实际上,在资金市场上并不完全是这样。经济学家一度把它归结为外部的因素影响和干预,,逆向
20、选择与信贷市场上的配给制,斯蒂格利茨和温斯(Stiglitz and Weiss 1981)证明,即使没有政府干预,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银行的期望效用取决于贷款利率和借款人还款的概率两个方面。,逆向选择与信贷市场上的配给制,信用卡一般允许一定数额的透支,银行或信用卡公司通过借款余额收利息来赚钱。贷款也与此相同,银行不仅关心利率,还关心贷款和透支的风险。然而如何区分高质量借款人和低质量借款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必须对所有借款人收取同样的利率。,逆向选择与信贷市场上的配给制,这就会吸引低质量的借款人,迫使利率上升,愿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经济学 逆向 选择 信号 传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3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