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的反思与教育技术的发展.ppt
《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的反思与教育技术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的反思与教育技术的发展.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的反思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张倩苇,教育部在2000年10月决定,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我国中小学的必修课,从2001年至2010年,用510年时间,分三阶段在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现状,除了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等之外,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名目繁多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主题的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方法和模式是否有效?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否实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何稳固信息技术课的
2、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效备课,“懂的要教,不懂的不教。”有针对性。对学生的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哪些地方容易明白,就简单带过。对学生哪些地方不容易明白或容易出错的地方,就要重点讲。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新知的呈现过程,多让学生说与做。,有效指导,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满堂灌、满堂问有效倾听,有效激励,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富有热情充满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时反馈正确地运用奖励与惩罚,有效的学习迁移,“为迁移而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不仅知识技能能迁移,而且态度、方法、思路也能迁移。迁移的意义:学习者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教师
3、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如虎添翼,迁移的种类,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先行学习加法、减法,对随后学习更高级的乘法、除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干扰影响。零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不发生任何影响。,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加强基本原理教学,促进原理或规则的迁移。两种学习间的迁移,主要是由于有共同的原理造成的。1、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或练习题,使学生充分掌握并达到快速学习的程度。精讲多练与精讲巧练2、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3、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原理的条件、方法。4、注意新旧知识
4、的联系。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重视学会学习,促进学习方法的迁移。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与日后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越相似,越有助于学习迁移。仅仅是为学而学,很容易遗忘。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似的情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如Word、Excel、PowerPoint、搜索引擎等的使用。,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的学习充分的学习是产生有效迁移的有利条件。学习应该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步骤进行,
5、学习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凡是急促的、不深刻的或表面化的学习都不利于迁移。,有效教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反思教学,反思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倡导在经验中学习,注重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体验创造的快乐,对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经验教师 反思教师实现有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始于实践中的困惑,经历的困难、麻烦的事件、悬而未决的经验。反思教学与惯例行为:惯例行为基本上受冲动、传统与权威的控制。理所当然的现实观或“集体法典”,对于问题、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都以某种特有的方式来看待,教师习以为常,只要不出现重大差错,教育实际上便被认为是没有问题的,这自然成为
6、阻碍教师接受与实验其他教育观念的障碍。代人行事的工具,反思教学,反思行为中,既有理性的参与,也有情感的投入。除了观察、分析等探究技能,还需良好的态度。虚心、责任心与专心三种态度与反思行为密不可分(杜威)。虚心。听取多方意见,全面关注各种可能,承认我们坚守的信念可能有误的积极愿望。(不断自问为什么要做正在做的事情),反思教学,责任心。仔细考虑行动所导致的后果。以超越急功近利的方式质问为什么做所做的事情,考虑它有效果的方式、原因以及对谁有效。责任心要考虑教学的三种后果:个人方面:教学对学生自我认识的影响;学术方面: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社会与政治方面:教学可能对学生生活机会产生的影响。非预期性
7、结果的反思。即使在最好条件下的教学,也经常会出现预期的和非预期的结果。结果如何?对谁而言?以什么方式?/而不仅仅是我的目标达到了吗?,反思教学,专心。对自己的假设与信念以及行动结果作检查,并以学习新东西的态度走进各种情境。作为教师,不断努力理解自己的教学及其影响学生的方式,审慎地从不同角度看待各种情境。,反思教学,个人反思(反思日志、教学日志)与集体交流反思集体交流反思: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反思自我的教学实践,既可以借鉴他人的实践智慧,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有更深的理解;同其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对自己的教学的另一种解读,是教师对自己潜在的教育假设的剖析,以及对教育结果的一种理性认识
8、;与专家对话,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自我意识和反思的自觉行动。,反思教学,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如何?我的教学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吗?我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了吗?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哪些?我是如何调控课堂气氛的?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发生了意外的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我是如何处理的?哪些环节没有按备课计划进行,为什么?我的教学观念、方法、行为符合哪些教学规律和理论,如何用这些理论来进行解释;如果再次教学这一课的内容,我会做怎样的修改?,反思日志撰写要求,持续性:以教学生活为对象的记录,教学生活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要求
9、日记有持续性。具体性:对事件的记录,必须保证记录清楚,利于回忆。,反思日志撰写注意事项,有规律地记日记。趁着记忆新鲜,尽快在教学后记录。标明日期记录发生的事实,然后进行分析和解释(考虑意图、事件和结果三种因素好坏两方面)日记要妥善保存,以免缺失。反映发展过程。Blog记录,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既关注(见)教师,也要关注(见)学生。反思只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手段,可以达到这样或那样的目的,也可以成为实施“正向”教育的帮手,也可以成为背离“正向”教育的“帮凶”。教师在开展反思活动时,应以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以新课程的基本主张为参照点,注意形成反思的框架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评判、思考活
10、动。,教师专业发展,用课堂录像(Video)促进教师反思写博客促进教师反思用课堂录像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选取课堂录像片段作为教师的示范性学习材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教育技术与课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践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网络课程材料的设计研究与荷兰Twente大学的合作研究项目实验学校:广州市第32中学、广州市第21中学、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广州市第16中学、广州市第17中学,荷兰的社会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农业,社会信息化交通,飞机电子机票铁路公交系统,社会信息化公交系统,社会信息化旅游,社会信息化银行,教育信息化国家政策,探索阶段(1982-1983)百所
11、学校工程(100 Schools Project)包括计算机硬件的提供、在职培训以及少数中学的课程开发援助。,教育信息化国家政策,预备和引入阶段(1984-1988)信息技术促进计划(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imulation Plan,INSP)一个目的是提高作为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信息和计算机素养;二是通过培养熟练工人改善职业教育(人力资本)的质量。,教育信息化国家政策,前进阶段(1989-1996)教育部负责硬件的获得和基础设施的标准(如,为小学提供计算机以及教师培训);课件的开发、在职培训和学校的支持成为教育支持组织的责任。,教育信息化国家政策,投资于未
12、来(1997-1998)1997,投资于未来(Investing in Staying Ahead)的行动计划。要求学校让儿童从早期就熟练使用ICT;把ICT运用作为教育重要革新和高标准教育的发动机。政府制定原则和提供财政援助,包括教师培训、技术设施(小学、中学以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每10个学生一台计算机,教师教育中每3个学生一台计算机)等。,教育信息化国家政策,在线教育(1999-2002)“在线教育:连接未来”(Education Online:Connections to the Future)的政策。主要目的是让儿童掌握ICT以及把ICT作为教育改革的促进者。包括进一步培训教师和学校
13、其它人员、教育软件、管理ICT基础设施、与知识网(国家教育的内部网)相连。,教育信息化国家政策,更好的教育(2002至今)增加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含量,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University of Twente(196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每人都有所属单位的email账号办公室的计算机不能随便下载软件每位工作人员的电子文件在服务器上有备份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病毒传播极少发生无线上网教学楼的出入管理,教育信息化TeleTop,荷兰教育的特色,自由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个性化13所研究型大学,世界排名领先,每所大学各有特色;并产生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荷兰
14、之印象,CCTV2006大国的崛起小国大业人口1586万左右广东9000万左右面积4.1526万平方公里广东17.98万平方公里重视经商多家世界知名企业(Philip,Shell),未来的房屋鹿特丹的立方体房屋,人体博物馆,启示,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泛在计算及其教育应用,泛在计算,比尔盖茨2007年4月访华之旅未来的计算设备将利用手机无处不在的特征,使手机作为基本的电脑。,广州将最有优势在全国率先实现上网摆脱有线束缚,从固定走向移动方式。市民在任何角落都能使用宽带。到2010年广州中小学校园网的普及率达到百分之百,医院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水平达到百分之百
15、。,广州日报2007年11月10日A1 广州三年内实现 无限上网全覆盖,泛在计算,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又称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泛在计算被誉为计算机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正处于起步阶段。第一次浪潮是很多人共享一台大型机。第二次浪潮是个人计算机时期,一人一机,人和机器之间通过界面进行交流。第三次浪潮就是泛在计算阶段,一人多机。泛在计算涉及的技术支撑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全球网络服务、嵌入式操作系统、P2P对等计算、网格计算和蓝牙计算等。,泛在计算,泛在计算,1991年施乐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Mark We
16、iser(19521999)于第一次为泛在计算下定义。Mark Weiser被称为泛在计算之父。,泛在计算,泛在计算,Mark Weiser指出最深刻和强大的技术是“看不见”的技术,是那些融入日常生活并消失在日常生活中的技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又不可见”是计算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当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环境而不是强迫人们进入机器世界时,机器的使用才能像林中漫步一样新鲜有趣。”例子:书面文字,泛在计算,家庭和办公室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荷包里的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帮手(PDAs),家中的数字电视和游戏机,ATMs、超市的结账扫描仪,无线网络,车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无数计算设备嵌入我们日常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教学研究 反思 教育 技术 发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9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