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业评价.ppt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学业评价.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学习目标:1.知道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评价新理念,以及教学评价新理念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提出的要求;2.领会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特点的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的原则;3.领会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思想方法;4.掌握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实践中,第一节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第二节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的原则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及案例第四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及案例,outline,第一节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一、新课程改革评价理念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一、新课程改革评价理念,关
2、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有明确的表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一、新课程改革评价理念,新课程改革评价理念
3、-“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1.在评价的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2.在评价的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3.在评价的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一、新课程改革评价理念,4.在评价的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5.在评价的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6.在评价的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7.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
4、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性评价功能,必须很好关照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应用性和发展性),努力做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有机融合,而不是一些新的评价方法的简单移植。1.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表明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不应该采用简单的、量化的纸笔测验,而应该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纸笔测验+上机操作)。,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必须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
5、性的考试评价方式。3.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品创作和综合应用。,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1)基本概念的测评: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常识,以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网络文化、网络行为规范、信息伦理与道德等。(2)基本技能的测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测评是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术熟练化的评价。,汉字输入、常用软件的使用、因特网教育资源的利用,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3)创作、创新能力的测评: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测评,是评估学生对所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用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作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学科
6、的重点培养的目标,也是信息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途径。(4)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只有落实到将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才真正达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应用工具软件创作作品用word制作彩报,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要求:1.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纸笔测验+上机操作)2.注重信息素养的全面评价(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3.注重评价体系的构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作品创作/综合 应用),第二节 信息技术学业评价的原则,1.评价功能立
7、体化2.评价标准多维化3.评价主体多元化4.评价方法多样化5.评价内容全面化6.评价结果的多维归因参看教材P143,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及案例,一、什么是过程性评价二、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价值二、信息技术课程中常见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一、什么是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一般可以分为课堂、单元、学期、学年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案例:上海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http:/=8926,二、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价值,注重过程是新课改评价理念的基本特点之一。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
8、到实践活动中去。一方面,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随时诊断、及时获得反馈,我们才能了解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给予正确的引导,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也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三、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方法,1.课前调查或摸底测验2.课堂观察3.表现性评价4.档案袋评价,1.课前调查或摸底测验,(1)学生起点水平评价-问卷调查 P145(2)学生课前知识技能准备状态评价-摸底测验 P146,2.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
9、一种很常见、应用很广泛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动态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如某个知识点、某个操作、某种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进度等。途径:上机操作、要求学生口头介绍问题解决的思路或操作过程案例 P147,3.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指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某项任务或一系列任务(如制作一个信息技术作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一项研究等)来表现出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的评价。,3.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P148(1)确定结构全面、具体可行的评价目标,例如,考查学生数据库规划、设计、建立、使用与维护的实际能力,要同时关注学生对有关数据
10、管理思想方法、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的掌握,考查学生熟练使用某种数据库软件的技能,并要考虑学生在整个操作中是否能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等等。,3.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P148(2)根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标准、制定评价量规量规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制定的经过量化的评价指标。量规的设计,量规的设计,量规的设计步骤:(1)明确学习目标(2)列出评价指标(3)制定评价标准和水平等级(4)给每个水平等级分配分值(5)检查、测试、修改量规,量规范例-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3.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P150(3)设置合适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表现性评价的类型:限定性表
11、现性评价 拓展性表现性评价,限定性表现性评价 限定性表现性评价通常考察学生对非常具体、有限的技能的掌握,评价任务大多为结构良好的限定性任务例:用键盘尽量快速、准确地输入一段规定的文字按照明确的要求给一段文本设置格式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明确的要求用作图软件绘制一幅图片,拓展性表现性评价 拓展性表现性评价侧重在考察学生对有大量具体技能组合而成的综合性操作能力或解决复杂的真实任务的能力,所需要的评价任务大多为更综合、结构化较差的操作性任务。例:搜集某个主题的材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作主题网站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处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以支持或反驳某种观点,或发现其中的规律。案例 P151,3
12、.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P153(4)收集评价信息,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收集评价信息的途径:现场观察档案袋,3.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P153(1)确定结构全面、具体可行的评价目标(2)根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标准、制定评价量规(3)设置合适的表现性评价任务(4)收集评价信息,分析得出评价结论,4.档案袋评价,学习档案(档案袋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是按一定目的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整套材料(学生信息、学习记录、学习成果、评价反思)。,4.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的特征:P153(1)档案袋中材料的收集和选择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要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学业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