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ppt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解决途径逆向选择模型价格作为质量信号的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号甄别模型,2,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解决途径,3,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解决途径,4,逆向选择的解决途径:信号传递:市场上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通过他们可观察的行为将 其不可观察的信息传递给信息较少的一方,从而形成市场交易机 会的行为。例如卖车的承诺保修,表明其车质量好,否则不敢承 诺;接受教育的人向雇主显示自己的能力高。信号甄别:由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通过设计机制区别或甄别拥有 信息较多一方信息的行为。例如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提供不同的合 同选择,投保人根
2、据自己的特征选择合同;厂商用非线性价格区 别具有不同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声誉机制:品牌效应 政府规制:市场准入、政府批准、认证机构。,5,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解决途径价格作为质量信号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号甄别模型旧车市场的均衡解,逆向选择模型,逆向选择模型,阿克洛夫1970年在经济学季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建立了二手车市场的逆向选择模型,指出在二手车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主和卖主有关车的质量 信息的不对称,卖主知道车的真实质量,而买主不知道,只知道车 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依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质量高于 平均水平的卖主就会退
3、出市场,结果使市场出售的二手车质量下降,买主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车退出市场,如 此等等。在均衡状态下,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在极端情况下,市 场可能消失。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研究的先河,奠定了他在 信息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因此与斯宾塞、斯蒂格利茨获得2001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给更多的学者在柠檬市场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逆 向选择理论提供了发展方向。,6,逆向选择模型买主的决策,假定市场上有两群人:卖主,称为集团1,集团1中每个人都拥有一 辆二手车;潜在的买主,称为集团2。集团2每一个潜在的买主的效 用函数为:上式为线性效用函数,表明潜在的买主是风险中立者。M表示
4、二手 车以外的消费,q表示质量,n表示购买旧车的数量,假定n取1(买)或0(不买)。每个潜在买主面临的预算约束:其中,y2表示每个潜在买主的收入,p表示二手车价格。假定二手车 以外商品的价格为1。由于信息不对称,二手车的价格为单一价格。,7,逆向选择模型买主的决策,由于买主事前并不知道二手车的质量,购买决策具有不确定性。其购买决策依赖于期望效用函数:假定买主从统计与其他信息渠道知道二手车市场的平均质量是,。将式(2)代入(3),得 买主依据上式做出决策。当且仅当 潜在的买主才会购买二手车。,8,逆向选择模型卖主的决策,二手车的卖主也依据自己的效用函数做出决策。假定其效用函数为:预算约束:如果信
5、息是对称的,二手车的交易会达到双赢的结果;但由于信息 的不对称,使帕累托最优的交易无法实现,极端情况下,甚至使市 场交易不存在。二手车的质量对卖主而言是确定的,其决策取决于式(6)。将(7)代入(6),得 当且仅当 时,卖主选择不卖(n=1)会增加其效用;而当且仅 当 时,卖主才会出售(n=0)二手车。卖主出售二手车的必要 条件:,9,逆向选择模型逆向选择的发生,阿克洛夫假定q在【0,2】上服从均匀分布,则质量最差的车(q=0)与质量最好的车(q=2)的概率皆50%。当买主了解二手车的质量分布后,则推断=1,其愿意支付的最高 价格为。一旦买主给出二手车的最高买入价,卖主只有当 时,才会 出售自
6、己的车。于是,二手车质量的分布会从(10)退化为(11)这种退化即为逆向选择。二手车质量的原始分布为【0,2】,但由 于信息不对称,买主只能根据=1来决定p,则 的卖主就会 退出市场,因此剩下的二手车质量分布只能在【0,】之间,这 是第一次逆向选择。,10,11,逆向选择模型逆向选择的发生,在第二次交易回合中,买主根据q在【0,】上服从均匀分布的信 息,推知(2)=0.75,由(5)可知:一旦买主给出了这一价格,则二手车质量 的卖主又会退出市场,q的分布进一步退化为:这一逆向选择过程不断发生,高质量的车逐渐被排挤出市场,二手 车的平均质量日益降低。二手车市场的变化如图1所示。,12,图1 二手
7、车市场的变化,逆向选择模型市场均衡,13,这一逆向选择过程会无止境?买主是根据公式(5)决定买入价:二手车市场车的平均质量是卖主根据买主的出价p而出售车的行 为来决定的,即p的给出实际上参与了的决定过程。由于 的 好车会退出市场,每一次交易后,二手车的质量均值为:如果将(13)式代入(5)式,则p没有正值解,只有p=0才是均衡 解。p=0,意味着q=0,=0,即最后没有交易,市场彻底萎缩。,逆向选择模型市场均衡,14,如果二手车的质量信息是公开的,不会发生与p之间的恶性循环。对于任何一辆二手车i,买主的购买的充分条件是:卖主出售的充分条件:只有p满足:则买卖双方都会有净收益,市场会有效率地进行
8、交易。,逆向选择模型结论,15,阿克洛夫建立的二手车(柠檬)市场模型,得出三个重要结论:在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同种商品的质量依赖于价格。这是“便宜没好货”的标准经济学解释;非对称信息导致市场上买主和卖主的数量要比完全信息结构 下少得多,甚至非常少,因而交易市场的运行是低效率的;逆向选择可能导致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16,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解决途径逆向选择模型jia信号传递模型信号甄别模型旧车市场的均衡解,价格作为质量信号的模型,17,价格作为质量信号的模型,一般而言,如果交易只有一期,则供货商往往会做一锤子买卖,没 有动力改进商品或服务质量。萨洛普(1977)“The
9、noisy monopolist:imperfect information,price dispersion and price discrimination”、萨洛普和斯蒂 格利茨(1977)“Bargains and ripoffs:a model of monopolisticablly competitive price dispersion”在经济研究 评论上发表的两篇论文发现,即使在一期内,也有可能存在改进质 量的机制。该机制为:在同一时期内,消费者拥有同一商品的信息不 均匀,有的了解商品的质量,有的则无任何信息,通过有信息的消费 者对无信息的消费者发出正的外部性,可迫使垄断者改
10、进商品质量。,18,价格作为质量信号的模型,假设在一时期内,有a部分的消费者完全获知了商品的信息,a为外 生变量。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为:其中,表示消费者的偏好强度;s=1或s=0,若s=1,表示质优,则 生产成本c10;若s=0,表示质次,则生产成本c0(0,1)。假 定c1,表示质优商品是社会需要的。对于a部分消费者而言,当s=1时,愿意支付p=的价格去购买;若 s=0,则不会购买。即a部分消费者只有当他们知道s=1时才购买。而(1-a)部分消费者,只有当他们购买后才知道商品的质量。假定垄断者的索价p【0,】,若a部分消费者购买,则商品一定 是质优品,成本c=c1,垄断者从a群体获得利润为a(
11、p1-c1)。,19,价格作为质量信号的模型,如果a部分的消费者购买了,(1-a)部分的消费者会不会购买?假定(1-a)部分的消费者不会购买,垄断者面临的需求仅仅来自于 a部分消费者。只要pc1,垄断者的最优选择是提供质优品,否则 无人购买。既然垄断者一定提供质优品,则没有信息的(1-a)部分消费者应该 预期商品质量为优才符合逻辑,因而他们应该购买,与假定相矛盾。假定(1-a)部分消费者也会购买。垄断者利润为:或 当且仅当,20,价格作为质量信号的模型,从 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只有当价格足够高时,垄断者才有动力改进质量。当价格高时,垄断者 提供次质品的机会成本很高,降低了垄断者提供次质品的吸引力
12、。从这种 意义上讲,当社会上存在a部分拥有信息的消费者时,对无信息的消费者 而言,价格高就是质优的信号。在均衡状态,垄断者索价可达p=上限,代入(4)式,可得(5)式说明,如果消费者偏好强度大、有信息的消费者比重高,垄断者一 定提供质优品。如果a越高,垄断者提供质优品的动力就越大。这说明提高消费者对商品信息 的普及率,能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提高a的比重,不仅有利于a部分消费 者,而且有利于全体消费者,这就是a的正外部性。,21,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解决途径逆向选择模型价格作为质量信号的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号甄别模型旧车市场的均衡解,信号传递模型,22,信号传递
13、文凭信号模型(劳动市场模型),阿克洛夫探讨了当市场参与人仅仅知道所交易商品的质量分布,而 不知道其确切质量时市场将会萎缩甚至崩溃的机理,开创了逆向选 择研究的先河。现实生活中,逆向选择现象普遍存在,而市场却依然有效,原因何 在?在阿克洛夫研究的基础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斯宾塞1973 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著名论文“劳动市场的信号传递”、1974年出版专著市场信号传递:雇佣及相关程序的信息结构中 试图解释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竞争性劳动市场中,具有较高才能 的劳动者可以通过采取某些有成本的行为进行信号传递,由此解决 劳动力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斯宾塞因此成为信号传递理论的奠基 人,并获得200
14、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文凭信号模型劳动市场的市场信号,23,市场信号:是由斯宾塞首先提出。他指出在某些市场,卖方向买 方发出传递产品质量信息的信号。在大多数劳动力市场上,当雇主雇佣新人时,对其生产能力一无 所知,只有在工人被雇佣并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了解这些。为什么雇主不先雇佣工人,看他们的表现如何,然后解雇那些 生产率低的人呢?原因:代价很高。在许多国家,要解雇工作几个月以上的人是非常困难的。劳动法 许多岗位在6个月以内不可能达到充分的生产能力,需要在岗培训。厂商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雇主在雇人之前能够考察哪些特征来获得求职者生产率的信息?潜在的雇员能不能传递他们的生产率信息呢?,文凭信号
15、模型劳动市场的市场信号,24,在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等于边际生产力。但雇主不能事前直接观察到求 职者的实际生产能力,他所能看到的是包括教育、工作履历、种族、性别等个人资料,雇主只能根据这些资料对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做出判 断。斯宾塞将求职者的个人特性区分为两类:指标:在构成求职者形象的个人特性中,那些看得见的不变的特性。例如性 别、种族。有些特性,例如年龄虽然在变化,但个人无法控制,也属指标。信号:在构成求职者形象的个人特性中,将个人能够控制的看得见的特性称 为信号。例如受教育程度。求职者无法改变自身的指标,但可以控制和改变信号。但调整信号是 有成本的,即信号成本(教育成本)。信号成本:不仅包括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不对称 逆向 选择 信号 博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