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绪论.ppt
《作物育种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绪论.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物育种学,绪论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作物育种学的内容和主要育种方法作物育种的成就与未来,7%的耕地面积25%的粮食总产22%的人口食粮粮食安全问题非常突出人口增长耕地刚性减少生活水平提高出路:依靠科技进步(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提高),提高单产和总产,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一、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现有的各种作物都是从野生植物演变而来的,演变发展的过程称为进化过程。,普通野生稻,栽培水稻,一、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变异:子代与亲代不同遗传:子代与亲代相同或相似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自然进化: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生物适应的需要。人工进化:人
2、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适应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作物育种就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现代的作物品种是在自然选择基础上的人工选择,是人工进化的产物。,二、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定义:研究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及其繁殖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2、任务:选育作物优良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生产又多又好的优质种子(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二、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作物品种的概念1、定义: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选育的植物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和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又与其它群体有所区别;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抗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
3、产的要求。2、内涵:新颖性、特异性、稳定性、一致性、经济性、适应性。即:DUS:Distinction,Uniformity,Stability VCU:Value for Cultivated Use,二、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3、特点:是人工进化的产物不是植物学分类单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品种的利用具有地区适应性品种的利用有时间性。,二、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作物品种的类型1、按起源分:农家品种改良品种2、按遗传特点分: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连续多代自交+选择。基因型纯合。杂交种品种:利用F1的杂种优势。基因型高度杂合。群体品种:遗传基础比较复杂,类型较多。包括;异交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和综
4、合品种以及自交作物的杂交合成品种和多系品种。无性系品种:无性繁殖植物的品种。基因型由母本决定,表型与母本相同。,二、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作物优良品种的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作物优良品种的根本作用。年份 产量(t/hm2)平均年递增率英国小麦 1750 1 1850 1.7 0.53 1950 2.7 0.46 1990 7 2.30我国水稻 1950 1.9 2000 6.23 2.6 小麦 1949 0.64 1996 3.93 3.83 近代作物增产速度明显加快。增产因素:品种改良(育种)+栽培技术改进。,二、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品种改良与栽培技术改进对作物增产的贡献 遗传学著名公式
5、 P G E GE表现型 基因型 环境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产量 品 种 栽培 良种+良法品质等(内因)(外因),二、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作物育种和栽培对作物产量提高的都很重要,但贡献率在变化:过去 栽培育种 现在 约各占50 未来 育种栽培 原因:现代育种水平提高很快,如生物技术的应用 栽培技术提高相对较难:病虫草防治、施肥等栽培措施已经基本完善 这些技术本身也在被作物育种所取代:如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品种培育,二、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作物优良品种的作用2、改进产品品质3、增强抗病(生物)、抗逆性(环境),保持稳产4、扩大栽培区域(生育期缩短、抗逆性增强等)5、适应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物 育种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