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解读.ppt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解读.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解 读,主要内容,一、前言二、总则三、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规定四、监督管理五、罚则规定六、附则,前 言,暂行规定是企业履行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和政府部门依法开展监管的重要依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3号令),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暂行规定全面规定了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和各级安监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了违法行为的具体罚则。,前 言,暂行规定是企业履行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和政府部门依法开展监管的重要依据。暂行规定共五章,56条。第一章 总则 1-7条;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8-36条;第三章 监督管理
2、37-44条;第四章 罚则 45-53条;第五章 附则 54-56条。,基本概念,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职业禁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常见职业危害因素,(1)粉尘类:矽尘、煤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等。可能导致尘肺。(2)化学物
3、质类: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三氯乙烯、甲醛、氨、光气、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磷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等。可能导致职业性中毒、化学灼伤、白血病、癌症、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等。(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低温、电弧光,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等。可能导致噪声聋、中暑、冻伤、烫伤、眼部灼伤、手臂振动病等。(4)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钴60、镭、x线、同位素、电磁波等。可能导致放射性疾病。(5)生物因素:病菌、病毒等。可能导致相关的职业病。(6)其他因素,一、总则,(一)目的(二)依据(三)适用范围(四)监管职责和权限(五)几条原则,一、总则,(一)目的 为了加强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
4、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强化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一、总则,(二)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一、总则,(三)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除煤矿企业以外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两大主要对象),一、总则,(四)监管责任和权限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
5、域内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总则,(五)几条原则企业是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的原则(第四条)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依规服务原则(第六条)社会群众监督举报原则。(第七条),企业是责任主体原则,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技术服务机构依法合规提供服务的原则,第六条规定,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执业准则,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服务。,鼓励社会监督举报的原则,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生产经营
6、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和职业危害事故。安监部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实行举报奖励制度。,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暂行规定第二章详细规定和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四方面,共14条内容。(一)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要求:4条(二)作业现场管理要求:2条(三)对员工健康的保护:3条(四)对项目、设备设施和物料的要求:5条,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一)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要求,企业设置机构,配备人员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接受专门知识的教育培训企业对员工开展培训教育企业建立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10项制度和规程,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一)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
7、体系要求,企业应当设置机构,配备人员 第八条规定: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一)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要求,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知识的教育培训 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一)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要求,企业要对员工开展培训教育 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上
8、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一)对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要求,企业要建立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10(9+1)项制度和规程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制度。,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二)作业现场管理要求,企业完善作业现场的管理对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定期进
9、行检测监测,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二)作业现场管理要求,1、企业应完善作业现场的管理 明确了作业现场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要求 暂行规定第十二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法定要求4+1):(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二)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三)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四)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二)作业现场管理要求,1、企业完善作业现场的管理 明确企业作业现场做到:公示公告职业危害因素 第十八条
10、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二)作业现场管理要求,1、企业要完善作业现场的管理(3)明确作业场所要做到:配备、监督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两项具体内容)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企业要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二、生产
11、经营单位的职责,(二)作业现场管理要求,1、企业要完善作业现场的管理(4)明确作业场所要做到:维护保养防护设施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二)作业现场管理要求,2、必须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定期进行检测监测 第二十一条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监测的结果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作业现场公布、公示监测结果),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二)作业现场管理要求,2、
12、必须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定期进行检测监测(明确数量要求、公示要求和报告要求)第二十二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二)作业现场管理要求,2、对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定期进行检测、监测并及时整改隐患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
13、理,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三)对员工健康的保护,要依法进行劳动合同告知要依法开展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体检)对未成年工、女工和孕妇的特殊保护,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三)对员工健康的保护,1、进行诚信劳动合同告知、履行保险义务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三)对员工健康的保护,2、要依法开展对员工的职业健康
14、监护 第三十一条,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2、要依法开展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第三十一条,(接上),(体检工作“三不得”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三)对员工健康的保护,2
15、、要依法开展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体检)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四)对项目和设备设施和物料的要求,对设备、化学品供货单位提出准确的明示要求要及时申报(变更)职业危害,自觉接受安监检查监督 禁用品规定 鼓励采用先进技术规定,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四)对项目、设备设施和物料的要求,1、对设备、化学品供货单位提出准确明示要求 第二十四条 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
16、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购货单位要严格执行这项制度),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四)对项目和设备设施和物料的要求,1、对设备、化学品供货单位提出明示要求 第二十五条,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四)对项目和设备设施和物料的要求(接上页),第二十五条,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
17、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物品标识。要对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四)对项目和设备设施和物料的要求,2、及时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要求 第13条,要及时、准确申报(变更)职业危害因素,自觉接受安监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不得虚报、瞒报和漏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总局27号令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四)对项目和设备设施和物料的要求 3、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要求。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业 场所 职业 健康 监督管理 暂行规定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7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