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doc
《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学过的统计量知识(平均数、中位数)的比较,认识众数。2.让学生在统计数据、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中理解众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2.通过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求众数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身边处处有数学,体会到知识*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保护视力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
2、平均数三者的区别,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表示。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计算器、学习卡。 教学过程: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培养统计意识 复习导入板书 统计统计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学过关于统计的哪些知识呢?知道统计量吗?我们学过哪些统计量啊?统计量是统计理论中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的变量。 板书 平均数 中位数平均数用来表示什么? 平均水平 所有的 中位数用来表示什么? 一般水平 所处位置二、在数据整理中体验,统计量所表示的意义 同学们说的真好。奖励一下大家(播放视频) 这个节目怎么样?哪里好?动作整齐 身高差不多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学校的五年
3、级准备编排一个集体舞,每班选10人,这是五年(2)班的24位候选同学的身高数据。 (课件出示24个数据)怎样找这十个同学合适呢?用哪个数据做标准呢? 平均数 你就快速的用计算器算出来 中位数 你也快点排列算出来1、提取数据。 寻找10个身高比较接近的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2、分析比较数据。在比较中让学生了解到接近众数的10个数据更加适合于参加集体舞。3、揭示课题: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在统计学上,我们称它为众数。(板书课题)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课件显示)三、在分析比较中体验,提高解题能力1、分析三个统计量的特点。 下列几种情况一般使用什么统计量?(1)五年(1)班有
4、50人,五(2)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应该选取(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2)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3)要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2、了解三个统计量分别与什么有关。四、在练习中体验,学会统计描述。1、(课本第123页做一做) 五(1)班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如下:5.0 4.9 5.3 5.2 4.7 5.2 4.8 5.1 5.3 5.2 4.8 5.0 4.5 5.1 4.9 5.1 4.7 5.0 4.8 5.1 5.0 4.8 4.9 5.
5、1 4.5 5.1 4.6 5.1 4.7 5.1 5.0 5.1 5.1 4.9 5.0 5.1 5.2 5.1 4.6 5.0(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左眼视力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人 数(2)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与众数各是多少?(3)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这个班同学视力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4)视力在4.9及以下为近视了?五(1)班同学的左眼视力如何?你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2、125页完成第4题。学校举办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五(1)班和五(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五(1)班:88 87 88 87 85 96 98 9
6、0 87 91 93 99 87 95 88 92 94 88 87 88 五(2)班:82 86 87 89 94 95 83 96 92 84 93 97 85 98 99 88 91 90 81 80 这两组数据的众数各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有可能没有众数。五、在分析中总结延伸1、畅谈收获。2、布置作业。调查本班同学左右眼的视力,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附板书:众 数平均数 整体水平 所有 中位数 一般水平 位置 众 数 集中情况 次数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2众数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数学、青岛版)一、课标与教材:(20XX年版)P26.没有对众
7、数与中位数具体要求。P26.例38中:要自己的身高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比较理解意义即可,不需要出现“众数”“中位数”等名词。青岛版教材出现了“众数”描叙性概念,教材已超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要求上我们要就高不就低。二、学习目标1.理解众数的概念; 2.理解众中的意义;3.会用众数决解统计中的问题。三、达标检测(1)5、6、8、5、5、3、5、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多少?(2)我校六年级成立了篮球队,准备参加全区的篮球比赛。其中一名队员在市体校训练过投篮特别准。在一次训练中,8名队员10分钟的时间里投中数次如下:20、8、6、8、4、4、8、5 请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你认为衡量我校队员的投篮整体水平用
8、平均数还是众数更合适?四、教学过程(一)设计情境数学老师组织了全班同学1分钟口算比赛,冠军组中的一个同学参加过全国速算培训班,冠军组6位同学每分钟算对的题目数量如下:40、6、6、6、6、7 。冠军组平均数为11.83,远远超过其它组。其它组的同学纷纷有意见,必须把每分钟做对40题的同学去掉再算平均数才对。你认为应该怎么算,为什么?(二)学习设计:1) 学:学习任务:认真读P90至P91,能说出什么是众数的概念。 2) 帮:学生相互提问。3) 理:理出概念的关键词。回归情境理出众数的意义。 4) 练: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学会找众数,根据情况在练中理)。 5) 练:自主练习中的25题。 6)
9、 达标检测:数学大王争霸赛姓名:(1)5、6、8、5、5、3、5、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多少?(2)我校六年级成立了篮球队,准备参加全区的篮球比赛。其中一名队员在市体校训练过,投篮特别准。在一次训练中,8名队员10分钟的时间投中数次如下:20、8、6、8、4、4、8、1 请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你认为衡量我校队员的投篮整体水平用平均数还是众数更合适?数学大王争霸赛姓名:(1)5、6、8、5、5、3、5、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多少?(2)我校六年级成立了篮球队,准备参加全区的篮球比赛。其中一名队员在市体校训练过,投篮特别准。在一次训练中,8名队员10分钟的时间投中数次如下:20、8、6、8、4、4、8、1
10、 请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你认为衡量我校队员的投篮整体水平用平均数还是众数更合适?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3厚德学校 王昉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 的众数。能够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理解众数的意义和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和中位数 见课件二、出示目标出示、齐读三、独立学习自学内容:课件出示课本例1已知条件和问题。 自学提示一: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自学时间:6分钟四、展示、分
11、组讨论:8分钟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之后小组讨论出一个大家认同的方案,思考并讨论为什么?答案统一后,选一代表在全班发言,给优秀小组加分。五、师生总结1、总结中位数的意义和特点。2、分析总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对于作为数据代表的不同。平均数应用比较广泛,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容易受较大和较小数据的影响;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排序中处于中间位置,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可靠性比较差;众数着眼于对各个数据出现频率的考察,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其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较大变化,而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较多,此时用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12、比较合适。六、练习、对改 6分钟内容:第123页“做一做” 要求:1、细致批改,发现问题。改后统计错误有几处,写在作业后面。3、在小组内统计做题情况,给前三名分别加5、4、3分。七、堂清、对改 8分钟内容:见课件统计各组全对情况,给前三名分别加5、4、3分,有错误的同学利用课间立即请教并纠正。八、盘点收获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缺失?九、统计各小组得分,表扬优秀小组。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4五年级下册众数教学设计高良乡鲁古完小 柏云斌20XX年5月9日【教材分析】众数是统计与概率领域新增的教学内容,它和平均数、中位数一样都是一种统计量,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在统
13、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教材将这部分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如何根据身高选拔参加集体舞比赛的队员”“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全班同学的视力水平比较合适”等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观察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中,认识另一种统计量众数。在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的同时,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教学目标】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技能,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
14、的意义及作用。【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的相互区别,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利用成语,激趣导入万( )一心 ( )志成城 芸芸( )生 ( )所周知教师:今天这节数学课,要从老师带来的几个成语开始,谁能把他们补充完整?(学生补充)这几个成语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板书:众,你知道它在这些成语中是什么意思吗?(“众”是人多的意思)二、新课1、理解众数的意义。师:阳光小学要举行集体舞比赛了,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大家说选什么条件的合适呢?(学生自由谈想法)为了做到最好,五(2)班班主任先选了20名舞姿比较好的
15、同学。大屏幕出示例1: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1、321、331、441、451、461、461、471、471、481、481、491、501、511、521、521、521、521、521、521、52 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师:如果你是班主任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呢?或者说你认为应该根据什么来确定参赛队员的身高呢?(学生可能会说平均数或中位数比较合适)交流汇报想法后,师说:小林、小平、小明是怎么想的呢?请把课本打开122页,看看书中小林、小明、小平的想法。(122页内容) 师:你认为谁的方案选出来的队员身高更均匀呢?空口说没有说服
16、力,要想让大家心服口服,必须经过验证。我们怎样来验证哪种方案更合理呢?生: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想法各选出10名学生,然后算一算每种方法中最高与最矮的同学身高相差多少,身高最高和最矮相差越小越好。(引导学生算算各种方法选出的最高和最矮的同学之间相差的量进行比较)(小组合作)师:在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它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多数集中情况。我们在统计量中也给它一个名称叫做众数。师:刚才我们给成语所填的“众”表示的是人多,这里的“众”指的是什么多?(数多)数多就是众数,可见我们可以用语文中解词的方法来帮助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我们学过的中位数就可以用这种方法理解,“中间位置的数叫中位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中位数 众数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