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精选.doc
《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精选.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6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2006年是江苏建筑业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的一年。全省建筑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建筑业加快转型,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发展跃上新台阶。主要业绩可以概括为“六个重大突破”:一是建筑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743亿元;二是特级资质企业数量取得重大突破,由2005年的11家发展到29家,比上年增加163%;三是高端市场拓展取得重大突破,相继进入特大型港口、地铁、隧道等工程建设领域,成功实践了BOT、BOOT、BOO等经营模式;四是建筑外经取得重
2、大突破,完成营业额43.54亿美元,经营方式逐步从劳务分包发展到重大工程项目的总承包,经营范围逐步从施工领域扩大到投资领域;五是省属建筑企业改革改制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3家省属企业的改制任务;六是建筑业质量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全省建筑业2006年共获得“鲁班奖”16项,这不仅刷新了江苏历史记录,而且开创了自“鲁班奖”评审以来一个省获奖最多的全国纪录。 一、全省建筑业发展概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大幅提升(一)2006年江苏建筑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建筑业总产值达到5743亿元,同比增长23.88%;2、企业营业额6351亿元,同比增长23.82%;3、年末从业人员397万人,同比增长11
3、.93%;4、全行业实现利润17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39亿元,同比均增长40%以上;5、技术装备率12297元/人,同比增长0.21%;6、劳动生产率132062元/人,同比增长5.15%;7、人均劳动报酬20606元/人,同比增长27.1%。(二)在全国同行业中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强2006年,在全国建筑行业中,江苏以占10%左右的从业人员完成了12%左右的产值总量,进一步强化了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先地位。“江苏建筑铁军”的品牌优势、行业和企业内部的管理优势、开拓市场的企业集群优势均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三)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大在一些县、乡,建筑业成为财政收入的支柱之一。全省建筑业现
4、有从业人员中,85%来自农村,达337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农民从建筑业获得的收入约占全省农民纯收入的24.80%,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二、市、县建筑业主要情况扬己所长超越自我,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全省区域建筑经济协调发展,各市、县善于扬己所长,勇于超越自我。苏中南通、扬州、泰州3市继续发挥施工总承包强势地位的优势,大力开拓省内外市场。苏中3市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463亿元,占全省的4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在省外完成的产值达到1296亿元,占全省的63%,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苏北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5市建筑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建筑业总产值平均增长幅度
5、达到36%,其中宿迁市比上年增长59%,淮安市比上年增长54%,徐州市比上年增长45%。苏北5市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省19%,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苏南建筑业继续发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效益得到明显提升,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市完成的产值占全省的38%,取得的利润却占了全省的41%。市县建筑经济延续竞相发展态势。全省13个省辖市建筑业总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南京、苏州、南通、扬州、泰州5市超过500亿元,其中,南通市首次超过1000亿元大关,达到1254亿元。县级建筑经济中,通州、海门、如皋、海安、启东、武进、姜堰、江都、泰兴、宜兴、溧阳等11个县(市、区)建筑企业营
6、业额超过100亿元,通州市继2005年突破200亿元大关后,2006年再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8亿元。有51个县(市、区)建筑业利税总额超亿元,比上年增加7个,其中,海门、通州、启东均超过10亿元。三、建筑企业基本情况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产业层次得到提升全省新增建筑业企业1858家,比上年增长17%,总数达12654家。由于加大了对能够进入高端市场、产生高附加值的专业企业和能够填补我省空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企业的扶持力度,因而高等级资质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全省建筑业特级企业由11家增加到29家,一年增加18家,这是企业资质就位以来增加最多最快的一年,使全省特级资质企业数量走在了全国前列。一
7、级企业由2005年的406家增加到470家。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使全省龙头企业集群进一步壮大,资源要素进一步集中。特、一级企业占全省建筑企业的总数不到4%,完成产值达到50%。企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1077家,比上年增加100多家;其中,超10亿元74家,超20亿元34家,超50亿元10家,都比上年有所增加;特别是营业额超100亿元的企业集团,从2005年的1家增加到5家,分别是:南通二建、南通三建、南通四建、苏中建设和江苏一建。四、国内市场拓展情况积极开展工程总承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建筑业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市场占有率。2
8、006年江苏建筑企业在省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8%,市场占有率达三分之二。与此同时,全省共有117万人出省施工,完成省外施工产值2041亿元,同比增长25.92%。江苏建筑企业在河北、山西、内蒙、辽宁、黑龙江、浙江、陕西等13个省、市、区的施工产值突破50亿元,其中,在天津、安徽的施工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山东、广东的施工产值突破150亿元,分别增长20.12%和17.22%;在北京、上海的施工产值均突破300亿元,分别增长14.80%和16.41%。2006年出省施工增长最快的是在福建省,增速达138.89%。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调整结构,完善功能,积极开展工程总
9、承包业务,有效拓展了市场空间。全省总承包企业占建筑企业总数的30%,完成的产值占84%。南通五建、通州建总参与上海小洋山特大型港口建设;中南集团通过兼并北京城建五公司,参与承接了科技含量高、利润空间大的地铁、隧道工程;无锡王兴幕墙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层单元呼吸式幕墙、宜兴沪宁钢机公司大跨度钢结构产品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一批建筑企业进行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多元经营,相继进入房地产业,有的还涉足教育、能源、服务等领域,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全省建筑企业多元化经营产值达427亿元,比2005年增长71%。五、建筑外经情况大型项目明显增多,形势发展振奋人心2006年,全省境外新签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
10、咨询合同额46.8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3%;完成营业额43.54亿美元,同比增长36.18%;新派47882人次,同比增长8.42%;期末在外人数112421人,同比增长12.11%。其中,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2.6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7.65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12%和49.94%。2006年全省建筑企业在1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业务,其中完成营业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国家或地区有5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个。在沙特、日本、新加坡、孟加拉、阿联酋、尼日利亚、俄罗斯、苏丹、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科威特、柬埔寨等20个国家或地区完成的营业额超过了5000万美元。江苏建筑企
11、业在国际市场承包的大型工程项目明显增多,建筑外经营业额超亿美元企业明显增多,最高的达到5亿美元。中江公司在委内瑞拉签订的一个项目合同额就近2亿美元;江苏一建在阿联酋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工程;江宁江宇集团在尼日利亚投资开发面积150平方公里的自由贸易区;中南集团在中东地区签订了1亿美元的大型工程项目;江苏建工集团与安哥拉商谈20亿美元的机场建设合同,已签订一期工程总承包合同40亿人民币,约合5亿美元。六、建筑业改革改制情况全面推进重点突出,发展活力得到增强各地围绕优化股权设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目标,将建筑业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苏州金螳螂建筑
12、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20日在深圳股票交易所挂牌,成为全国建筑装饰业和江苏建筑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在全面推进面上改革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重点完成了省建设厅、省建管局直属3大公司的改制任务,使长期困扰省政府、省建设厅、省建管局的难题得以解决。尤其是省机械化施工公司的改制成功,不仅一举扭转了近20年的经营停滞、企业亏损、职工上访不断的局面,而且为全省建筑业的改革改制积累了经验。七、建筑业质量和安全生产情况双双取得显著成绩,促成行业和谐发展2006年,通过深入开展质量创优评先活动和推广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的做法,全省建筑业质量取得新突破。共获得鲁班奖16项,占全国获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建筑业 发展 报告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