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精选.doc
《区科技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科技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精选.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科技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一、XX区“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科技部门的指导下,XX区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科技进步与创新之路,成功应对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地区经济发展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成效突出;和谐咸安有序推进,是改革开放以来咸安发展最好最快、社会民生改善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
2、之一。1、我区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十一五”期间,我区共获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6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51个,共争取无偿资金1660万元,立项数目不仅居全市之首,在全省县(市、区)也名列前十名。组织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154项,投入科技项目资金5512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新增产值34.5亿元,利税8.7亿元;共推广科技成果106项,引进消化新技术125项,开发科技新产品198个。累计申请专利615件,授权专利326件。20-20年度和20-20年度,我区科技进步工作均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考核;20年成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区;20年、20年连续两年获省科技工作考评先进单位;20年被中国
3、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获全省科技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科普工作先进单位。2、工农业领域科技进步成效显著(1)应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完成技改项目83项,完成投资30亿元,其中,高技术起点的项目和投入占到一半以上。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科技项目36项,投入科技经费756万元,带动企业投入1.07亿元。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解决技术难题126个,其中共性关键技术难题28个;开发新产品84个、新技术及新工艺32项;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68项,可新增产值10.4亿元、利税1.63亿元。(2)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20.83%
4、,比20年的11.41%增加9.42%。全区有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企业21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亿元的企业7家,华宁公司、华博三六公司纳入“XX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企业。(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吸收、示范和推广,共开发和推广农业新技术近100项、新模式60项、新品种83种,有30项农业科技新成果得到生产性推广应用。水稻优质率达到了90%,油菜双低化率达到100%,水产品优质率达到60%;绿色农业发展较快,全区无公害蔬菜、有机水果、有机茶叶种植面积由零起步达到1万亩。设施农业稳步发展
5、,大棚蔬菜种植、工厂化养猪、设施渔业养殖初具规模。培育了10家较大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10家农业重点科技示范户,建设了20个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高支苎麻种植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纳入全省一百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巨宁公司、贺胜温氏公司、川玉茶业公司等三家企业纳入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速度加快(1)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先后关停了21 家苎麻小脱胶厂、7 家小造纸厂、6 家小钢厂、5家小炼油厂、2家小钒厂。我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有了明显降低,年实现cod 减排1981.74 吨,so2 减排685.4 吨,单位gdp能耗1.34吨?标煤/万元,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
6、合能耗降低5.63%。(2)社会信息化建设。科技信息化建设形成体系,“咸安科技网”已经成为全区科技信息资源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防灾减灾、社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通过应用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提高了预报、预警、防御、控制能力。4、科技进步宏观环境不断优化(1)科技政策完善配套。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激励创新、推进产业化、资助专利申请、重奖科技人才等重大科技政策文件20余件,有效地改善了科技进步的软环境。(2)科学技术支出经费大幅增长。科学技术支出1360万元,比20年490万元增加870万元,增长177.6%,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18%,达到科技部要求。(3)科技管理得到加强。区、
7、乡、村三级构建了科技组织网络,14个乡镇办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科技助理员,村级建立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村委副主任兼任。全区科技管理体系健全,职能明确,在科教兴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4)区级项目管理规范。实行实地调研、专家评审、部门会商报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对启动的项目,坚持全程服务、全程监控,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实施进度。项目完成后,做好项目总结、验收、评价和科技进步奖推荐、申报、评定和奖励工作,有效地提高了科技计划项目的运作质量。(5)科技服务形成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区级15个,企业与高校共建技术中心3个。建立了2个博士后产业基地、3个硕士实习点、14个区级科
8、技成果转化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以10个专业性示范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服务体系。全区知识产权管理及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企业专利示范工作取得成效,汇美达公司被纳入第四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年,我区被批准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区按照“区、乡、村、企”四位一体的布局,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区科技服务指挥中心、已建7个乡镇服务中心、10个龙头企业服务站、24个村级服务点,基本形成以区级“农业科技110”指挥中心为核心,以乡镇办场服务中心为主体,以协会、基地、企业、行政村服务站(点)为依托,以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为支撑的“网络系统化、信息最新化、传
9、播快速化、服务多样化、投入多元化”的现代农村科技110服务体系。我区农村科技110服务体系被省科技厅领导誉为“咸安模式”在全省推广。(6)科技素质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区精心组织了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连年获省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XX省优秀组织奖;广泛开展了 “科教进社区”活动和“科学素质”工程,咸安科协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科技素质。二、20年XX区科技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20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科技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制订的重要职能工作目标,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基层
10、服务,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1、推进产学研合作。为了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服务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科技局会同财政局编制了XX区产学研专项计划申报指南,在全区实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平台专项计划,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使科技资源优势与企业发展的深度结合,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咸安方面的作用。20年,通过科技局牵线搭桥,促成区内XX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关系,全面推进应用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充分对接。通过产学研合作,我区已建成XX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省级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局 十一 工作总结 十二 工作规划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