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政管理研究生.ppt
《企业行政管理研究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行政管理研究生.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行政管理,基本参考书目,1、公司治理教程 李维安 武立东 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2、公司治理 陈文浩 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卷)盛洪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4、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张维迎 著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相关阅读:1、企业史 如: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命 2、家族企业研究 如:中国家族企业研究 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内容提要:一、企业行政管理概述 二、企业组织形式的历史性转型 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设置 四、企业行政控制的基本模式 五、管理者的特征分析 六、办公管理及事务管理(自
2、学),专题一、企业行政管理概述一、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 1、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的概念(1)企业治理探讨企业是如何出现和存在的,其基础是什么?如何完善?等等。它面对的问题主要包括:什么样的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企业制度、采用何种筹资基础、企业为什么而存在,等等。涉及的问题主要属于企业的基础性范畴。(2)企业管理探讨已经存在的企业如何经营和运作的问题,内容主要包括技术、资金、生产、库存、销售、时间规划、经营信息、人力资源等问题。涉及的问题主要属于企业的具体行为范畴。,二、企业治理分析举例 1、企业法律、经济和制度的关系(1)科斯第一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界定可以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释例:牧牛者和种麦者的冲突和调解(2)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界定无法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企业的法律制度将影响企业间如何实现资源的配置。(这意味着,制度具有经济价值)释例:养蜂者和果园种植者的法律关系 课外阅读:科斯:社会成本问题,2、市场、技术、企业与企业行政管理 要点:1)市场配置资源的特征:通过价格机制进行。2)企业内部配置资源的特征:通过行政手段进 行。3)市场构成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场 所。企业的最初成因源自技术和劳动协作的 要求,其后由市场竞争成本规律导致规模的 收缩或扩张。其基本规律可概括为:通过用 内部行政机制代替市场价格机制,达到降低
4、 交易成本的目的。,4)综上所述,企业与市场的对比特征恰在于其行 政手段的运用。5)行政手段的突出特征:通过命令和等级达致秩 序的建立。6)企业的行政手段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一旦价 格机制更能节约成本,企业将把这部分工作交 由市场完成。这是企业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区别。(注:公共行政要贯彻政治意志,不是价格机 制的替代)。7)企业行政必须服务于利润最大化,利润只能从 市场获取,因此,比之于公共行政,企业行政 所受到的约束要更为客观和充分。8)企业行政管理也必将导致企业内部的官僚制。课外阅读:科斯:企业的性质,三、广义和狭义企业行政管理 1、广义企业行政管理 贯穿在企业治理和管理过程中,直接以等级
5、和命令为基础的管理设置和行为。它包括企业的 等级制、人员身份设计、领导权配置、事务性管 理,等等。本科程讲述的为广义企业行政管理。2、狭义企业行政管理 贯穿在企业治理和管理过程中,直接以等级 和命令为基础的日常事务性管理。它包括在广义 企业行政管理中。,四、企业性质的进一步分析,现代基本观点1:企业是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现代基本观点2:当劳动交易效率高于中间产品交易 效率时,企业的角色就是用劳动市 场代替产品市场,进行分工协调组 织。,四、企业交易成本性质的进一步分析 1、传统古典经济学:企业是“黑箱”2、科斯的观点:1)利用价格机制有成本;2)企业用一个契约代替一系列契约;3)企业内部组织生
6、产同样有成本;4)当企业组织生产的费用等于在市场价格机制中组织生产时,企业规模达到稳定。3、张五常的观点:企业并不替代市场,只是生产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4、巴泽尔的观点:企业可以减少市场的价格“扭曲”,方法是通过改变合约的类型,但不是取消合约,不是与市场截然分开。5、古典经济学的间接定价观点:当劳动交易效率高于中间产品交易效率时,企业的角色就是用劳动力市场代替产品市场,进行分工协调组织。,企业交易成本分析小结:,1、侧重于成本效率的经济分析(与人无关),缺乏管理分析(与人有关)。2、只提供企业制度的宏观框架,缺乏微观细节。3、无法回答不同企业间的差异性问题:为什么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
7、效率?为什么在古典企业中,投资者主要通过剩余索 取权获得收益,而受聘人员通过支取薪金获得报 酬?为什么古典企业要演化成现代企业?要克服上述不足,必须把企业的实际历史演化和管理的合理治理基础分析纳入企业的基础分析中来。,专题二、企业组织形式的历史性转型一、家族企业 1、家族企业的特点(1)以家长为核心,家庭成员为骨干,所有 权和经营权合一;(2)从社会伦常规则转化出人际管理规则;如:父子关系、家庭内外关系、亲情关系,等等。(3)以家庭成员之间的忠诚为基础纽带;对比:忠诚和信用的区别(释例:晋商的兴衰)(4)家庭成员间利益完全共享;(5)低管理成本;(6)稳定性高度依赖创业家长。,2、多家庭家族企
8、业的特点(1)以多个家庭共同出资创办,但参与的家庭 数目一般不会太多,且所有权和经营权合 一;(2)共同管理,分工合作;(3)常以协商代替规则;(4)稳定性低于家庭企业;(5)收益分成。3、家族企业的扩展 1、以家庭为原核通过亲疏关系渐次向外扩展,扩展路径一般为:“血缘 因缘 认缘(如:干亲、结拜)地缘 学缘 业缘 关系缘”,具体如下图。,家庭 亲戚 同乡 同学 朋友 2、最终划分为家族核心成员和外来成员两大类型。3、达到一定的资金和规模限度后,一般难以按“亲 疏模式”有效扩展。4、家族企业的优势 1、存在天然的内部管理网络,社会伦常提供现成的 秩序资源;2、高效、强势的决策取向;3、资源运用
9、灵活。,二、18801920年代:美国现代企业转型 1、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催生新的企业形态:(1)机械工业的发展引发汽车等复杂产品的大量 生产,并很快进入家庭消费;(2)铁路运输的普及导致鲜活产品市场的地域扩 展以及大型批发销售的可能;(3)化学工业导致产品原材料供应链延伸;(4)等等。这些因素导致:1)企业资金规模超出单个家族的支付能力;2)异地企业代理成为应变的良策;3)异地企业代理把代理人制度引入传统企业;4)大型化和专门化要求企业的专业人事参与管理;5)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6)等级制成为支配企业管理秩序的必要形态。,2、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Jr.)的实证研究 结论
10、企业的历史性转型 通过对18801920年代美国企业变迁的分析,得出以下八点结论:(1)现代多单位的复杂工商企业取代传统小企业的出现时机是: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并且,此种协调所造成的节约,比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的节约大得多;(2)在企业中把许多营业单位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直到企业内部建立起科层制后才能实现;(3)在技术没有造成产出的急剧增加、市场依然小而专的领域中,现代工商企业出现较晚;,(4)企业中的科层制一旦形成,就变成了权力和持续发展的源泉;(5)企业中的支薪经理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技术化和职业化;(6)当多单位工商企业在规模和经营多样化
11、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企业的管理就会和它的所有权分离;(7)在作出管理决策时,职业经理人员宁愿选择能促使企业长期稳定和发展的政策,而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8)随着大企业的成长以及对主要经济部门的支配,整个经济的结构开始改变。,相关问题:1、此前的企业状况如何?为何英国的现代企业 转型晚于美国?2、对比:西方公务员制度建立之前和之后的状 况。3、企业内部稳定性的基础是什么?4、如何理解科层制?,小结:1、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首先是规模和秩序资源的转型;要点:(1)家族企业的管理秩序由血缘文化等 级秩序的无意识借用得以建立,它 与家族利益制度吻合;(2)现代企业的秩序由行政等级制提 供,最初
12、与伴生的人为利益制度吻 合,但企业的利益制度只能与利润 获取相一致,是独立的;2、当人为利益观念或利润形成机制发生根本改变时,企业行政等级制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也会随之改变;,专题三、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设置一、现代企业概观 1、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2、筹资方式灵活多样:股份制、企业债券等 释例:普通股和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 3、所有权可以十分分散,通过股东大会、董事 会、监事会实现企业产权决策和监督;4、股东大会一般行使年度性权利,董事会行使 过程性决策权,监事会代表全体股东对董事 会决策过程进行监督。释例:股东大会的参会股东表决制和分类表 决制 5、经理层通过行政等级制支配日常经营过程;6、企业
13、产权交易便利。,二、职系、职级和职等的划分,1、职系 指按某一工作性质构成的职位集合体。如:技术、经济、营销等类型的职位集合体,等等。2、职级 指同一工作序列中职位的上下关系,用于明确职位的相对位置(指挥谁?被谁指挥?等等)。如:财务部门中的经理、主管、组长、普通工作人员之间的相对关系。3、职等 指不同工作序列中职位之间的比较关系,用于确定工作人员身份的绝对位置。如:政府部门中的厅级、处级、科级,军队中的大将、中将、少将等。,四、职级划分的依据 1、管理幅度(一个管理者有效管理直接下级的最 大数目);2、工作的分层需要。五、职等划分的依据 1、工作的复杂性程度;2、工作的重要性程度;3、工作的
14、责任程度;4、胜任者的稀缺性程度;5、任职资格的难易程度;6、任职的代价;7、任职的资历;8、其他。,职系、职级和职等示意图,总经理 职等1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经理 经理 职等2 主管 经理 职等3 主管 主管 职等4 组长 组长 组长 职等5,六、企业行政领导层的身份设计,一、传统企业的人事概观 1、任何企业的生产过程都是一种协同性活动。协同性活动必须把参与者分工组合成两种类型,一部分是管理人员,肩负协调和监督他人工作的职责,另一部分是操作人员,完成各种生产过程的肢体操作。2、操作性工作比管理工作更容易受到有效监督,这是因为,具有外部化特征的操作行为及其结果(如产量、质量等)比各种管理
15、行为,如用心、构思、策划、琢磨及其成果(如督导、计划、汇报等)更易于被观察和判定。3、无论管理者还是操作者都有偷懒的自发倾向,我们很有把握地假定,如果没有监督,偷懒会在管理者和操作者中普遍发生,这必然导致投资效率的下降。,4、如何解决“偷懒问题”是企业人事关系设计的基本问题。二、“偷懒问题”在早期企业中的解决 1、举凡历史上的早期企业,都是出资人把持管理和决策权,而其他受雇进入企业的人员,如技术工人、伙夫等等,则位于被管理者的行列。2、人们乐于接受这一事实,首先是基于对私有财产的理解,丝毫与管理的需要无关。这一现象是如此普遍,以至人们习惯上可以不加思索地把它看成是天经地义的,并不察觉其中存在深
16、层的管理上的缘由,即使偶尔受到常识性的审视,也多半是从心理感受的角度出发,被解释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才享有更为上等的自我感觉。这种解释偏狭且挂一漏万。但毫无疑问,不会遭受心理感受的排斥,有利于这一事实得到广泛认可。3、早期企业由两部分人参与组建而成,其中出资者和受雇者的关系需要一个解释。,4、A.A.阿尔钦和H.登姆塞茨对类似早期企业的运行机制作出如下解释:1)先设想由一群希望参与市场的人组成一个企业,在这群人中没有出资者,但指定其中一些人充当管理者,肩负协调和监督的责任,而另外一些人充当操作工。这样一来,假如管理者真正用心监督,可以解决操作工偷懒的问题。但谁来监督管理者呢?肩负监督责任的管理者同
17、样会偷懒,由此导致的疏于监督,最终会放任操作工偷懒。如果考虑到管理者是难以从外部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会更糟。2)可见,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中,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身份应该有所区别,以使“监督偷懒”关系从恶性循环中摆脱。3)现实中的早期企业,无论出自哪个国家,也无论隶属于何种类型的传统文化,事实上都不约而同地作出了如下相同的制度选择:,(a)由出资者充当管理者,由受雇者充当操作工。(b)区分两种收入方式:出资者享有剩余索取权,也就是企业经营的利润构成出资者个人收入的 主要来源,而受雇者则通过支取工资构成个人 收入的主要来源。(c)受雇者支取的工资构成企业利润的减项,即,受雇者的工资作为成本的一部分对利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行政管理 研究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