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3分)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二、自主学习(5分)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2)认识算盘。算盘上的每一档
2、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3)计算器的认识。找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3、尝试训练:825-138= 2639= 3128=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2。5、学生汇报交流。6、教师强调并小结。三、自主练习(8分)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
3、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1、用计算器计算。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2、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3、教师强调小结。四、当堂检测(发试卷)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五、评价总结(4分)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
4、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3、 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4、 进一步感受教学重点: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节约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情景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下面是某地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 (课件出示)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制作单
5、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师: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 生答后师简要小结: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2、自主探究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设疑问难: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3、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生互评后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
6、流。全班汇报、交流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联系实际 激发情感 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人口逐年变化情况。三、巩固应用1、出示某超市两种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2、出示1997-2000年我国废水排放量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工业废水排放在逐年? 生活废水排放在逐年?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 (渗透环保意识)四、拓展应用1、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2、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3、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五、 回顾总结,展示个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7、3【教学目标】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重点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教学策略】1.计算工具的介绍可以结合第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2.算盘的介
8、绍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教育因素,学生可事先查阅资料,介绍算盘的发展过程和曾经广泛使用、对亚洲国家的影响等辉煌历史。3.介绍电子计算器时,重点在向学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在弄清如何计算,和存储键如何使用等重难点时可运用电脑课件进行实际的演示。【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二、自主探究计算工具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课一开始即让学生
9、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1.远古计数: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2.算筹: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板书
10、:算筹)师: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算筹是用271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体白板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3.算盘: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实物。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就是老师手里的这个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
11、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4.计算器: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生:计算器。师: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生可能回答: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学生介绍)师: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5.电子计算机:师:接下来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生:电脑。微机。师:电子计算机。(出示课件)生看课件:台
12、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认识算筹、各种算盘,了解算盘计数,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电子计算机,展示现代科技的发达。并引导学生,科技不会停滞,未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就等着你去发现,发明。三、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拿出你们的计算器。你认识哪些功能键?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试试,琢磨琢磨。生摸索,尝试各个键子的作用,发现了就说出来。师根据学
13、生的发现,引导全体学生学习。跟着老师的指示尝试。师:还有date表示日期,老师刚才听见有的计算器有声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乐和声音吗?自己琢磨琢磨。师:电脑展示各个功能键的名称。边出示,边讲解。师:现在我们就来用你手中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尝试一道加法:4468+1792=生进行操作。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输入过程。先输入4468,再输入加号,输入1792,再输入等号。结果就出现了。(师可用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师:尝试减法、乘法、除法和小数计算。320XX-8925= 12639= 3128=6.34-4.7=生进行操作,输入数据,并说出计算结果。师:计算综合算式。复习运算顺序。当计算639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 工具 认识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