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技巧56妙计及经典案例解析.ppt
《企业纳税筹划技巧56妙计及经典案例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纳税筹划技巧56妙计及经典案例解析.ppt(5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税收政策环境下企业纳税筹划技巧“56妙计”及经典案例解析,主讲人:肖太寿博客地址:,第一讲、企业所得税的新节税筹划技巧“16妙计”及经典案例分析,一、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筹划,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作为期间费用筹划的基本原则是:在遵循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据实扣除费用的额度,对于有扣除限额的费用应该用够标准,直到规定的上限。,一、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筹划,(一)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可提高扣除费用额度按规定,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均是以营业收入作为扣除计算标准的,如果将集团公司的销售部门设立成一个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将集团公司产品销售给销售
2、公司,再由销售公司实现对外销售,这样就增加了一道营业收入,在整个利益集团的利润总额并未改变的前提下,费用限额扣除的标准可同时获得提高。,案例分析1,【案例】维思集团2008年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00万元,“管理费用”中列支业务招待费150万元,“营业费用”中列支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合计1250万元,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试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并拟进行纳税筹划。分析 业务招待费若按发生额150万的60扣除,则超过了税法规定的销售收入的5,根据孰低原则,只能扣除40万元(8000万元5)。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合计共1250万元,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两者取其低故只能扣除1200万
3、元。该企业总计应纳税所得额为260万元(100万元+110万元+50万元)。企业应纳所得税65万元(260万元25)。,案例分析1,【筹划方案】把维思集团将其下设的销售部门注册成一个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先将产品以75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8000万元的价格对外销售,维思集团与销售公司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分别为90万元和6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分别为900万元、350万元。假设维思集团的税前利润为40万元,销售公司的税前利润为60万元。两企业分别缴纳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1,【筹划后分析】维思集团当年业务招待费可扣除37.5万元(7500万元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合计发生9
4、00万元,未超过销售收入的15。则维思集团合计应纳税所得额为92.5万元(40万元+90万元37.5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23.125万元(92.5万元25)。销售公司当年业务招待费可扣除36万元,未超过销售收入的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合计发生350万元,未超过销售收入的15。则销售公司合计应纳税所得额为84万元(60万元+24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21万元(84万元25)。,案例分析1,因此,则整个利益集团总共应纳企业所得税为44.125万元(23.125万元+21万元),相较与纳税筹划前节省所得税20.875万元(65万元一44.125万元)。【风险提示】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除了可以获得
5、节税收益外,对于扩大整个利益集团产品销售市场,规范销售管理均有重要意义,但也会因此增加一些管理成本。纳税人应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的具体特点,兼顾成本与效益原则,从长远利益考虑,决定是否设立独立纳税单位。,一、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筹划,(二)业务招待费应与会务费、差旅费分别核算 在核算业务招待费时,企业应将会务费(会议费)、差旅费等项目与业务招待费等严格区分,不能将会务费、差旅费等挤入业务招待费,否则对企业将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务费、董事费,只要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均可获得税前全额扣除,不受比例的限制。例如发生会务费时,按
6、照规定应该有详细的会议签到簿、召开会议的文件,否则不能证实会议费的真实性,仍然不得税前扣除。同时,不能故意将业务招待费混入会务费、差旅费中核算,否则属于逃避缴纳税款。,案例分析2,【案例】A企业2008年度发生会务费、差旅费共计18万元,业务招待费6万元,其中,部分会务费的会议邀请函以及相关凭证等保存不全,导致5万元的会务费无法扣除。该企业2008年度的销售收入为400万元。试计算企业所得税额并拟进行纳税筹划。,案例分析2,【筹划前分析】根据税法的规定,如凭证票据齐全则18万元的会务费、差旅费可以全部扣除,但其中凭证不全的5万元会务费和会议费只能算作业务招待费,而该企业2008年度可扣除的业务
7、招待费限额为2万元(400万元5)。超过的9万元(6万元+5万元一2万元)不得扣除,也不能转到以后年度扣除。仅此项超支费用企业需缴纳企业所得税2.25万元(9万元25)。,案例分析2,【筹划后分析】如果在2009年度,企业加强了财务管理,准确把握相关政策的同时进行事先纳税筹划。严格将业务招待费尽量控制在2万元以内,各种会务费、差旅费都按税法规定保留了完整合法的凭证,同时,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将部分类似会务费性质的业务招待费并入会务费项目核算,使得当年可扣除费用达8万元。由此可节约企业所得税2万元(8万元25)。,一、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筹划,(三)业务招待费与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合理
8、转换 在核算业务招待费时,企业除了应将会务费(会议费)、差旅费等项目与业务招待费等严格区分外,还应当严格区分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并通过二者间的合理转换进行纳税筹划。,案例分析3,【案例】A企业计划2008年度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为150万元,业务宣传费支出为120万元,广告费支出为480万元。该企业2008年度的预计销售额8000万元。试对该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筹划前分析 根据税法的规定,该企业2008年度的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为40万元(8000万元5)。该企业2008年度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为90万元,故该企业无法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10万元(150万元一40万元)。该企业2008年度
9、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为1200万元(8000万元15),该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实际发生额为600万元(120万元+480万元),可以全额扣除。,案例分析3,【分析】如果该企业事前进行纳税筹划,可以考虑将部分业务招待费转为业务宣传费,比如,可以将若干次餐饮招待费改为宣传产品用的赠送礼品。这样可以将业务招待费的总额降低为65万元,而将业务宣传费的支出提高到205万元。此时,该企业2008年度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的60为39万元,可以全额扣除。该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总发生额为685万元,亦可全额扣除。通过纳税筹划,企业不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为25万元,由此可以少缴企业所得税21万
10、元(110万元一25万元)25。,二、利用总分机构所处地区税率的不同进行税收筹划,对于需要在当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分支机构,其分配的比例按各分支机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占分支机构该三个因素总和的比例进行计算;当某公司只有一个分支机构时,则本期企业全部应纳所得税额的50%需要在该分支机构缴纳;当总机构处在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或西部地区等享受税收优惠的地区,其分支机构处在不能享受税收优惠的地区,并且该分支机构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时,总机构的收入本来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但根据汇总纳税管理办法,几乎有50%的收入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针对这种情况,企业该如何应对呢?,二、利用总分机构所处地区税率的
11、不同进行税收筹划,国税发200828号第十条规定,“总机构设立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且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分开核算的,可将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视同一个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部门与管理职能部门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不能分开核算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不得视同一个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二、利用总分机构所处地区税率的不同进行税收筹划,不就地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情形还有以下五种:1、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及
12、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2、上年度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3、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4、撤销的分支机构,撤销当年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5、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二、利用总分机构所处地区税率的不同进行税收筹划,所以,可以从二个方面进行考虑:1、当分支机构满足不就地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情形的,分支机构不需要预缴企业所得税,总机构可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2、当分支机构不满足上述在当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条件时,企业可以将总机构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视同分支机
13、构,参与分支机构预缴比例的计算;由于该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与总机构处于同一地区,企业可以最大限度享受到总机构所在地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案例分析4,某公司设立在西部地区,根据规定,可以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该公司在北京有一个分公司,北京分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根据国税发200828号规定,即使北京分公司没有任何收益,只要北京分公司有工资支出及拥有资产,总机构应纳税所得额的50%就需要按北京的税率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并在北京预缴;这对企业来说,等于有将近50%的收入不能享受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总机构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的事业部、销售部、采购部、生
14、产部等部门视同一个分支机构,参与分支机构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由于北京分公司在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方面所占比例微不足道,该公司就可以最大限度享受西部地区15%的优惠税率,三、利用公司分立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进行税收筹划,1、政策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二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九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
15、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三、利用公司分立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进行税收筹划,关于小形微利企业的从业人数计算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第七条规定,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 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
16、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三、利用公司分立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进行税收筹划,第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待遇,应适用于具备建账核算自身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国税发200830号)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不具备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条件前,暂不适用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三、利用公司分立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进行税收筹划,关于适用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主体问题,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7月3日下发关于非居民企业不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50号)。
17、关于非居民企业是否享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问题,该通知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得均负有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企业。因此,仅就来源于我国所得负有我国纳税义务的非居民企业,不适用该条规定的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三、利用公司分立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进行税收筹划,另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51号)第四条明确规定:“纳税年度终了后,主管税务机关要根据企业当年有关指标,核实企业当年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企业当年有关指标不符合小型微利企
18、业条件,但已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计算减免所得税额的,在年度汇算清缴时要补缴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计算的减免所得税额。”,三、利用公司分立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进行税收筹划,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国家运用税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体政策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三、利用公司分立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进行税收筹划,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
19、,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向省级财税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减免税申请。中小企业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纳税的,可依法申请在三个月内延期缴纳。,三、利用公司分立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进行税收筹划,2、税收筹划分析 由于小型微利企业没有终身制,是否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要根据企业当年的实际情况而定。根据以上政策法律依据,小型微利企业要同时符合六个条件:一是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二是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三是从业人数在一定范围内,工业企
20、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100人,四是资产总额在一定范围内,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它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五是建账核算自身应纳税所得额,六十是必须是国内的居民企业。,三、利用公司分立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进行税收筹划,2、税收筹划分析 因此,符合以上六个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才能享受20%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税收优惠政策。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一个企业大大超过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完全可以把该企业进行分立,组成几个小型微利企业,每个小型微利企业经营某一方面的专业业务,可以减轻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负担。但要权衡公司分立所花费的各种成本,如注册费、各种管理费用,与节税效益及公司未来的业务发
21、展规划战略,慎重决策。,案例分析5,案例 某建筑安装公司主要经营工程承包建筑、安装和各种建筑装饰劳务,2008年度共实现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和装饰劳务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45万,30万,25万。企业有职工人数100人,资产总额为3000万,则2008年度,该建筑安装公司的企业所得税为多少?应如何税收筹划?,案例分析5,分析 1、税收筹划前的分析 根据案例中的情况,该建筑安装公司2008年度的企业所得税为200万元25%=50万元。2、税收筹划方案 把建筑安装公司进行分立,设立甲、乙和丙三个独立的公司,其中甲对乙和丙实行100%控股,三者分别经营建筑、安装和装饰业务。其中
22、甲、乙和丙三个子公司的年职工人数分别50人,30人,20人。资产总额都各自为1000万元。,案例分析5,分析 3、税收筹划后的分析 根据筹划方案,乙和丙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可以享受20%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率。基于此,甲、乙和丙2008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分别为14525%=36.25万元,30万20%=6万元,25万20%=5万元,总的税负为36.25万元+6万元+5万元=47.25万元,比筹划前节省50万元-47.25万元=2.75万元。,案例分析5,分析 4、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企业所得税按月(季)预缴,按年汇算清缴,预缴时并不能预知全年的实际情况,所以要根据上一年的情况是否认定小型微利企业。
23、尽管预缴时是小型微利企业,按20%税率预缴,但如果利润多了,或者员工多了,或者资产多了,就不是小型微利企业了,就按25%税率汇算清缴。反之,如果预缴时不是小型微利企业,按25%税率预缴,但利润少了,同时员工少了,资产也少了,汇算清缴时也可以按20%优惠税率。因此,企业要安排好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要超过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职工人数和资产总额的临界点。,四、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临界点和加速折旧法进行筹划,1、政策法律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房屋、建筑物,为20年;(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
24、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电子设备,为3年。,四、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临界点和加速折旧法进行筹划,1、政策法律依据(2)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 规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第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可以知道,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必须是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固定资产:一是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或关键的固定资产;确实需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四、利
25、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临界点和加速折旧法进行筹划,(2)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规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第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九十八条的规定,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必须是以下原因之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四、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临界点和加速折旧法进行筹划,(2)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规定 根据国税发200981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拥有并使用的固定资产符合以上所述两条原因之一的,可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企业过去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纳税 筹划 技巧 56 妙计 经典 案例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2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