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第七章.ppt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第七章.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念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制止经营者采用欺骗、胁迫、利诱以及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商业道德和交易秩序的法律制度。1、从内容上看,“反不正当竞争法”这个概念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别 2、从法律的形式渊源来看,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形式意义与实质意义之别,广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包括垄断、限制竞争和其他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在内的所有破坏竞争的行为,具体指三类行为:一是垄断行为,主要是指经营者本人或者通过企业兼并等方式,形成对一定市场的独占或控制;二是限制竞争行为,主要是指经营者滥用经济优势或几个经营者通过协议等联合方
2、式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三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是指经营者用欺骗、胁迫、利诱以及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除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之外的第三类行为,形式意义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以“反不正当竞争法”或类似名称命名的成文法律,除了德国的立法之外。其他的如希腊191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奥地利1923年联邦反不正当竞争法、波兰1926年制止不正当竞争法和日本1934年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等等,实质意义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与反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二、发展过程 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已在资本主义国家
3、发展成经济法的核心。在一些国家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辅助性法和法规在维护国家的经济秩序和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最早使用不正当竞争概念的是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该公约第10条规定:“在工业或商业中任何违反诚实习惯的竞争行为都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1896年德国制定了第一个专门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的特别法。,1993年9月2日中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分5章33条,主要内容包括: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界限;不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知识产权 管理 第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