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倍》教学设计.doc
《《几倍》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倍》教学设计.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几倍教学设计 几倍教学设计1倍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4、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经历转化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若干根学具:
2、每人小棒若干根,同桌两人一张练习纸、一支水彩笔。设计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思考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设想:(一) 初步感知1、引入: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用小棒摆东西吗?会用小棒摆什么呢? 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摆的小花伞,得出摆一把小花伞用4根小棒。2、动手:学生动手摆小花伞,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3、交流:(1)说说你摆了几把小花伞,用了几根
3、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2)观察黑板上:_用的小棒根数和老师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出的关系可能有求和、比多少、还有倍数关系。如果没有倍数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除了小朋友们说的求和、比多少,如果换一种说法,说说我们用的小棒根数的倍数关系,你会吗?得出:_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3)你又是怎么知道_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的呢?有些学生可能是直接通过观察,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将求12是4的几倍转化为12里面有几个4,并用除法计算。(4)124=3表示什么意思?单位怎么写?得出:12是4的3倍,说明倍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5)让学生说说自己用的小棒根
4、数是老师的几倍。4、引出课题:用倍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二)进一步感知1、引入: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一起去看看。2、出示: 跳远比松鼠:袋鼠:猜一猜:袋鼠跳的长度是松鼠的( )倍。3、出示数据,电脑验证(三)自主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自主提出问题出示:爬行比赛蜗牛24只 毛毛虫6只; 乌龟4只。学生提的问题能口答的直接口答。(如求和的或者比多少的)从学生的回答中摘录:“蜗牛的只数是毛毛虫的几倍?”或“蜗牛的只数是乌龟的几倍?”2、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3、比较两个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四)灵活应用 解决问题引入:闯关比赛1、第一关:估一估估一估,左边公鸡的只数是右边的几倍?图片出示
5、:左边20只公鸡右边5只2、第二关:“阳光伙伴”体育运动出示图(略)要求列式表示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之间有倍数关系。3、第三关:开启智慧大门出示智慧大门图1、提示学生:智慧大门上方有12盏灯,小朋友必须开启一些灯,而且开启的盏数与关着的有倍数关系。如开启10盏,关着2盏。10是2的5倍。要求同桌合作用彩色笔涂色,探究不同的涂色方法。(五)、课堂总结 深化主题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几倍教学设计2侯家寨乡中心小学 刘英杰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倍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复习巩固自然数的概 念,认识倍数,发现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了解倍数的概念。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找
6、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 用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 索性和挑战性。教学重难点:经历认识倍数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了,我们来看一看超市的商品价格哪些是自然数? 生:找自然数师口述信息:“皮帽90元,布帽18元”生提问题并解答。(引导提出倍数的问题“皮帽的价钱是布帽的 的几倍?”)解答:9018=5(不加单位)师板书。答:皮帽的价钱是布帽的5倍。师
7、引导说出:90是18的5倍。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超市里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倍数关系? 那袜子的价格3.5有没有倍数关系?(没有) 为什么?(3.5不是自然数)从这个式子里我们发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二、合作探究老师今年25岁,你们呢?(10岁左右)能不能问老师的年龄是 你们的几倍?(不能)为什么?(除不尽)小组讨论:计算下面两组题 (1)123= 113= 408= 438= 31515= 63715= 计算黑板上的式子,请小组之间根据结果把他们分分类? 生观察,引导总结:1、没有余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2、都是是自然数。在除
8、法算式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是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3、师总结并板书: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相除,商没有余数,我们就 说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的倍数。三、巩固运用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1、说说他们的倍数关系。2、找一找谁是谁的倍数,看谁找得多 (小桃子们找不到家了,快来帮帮他们吧!) 谁是谁的倍数呢?指名说答案和思路,全班交流。3、判断: 1.2除以0.4等于3,所以1.2是0.4 的倍数。 12是倍数。6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4、说说生活中常见的有倍数关系的数字。(年龄、学生人数、角 的度数等)探究求倍数的方法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肯动脑,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数 学非常有趣而且有用。有一首关于青蛙
9、的儿歌还记得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 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谁还能接着往下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你是怎样知道的?3_1=3只 3_2=6只 3_4=12只根据这个规律,青蛙的数量越来多,该怎么样快速、准确地说后 面的数呢?(给只数乘以1、2、4) 指名回答师说一个只数,学生说嘴、眼和腿。(5只、8只、10只) 也就是说: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1、找出他们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2、3、5 通过刚才找倍数,我们发现,倍数有无数个,那有没有最大的倍数 (没有)那最小的倍数呢? 总结并板书:(倍数个数无限,有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2、游戏出示数字2
10、 4 6 9 12 18 20 30 48 规则:老师出一个数,看你卡片上的数是否符合条件,符合的听指令,做动作,看谁反应快?四、小结: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积极的参与,不断地探索,体验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几倍教学设计3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王艳玲教学内容:北师版 二年级上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快乐的动物 (70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活动,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迁移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小象、小猴图片教具,三角形、正方形教具,三
11、角形、正方形磁力学具。 教学流程:一、拔河比赛1.创设情境,引入“倍”师:周末的时候,小猴到小象家做客,它们之间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小象队派出了2只小象,小猴队一下子就派出了5只小猴。比较小象和小猴的数量,你知道了什么?请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两个数量相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师:小猴队输了,又来了1只小猴,比较现在小象和小猴的数量,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比较两个数量的新说法:倍。教师示范为什么说“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3倍”,请学生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习后教师提问:谁和谁比? 为什么说小猴的只数是小象的3倍? 2.变化数量,理解“倍”(1)师:虽然小猴的数量时小
12、象的3倍,但是小猴还是输了。小猴不服气的想:我的数量是小象的3倍输了,那我的数量是小象的4倍可不一定了。要想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4倍,小猴应该有几只呢?生:8只。师:为什么是8只?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请学生示范:把小象的数量看成1份,小猴的数量是大象的4倍,那么就有4个那么多,就有4份,也就是4个2,所以是8只。(2)师:虽然小猴的数量已经是小象的4倍了,可是还不是小象的对手,于是小猴队又派了4只小猴,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了?现在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几倍呢?请学生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为什么说小猴的数量是小象的6倍?师:如果我只说“小猴是6倍”行不行?为什么?(3)师:现在小猴的数量是
13、小象的6倍,这次拔河比赛小猴赢了。小象却不同意了,也派了1只小象,这时谁是谁的几倍呢?生:4倍。师:黑板上也不能一下子看出 4倍。能不能画一画、摆一摆,让大家一下子就看清楚?请学生到黑板摆一摆或圈一圈。师:小猴刚才是不是12只,现在还是12只,刚才是6倍,怎么就变成4倍了呢? 请学生来回答后师生总结:虽然小猴的数量还是12只,但1份的数量变了,所以倍数也发生了变化。二、我说你摆师:象妈妈想请小猴和小象来玩“摆棋子大闯关”的游戏,你们想不想一起去挑战一下?我们就按照象妈妈的口令,我来说,你来摆。1.第一关师读要求:有4个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是三角形的3倍。师提示学生:先不着急摆,先想想:谁和谁比
14、?所以是把正方形的数量还是把三角形的数量看成是1份?学生独立按照要求摆棋子。摆完的同桌两个人互相看一看摆的数量一样吗? 请学生汇报:你摆了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为什么你摆的正方形是三角形的3倍?2.第二关师出示第二关要求:有?个正方形,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师提示思考:“?”是什么意思?代表几个?谁和谁比?把谁的数量看成是1份?学生独立摆一摆。摆完后同桌两人按照要求说一说自己动手摆和思考的过程。学生汇报摆的结果,教师张贴到黑板上,讨论:大家摆的都是“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为什么数量不一样。3.第三关师出示要求:有8个三角,三角的个数正方形的2倍。 师提示学生先思考:谁和谁比?谁是1份? 想好
15、了再摆。生独立摆,遇到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看看同桌是怎么摆的,两个人进行商量。 请学生汇报,一边交流一边讨论,到底把谁看成是1份,应该摆几个正方形?三、总结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倍”,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倍”,你在哪听说过?大家回去找一找,并进行交流。几倍教学设计4(一)教学内容五年级奥数A版93-95页中的“王牌例题1-3”及完成“举一反三1-3”中9道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板题。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奥数中已经学过了“和倍或差倍问题”,你们还记得解答“和倍或差倍问题”的计算公式吗? “陈子豪,你说记得真
16、好。”解答和倍或差倍问题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和(倍数-1)=较小数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大数同学们学的真棒!有没有信心学好本节的学习内容呢?(稍微停顿)从同学们响亮的回答声中,老师听出了同学们的自信。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再次走进“倍数王国”,更进一步认识倍数问题(板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共同探讨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3页,请看“王牌例题1”。 二.新授(一)学习例11、出示例12、检查自学情况,搜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师:课前已经让大家做了预习。弄懂的请举手(请放下)有疑问的请举手你说谁还有什么问题?你问的很好:“为什么26-18=8cm。就是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比第二根多的长度呢?
17、”“(3-1)表示的是什么?”3、教师释疑。为了弄懂这2个问题,我们要学会画图分析,我们先用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原来两根同样长的铁丝,虚线表示减去部分,实线表示剩余部分。从图中我们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出:第一根剪得短,第二根剪得长,第二根比第一根多剪26-18=8cm。也就是余下的第一根比第二根长的长度。 “(3-1)表示的是什么?” 因为从题中可知:“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所以“(3-1)表示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比第二根多的倍数”,再根据“差倍问题”求出这时剩下的第二根长度,最后加上26cm就是原来每根铁丝的长度。4、知识小结。谁还有什么问题?没有了.没有的话,现在我们回头再看例1。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几倍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