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培训讲义.ppt
《企业所得税培训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培训讲义.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所得税,第一部分 收入,目录一、租金收入二、利息收入三、股权转让收入四、分期确认收入五、专门用途财政性资金六、政策性搬迁收入七、视同销售收入,第一部分 收入-租金收入,新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第一部分 收入-租金收入,国税函【2010】79号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第一部分 收入-租金收入,举例:2009
2、年A企业租赁房屋给B企业,租赁期3年,每年租金100万元,2009年A企业一次收取了3年的租金300万。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第一部分 收入-租金收入,所以,79文件下发后,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税收上可以每年确认100万元收入(09年亦为100万元),坚持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与会计一致。但是,新文件仅适用于提前支付租金,如滞后跨期收取,仍应适用收付实现制,在租金问题上仍可能出现税收与会计的差异。,第一部分 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会计上计入财务费用贷方,冲减财务费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收入总额包括利息收入
3、。注意核定征收企业年度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将利息收入并入利息。(预缴时会计收入不含利息),第一部分 收入-股权转让收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第一部分 收入-股权转让收入,企业权益性投资取得股息、红利等收入,应以被投资企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或转股决定的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
4、、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第一部分 收入-股权转让收入,总局公告【2011】34号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第一部分 收入-分期确认收入,条例第二十三条(二)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第一部分 收入-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条例第2
5、6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三)项所称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第一部分 收入-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财税201170号一、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第一部分 收入-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二、上述不
6、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三、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第一部分 收入-政策性搬迁收入,国税函【2009】118号对企业取得的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应按以下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一)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用企业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
7、置职工的,准予其搬迁或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第一部分 收入-政策性搬迁收入,(二)企业没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三)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四)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五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五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
8、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第一部分 收入-政策性搬迁收入,总局公告【2012】40号政策性搬迁:(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需要;(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五)由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第一部分 收入-政策性搬迁收入,搬迁补偿收入,是指企业由于搬迁取得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补偿收入。
9、具体包括:(一)对被征用资产价值的补偿;(二)因搬迁、安置而给予的补偿;(三)对停产停业形成的损失而给予的补偿;(四)资产搬迁过程中遭到毁损而取得的保险赔款;(五)其他补偿收入。,第一部分 收入-政策性搬迁收入,企业的搬迁支出,包括搬迁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搬迁所发生的企业资产处置支出。搬迁费用支出,是指企业搬迁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资产处置支出,是指企业由于搬迁而处置各类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变卖及处置各类资产的净值、处置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等支出。企业由于搬迁而
10、报废的资产,如无转让价值,其净值作为企业的资产处置支出。,第一部分 收入-政策性搬迁收入,企业搬迁期间新购置的各类资产,应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及折旧或摊销年限。企业发生的购置资产支出,不得从搬迁收入中扣除。,第一部分 收入-政策性搬迁收入,企业在搬迁期间发生的搬迁收入和搬迁支出,可以暂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而在完成搬迁的年度,对搬迁收入和支出进行汇总清算。企业的搬迁收入,扣除搬迁支出后的余额,为企业的搬迁所得。企业应在搬迁完成年度,将搬迁所得计入当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搬迁完成年度,企业应进行搬迁清算,计算搬迁所得:(一)从搬
11、迁开始,5年内(包括搬迁当年度)任何一年完成搬迁的。(二)从搬迁开始,搬迁时间满5年(包括搬迁当年度)的年度。,第一部分 收入-视同销售收入,条例第二十五条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部分 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国税函【2008】828号视同销售的判断原则是资产所有权属是否发生改变。资产所有权属未改变的有,1、将资产用于生产、制造、加工另一产品;2、改变资产形状、结构或性能;3、改变资产用途(自建商品房转为自用或经营);
12、4、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之间转移;5、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形的混合;6、其他不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资产所有权属已改变有,1、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2、用于交际应酬;3、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4、用于股息分配;5、用于对外捐赠;6、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第一部分 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国税发【2009】31号 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捐赠、赞助、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行为,应视同销售,于开发产品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或于实际取得利益权利时确认收入(或利润)的实现。,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目录一、工资 二、职工福利费三、职
13、工教育经费 四、工会经费五、业务招待费 六、广告、业务宣传费七、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八、捐赠问题九、利息支出 十、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十一、各类准备金 十二、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十三、资产损失 十四、劳动保护费十五、差旅费会议费及党组活动 十六、通讯费用,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工资,条例第三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工资,国税函【2009】3号 对“合理性”的把握
14、:(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工资,财企【2009】242号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工资,国税函【2009】2
15、59号为加强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协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提高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质量,各地税务机关应将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等所得,与所在任职或受雇单位发生的工资费用支出进行比对,从中查找差异及存在问题,从而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规范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工资,总局公告【2012】12号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
16、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工资,总局公告【2012】15号关于季节工、临时工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福利费,条例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福利费,国税函【2009】3号:为职工卫生保健
17、、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福利费,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福利费,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
18、亲假路费等。,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福利费,国税函【2009】98号企业2008年以前按照规定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首先冲减上述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规定扣除;仍有余额的,继续留在以后年度使用。企业2008年以前节余的职工福利费,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福利费,2010年国税汇算清缴政策解答企业为离退休人员发放的报刊费以及报销的医疗费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为离家远的职工以单位的名义租房负担的合理的租金,凭取得的发票,作为职工福利费在税前扣除。企业组织职工外出旅
19、游,如属于员工福利性质,其发生的合理的支出在国家税务总局没有进一步明确前,暂可以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企业给职工发放的合理的旅游费,也可以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福利费,苏人社发【2011】268号在室外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工作的(不含33),应当向职工支付夏季高温津贴,具体标准是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业按此标准支付的高温津贴,可按照规定税前扣除。通过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明确本单位夏季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岗位工种等,以及在非高温场所作业职工的津贴标准。,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
20、-职工教育经费,条例第四十二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教育经费,财建【2006】317号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上岗和转岗培训;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教育经费,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
21、支。,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教育经费,国税函【2009】98号对于在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教育经费,国税函【2009】202号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可以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职工教育经费,财税【2009】63号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其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
22、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工会经费,条例第四十一条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总局公告【2010】24号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业务招待费,条例第四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业务招待费,国税函【2009】202号企业在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费用扣除限额时,其销售(营业)收入额
23、应包括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视同销售(营业)收入额。,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业务招待费,苏国税发【2009】79号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2008年1月1日以后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可以作为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基数,但开发产品完工会计核算转销售收入时,已作为计提基数的未完工开发产品的销售收入不得重复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业务招待费,国税函【2010】79号 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广告宣传费,
24、条例第四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广告宣传费,财税【2012】48号对化妆品制造与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下同)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手续费和佣金,财税【2009】29号一、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25、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一)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二)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第二部分 扣除事项-手续费和佣金,二、企业应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签订代办协议或合同,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手续费及佣金。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为发行权益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所得税 培训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