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制度政策新旧比较.ppt
《企业所得税制度政策新旧比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制度政策新旧比较.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6/14,企业所得税制度政策新旧比较,2023/6/14,2023/6/14,培训目标:,1、掌握企业所得税法主要条款的政策解读。2、掌握企业所得税法与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比较。,2023/6/14,授课详细内容:,按企业所得税法的结构,共分八章,三十二个问题进行讲解。其中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重点讲解。部分问题由于时间关系,略讲或不作讲解。,2023/6/14,说明:为便于表述,本课件中,新法指企业所得税法,条例指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细则指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税法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2023/6/14,第一章 总则,2023/6/14,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一
2、)纳税人的定义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2023/6/14,政策解读:,(1)新法以企业和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2)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说明事项:一人有限公司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2023/6/14,新旧比较(与条例第一条相比),(1)增加了“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的纳税人”。(条例第一、二条未能衔接)(2)未将应税所得划分为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3)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2023/6/14,一、企业所得税
3、纳税人(二)纳税人的分类 第二条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本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2023/6/14,政策解读:,(1)新法把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负全面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2)新法对居民纳税人的认定,采用了“登记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控制地标准”相结合的办法。,2023/6/14,新旧比较(与条例
4、第二条相比),(1)新法以法人为纳税人。条例以独立核算的企业为纳税人。(2)新法将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条例按所有制性质对纳税人分类。(3)新法对纳税人的分类,与现行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的规定类似。,2023/6/14,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三)纳税义务 第三条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
5、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2023/6/14,政策解读:,税收管辖权的选择,我国选择了同时实行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的原则。居民管辖权是指对本国居民的一切所得征税,而不论他们的所得来源于本国还是外国。地域管辖权是指对来源于境内的一切所得征税,而不论取得这笔所得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2023/6/14,政策解读:,(1)我国对居民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征税原则。(2)我国对在境内设立了机构、场所的非居民,实行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相结合的征税原则。(3)我国对在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征税原则。,2023/6/14,新旧比较:,(1)新法规定了对居民纳税人
6、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征税原则,条例无类似规定。(2)新法的规定与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的规定类似。,2023/6/14,二、企业所得税税率 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2023/6/14,政策解读:,(1)新税率与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相比,有所降低。(2)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与现行外资企业所得税中预提所得税税率相同。(3)新税率与国外公司所得税税率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23/6/14,新旧比较:,(1)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33%。另有27%、18%的两档照顾
7、性税率。还有15%的优惠税率。(2)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30%,地方所得税税率为3%。另有24%、15%的优惠税率。,2023/6/14,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2023/6/14,三、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第五条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023/6/14,政策解读:,新法引入不征税收入的概念,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区分开来。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免税收入:是企业应纳税收入总额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在特定时期给予的优惠照顾。,2023/6/1
8、4,新旧比较:,条例第四条未能体现出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所得税处理。,2023/6/14,四、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 第六条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2023/6/14,新旧比较:,(1)非货性交易视同销售,与细则第五十八条、税法第十三条规定相同。(2)投资收益,税法细则第十八条将外资企业的利润(股息)未作为应税收入。条例第五条将内资企业的股息收入作为应
9、税收入。,2023/6/14,新旧比较:,(3)接受捐赠收入,条例未作为应税收入,国税发200345号作为应税收入。(4)新法将条例第五条的生产经营收入分解为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两项。(5)新法将条例第五条的股息收入,修改为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2023/6/14,五、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 第七条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一)财政拨款;(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2023/6/14,新旧比较:,(1)本条第一款与财税199581号文件的规定类似。财税199581号文件中,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财政补贴,有批
10、准权限和账务处理方面的限制。,2023/6/14,新旧比较:,(2)本条第二款与财税199722号文件的规定类似。财税199722号文件规定的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基金和收费,有批准权限和资金管理方面的限制。,2023/6/14,六、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一)可税前扣除的项目 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023/6/14,新旧比较(与条例第六条相比),(1)将税前扣除的支出,限定为“实际发生的支出”。(2)将税前扣除的支出,限定为“合理的支出”。(3)扣除项目增加了“其他支出”一项。,2023/6/14,六
11、、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二)公益性捐赠支出 第九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023/6/14,政策解读:,(1)捐赠支出的称谓有所变化。(2)计算税前扣除限额的依据有所变化。(3)计算税前扣除限额的比率有所提高。(4)税法中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可据实扣除。,2023/6/14,六、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三)固定资产折旧费 第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
12、产;(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2023/6/14,新旧比较:,(1)采取排除的方法,规定了固定资产折旧费的税前扣除。(2)删除了细则第三十一条中不需用及封存固定资产不得提取折旧的规定。,2023/6/14,新旧比较:,(3)将细则中规定的土地不得计提折旧修改为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得提取折旧。(4)取消了细则中按照规定提取维简费的固定资产、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不得扣除折旧的规定。(5)取消了细则中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得
13、计提折旧的规定。,2023/6/14,六、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四)无形资产摊销费 第十二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一)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二)自创商誉;(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四)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2023/6/14,新旧比较:,(1)采取排除的方法,规定了无形资产摊销费的税前扣除。(2)第一款与国税发200084号第二十八条规定相同。(3)取消了国税发200084号文件中外购商誉的摊销费不能在税前扣除的规定。,2023/6/14,六、企业所得税扣除项
14、目(五)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第十三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2023/6/14,政策解读:,(1)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前扣除,为本法新增概念。(2)税前扣除的长期待摊费用,仅限于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修理支出。(3)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可在税前直接扣除。,2023/6/14,新旧比较:,(1)国税发200084号文件将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分为修理支出和改良支出两大类。(2)国税发200084号文件中规定了
15、固定资产日常修理和改良支出的划分标准。,2023/6/14,六、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六)存货成本 第十五条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023/6/14,政策解读:,(1)新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存货成本,仅限于使用或销售存货两种情况。(2)新法准予在税前扣除的存货成本,仅限于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2023/6/14,新旧比较:,(1)新法中,对存货成本的构成、存货税前扣除的计价原则、计价方法均未规定,有待明确。(2)细则第三十五条、国税发200084号文件规定了存货成本的构成、计价原则及计价方法。,2023/6/14,六、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七
16、)转让资产净值 第十六条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023/6/14,新旧比较:,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纳税人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新法未作相应规定。,2023/6/14,六、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八)亏损弥补 第十八条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2023/6/14,新旧比较:,(1)弥补亏损的时间,新法与条例、税法的规定相同。(2)弥补亏损时间的称谓,新法将原弥补期限修改为结转期限。(3)细则对弥补年限的计算有限制性规定,新法未引入相关规定。,2023/6/14,六、企业所得税
17、扣除项目(九)新法未规定扣除条件的项目 1、工资费用;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3、借款费用;4、业务招待费;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6、坏账准备金;7、各类社会保障性缴款;8、住房公积金;9、财产损失;10、上缴总机构管理费。,2023/6/14,七、企业所得税不予扣除项目(一)不予扣除的支出项目 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二)企业所得税税款;(三)税收滞纳金;(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六)赞助支出;(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18、。,2023/6/14,新旧比较:,(1)税法的分配原则,先税后分。(2)“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的内容有待明确。(3)细则、国税发200084号 等文件对以上问题有具体规定。,2023/6/14,七、企业所得税不予扣除项目(二)投资成本 第十四条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2023/6/14,新旧比较:,(1)条例第七条、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纳税人对外投资发生的支出,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2)国税发200345号文件规定,企业为对外投资而发生的借款费用,符合条例相关规定的,可
19、以直接在税前扣除。,2023/6/14,八、法律冲突时的适用原则 第二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2023/6/14,政策解读:,(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的,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一致的,本法未规定按税收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计算。,2023/6/14,新旧比较:,条例第九条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家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所得税 制度 政策 新旧 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2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