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概论.ppt
《企业内部控制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部控制概论.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广东金融学院 会计系罗书章,预备问题1:财务部现有人员3人分别任出纳、会计及总账会计,现有如下工作:银行、现金业务;凭证填制;凭证审核;记账;报表;资金分析;工商税务事项;问题:如何分工?预备问题2:财务部现有如下工作内容:登记现金、银行日记账;开具结算票据;开户印鉴保管;空白凭单保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问题:出纳能否全部担当?为什么?,预备问题3: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风险能否被完善的控制制度彻底杜绝?为什么?预备问题4:内部控制涉及的几个关系 会计;审计内部审计;公司治理预备问题5: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方面与工商企业相比,有什么特殊性?,一、国外内部控制的
2、发展历程 1、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内部控制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古代埃及、古罗马帝国以及中国的周代。基本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并未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也没有直接的内部控制概念,核心是经验总结和传承。随着资本主义在15世纪的发展,复式记账法的出现,资本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发展,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实施职能分离的内部牵制开始得到广泛应用。,1.1 内部控制的演进,1912年,美国的R.H.蒙哥马利在其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
3、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也就是一名员工与另一名员工必须是相互控制、相互稽核。”内部牵制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凡涉及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收付、结算及其登记工作,应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员工来处理,以便彼此牵制,查错防弊。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实物牵制、物理牵制、分权牵制和簿记牵制四项职能。实物牵制。如保险柜的双钥匙制;出纳的票据与印鉴分离;物理牵制。如密码锁;监控警报系统等;分权牵制。如采购的订货、付款与验收;簿记牵制。例如账证、账实、账账相符;,1.1 内部控制的演进,2、内部控制制度 Internal Control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1934年美国会计师协会
4、在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公告中,首次提出审计师在制定审计程序时,应审查企业的内部牵制和控制,并且从财务审计的角度把内部控制定位为“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簿记事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手段和方法。”1958年10月,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将上述定义分解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其后又多次完善。“将美玉击成碎片”,1.1 内部控制的演进,宽口径,目标一致,审计责任重,窄口径,目标分野,审计责任轻,3、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1988年,AICPA在审计准则公报 No.55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中,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
5、控制,用“内部控制结构”取代“内部控制”,“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这一结构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这一概念特别强调了包括管理人员对内控的态度、认识和行为等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要求审计师在评估控制风险时除关注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外,应对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评价。控制目标亦趋多元化。,1.1 内部控制的演进,从审计角度把内部控制予以人为的割裂,是审计自我认可的风险界定,并不为社会接受,当在狭小的风险范围内进行审计时,必然造成审计风险的积累,并导致行业风险。,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C-IF(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
6、amework)1985年,由AICPA、美国审计署(AAA)、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等共同赞助成立了Treadway委员会(“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并进一步推进赞助成立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著名的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7、。COSO报告把内部控制视为:企业经营过程的组成部分,是管理的一种工具,是一种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完善。,1.1 内部控制的演进,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No.78审计准则公告(SAS78),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并从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发布的No.55审计准则公告(SAS55)。新准则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了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使用的法律和法规。”,1.1 内部控制的演进,9294版COSO报告的经典应用,5、新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ER
8、M)Tread-way委员会于2004年底,针对国际企业界频繁发生的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现象,同时基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1994年修订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批评,如对风险强调不够,企业内部控制无法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等等,废除了沿用很久的企业内部控制报告,同时结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相关要求,颁布了一个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ERM(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名称从“企业内部控制”变更为“企业风险管理”的变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将企业内控从原有的对具体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细节上,转为要求董事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环节上,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
9、的最主要的内容。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SOX),1.1 内部控制的演进,二、内部控制在中国的发展 1、早期的内部控制实践 2、改革开放后的内部控制发展 3、2007年以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1.1 内部控制的演进,以学习和引进为主,本部分小结:内部控制与其他理论一样,其产生与发展都是基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一定需要,最初是基于管理的某种需要,后来基本上是外部审计的推动,可以说企业管理、外部审计以及技术和资本的发展在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早提出内部控制概念的是会计和审计人员,目的在于提高审计效率,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审计任务,从而使内部控
10、制从内容侧重点和形式上都有着浓重的审计印记。但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考虑侧重于财务报表相关内容,视野偏窄,反而限制了内部控制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行业风险。由此也催生了对内部控制的重新思考,使其向纵深发展。,1.1 内部控制的演进,一、基于ERM框架的内部控制概念 1、控制活动 2、五个目标 3、八个要素二、四组关系 1、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战略与战术 2、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基础与保证 3、与审计及内部审计的关系:规划与监督 4、与会计的关系:多方面重合 方法、手段;内容交叉;控制目标;流程:资金流、物流、信息流,1.2 内部控制的含义,行车中的刹车,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属于外加,根本目的是
11、为了回避自身的职业风险,只有企业的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才能是内在性,从而有将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融合的驱动。AICPA在1988年的No.55审计准则公报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特别强调了包括管理人员对内控的态度、认识和行为等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认为这些环境因素是实现控制目标的环境保证,要求审计师在评估控制风险时除关注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外,应对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评价,并在审计报告中声明免责。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对业务约定书签订、审核计划拟订、审核程序履行、审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内部 控制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