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的概述.doc
《重症哮喘的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哮喘的概述.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症哮喘的概述写在课前的话本节课对重症哮喘进行了概述,主要内容包括哮喘的概念、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支气管的病理特征、重症哮喘以及重度哮喘发作。重点阐述了什么是重症哮喘及其特征,以及各项重要研究的结果,并以实例说明了致死性哮喘的气道重构及死亡原因。一、哮喘的概念(一)哮喘的定义 哮喘是一种有许多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其中的气道的慢性炎症疾患。慢性炎症引起相应的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特别是在夜间或凌晨。这些发作通常伴有广泛而变化不一的气流阻塞,这种气流阻塞常常是可逆的,或自行可逆,或经治疗后可逆。这是全球哮喘创议即 GINA 和中国哮喘指南通用的哮喘的概念。 (二)哮
2、喘定义的几个要点 1. 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不管严重程度如何。 2. 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相关。 3. 气道炎症引起 4 种形式的气流受限:包括急性支气管收缩,即气道痉挛;气道壁肿胀,包括炎症、水肿和黏液性增生;慢性黏液栓形成;气道壁重构。 二、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 哮喘在病理生理方面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平滑肌功能障碍、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其中气道炎症是哮喘病理生理的基础,可以进一步导致气道重塑和平滑肌功能障碍。 (一)平滑肌功能障碍 平滑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支气管高反应性、 平滑肌增生和体积增大和 炎症介质释放增多。 (二)气道炎症气道炎症表现为炎症细胞数增加、
3、 黏膜水肿、 支气管高反应、 气道分泌物增加和上皮损伤。 (三)气道重塑 气道重塑表现为细胞增生(包括平滑肌细胞和黏液腺)、基质蛋白沉积增加、基底膜增厚和血管新生。 三、支气管的病理特征 上图中,左图为正常的气道结构,气道的上皮包括黏液细胞和基底杯状细胞,基底膜非常薄。右图为轻度哮喘的病例,其中蓝色的条带表现出基底膜增厚,增厚的基底膜是哮喘气道重塑的重要表现。同时,黏膜下有大量嗜酸粒细胞的浸润,而正常情况下则没有。另外,轻度哮喘时,支气管还存在黏液腺细胞增生以及气道上皮增生。 上图中左图为致命哮喘细支气管内的表现:细支气管内有显著的杯状细 胞化生和黏液淤滞,基底膜增厚,嗜酸染色明显增强,平滑肌
4、层增厚非常明显。右图是哮喘 - 缩窄性细支气管炎的表现:左侧肺活检显示 了哮喘的一般特征,以及小气道瘢痕形成。细支气管扩张,有黏液淤滞,右侧的细支气管显示上皮下和间质纤维化和以嗜酸成分为主的炎症。 上图表现了致死性哮喘的气道重构。患者,女性,2001年因严重哮喘发作死亡,此图为该病例肺组织病理切片。由该图可以看出:粉红色的条带即为基底膜增厚,又称上皮下纤维化,是气道重塑的重要特征。同时可见平滑肌增生明显,大量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黏液杯状细胞的增生。由于黏液栓堵塞了气道,造成致命性的哮喘发作导致患者死亡。 上图为经过特殊黏液染色的致死性哮喘病例的气道。 由图可见:棕色部分为气道腔,气道腔内充满了黏
5、液栓,而且进一步分支,无论大小气道均被黏液栓所堵塞,致使患者无法呼吸而死亡,这称为致命性的哮喘发作。 重症哮喘的特征有哪些?四、重症哮喘 (一) 常用的描述重症哮喘的术语 1. 致死性哮喘 (Fatal asthma):哮喘发作非常严重,也叫致命性哮喘。2. 濒死性哮喘 (Near-fatal asthma):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哮喘发作非常严重,经过积极抢救能够恢复,所以称为濒死性哮喘。3. 重症哮喘 (Severe asthma):重症哮喘病例的统称。4. 激素依赖或抵抗性哮喘 (Steroid dependent or resistant asthma):激素依赖是指患者不能脱离激
6、素治疗,脱离激素治疗后哮喘反复发作,主要是针对口服激素依赖的患者,对于长期吸入激素治疗的患者不能称为激素依赖。激素抵抗性哮喘是指患者需要激素治疗,但治疗效果不好,对激素的反应性降低,临床比较少见。5. 顽固性哮喘 Refractory asthma (difficult to control asthma):我国专家共识采用 difficult to control asthma ,而美国采用Refractory asthma较多。6. 脆性哮喘 (Brittle asthma):它的特点是变化多且不易控制。7. 不可逆性哮喘 (Irreversible asthma):对于病情逐步发展,尤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症 哮喘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