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解释7号和8号解读.ppt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7号和8号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解释7号和8号解读.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7号和8号解读,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杨辉,解释公告发布的背景,2014年修订和发布了8项准则新准则的执行和新业务的出现解释7号(征求意见稿)2015年6月1日发布解释7号2015年11月4日发布解释8号2015年12月16日发布,解释公告涉及的问题,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计划是否控制理财产品的判断对发行的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问:投资方因其他投资方对其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
2、影响的,投资方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该问题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本条规范了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准则中已有规定投资方处置部分股权导致丧失控制权权益法下其他方增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本解释公告强调成本法下其他方增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例如:,B增发,A丧失控制权,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权益法下(14年准则新修订)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因素导致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被投资单位接受其他股东的资本性
3、投入;被投资单位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债中包含的权益成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其他股东对被投资单位增资导致投资方持股比例变动等,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14年新准则会计科目的变动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一分为二,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调整为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核算内容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因素导致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其他(如原制度转入等)。,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权益法下被动稀释举例2009年1月1日,
4、A公司以1100万现金取得B公司股份400万股,占B公司总股份的25%,并对B公司形成重大影响。2009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2010年7月1日,B公司向C公司定向增发新股400万股,C公司以2000万元现金认购。增发股份后,A公司对B公司仍具有重大影响。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6月30日期间,以2009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B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800万元。,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权益法下被动稀释举例分析B公司增资后,A公司所持股份比例下降400/(1600+400)=20%B公司增资中归属于A公司的份额2000
5、*20%=400万元(因增资净资产增加)A公司持股比例下降导致长投的账面价值减少减少25%-20%=5%,相当于25%的1/5因增资原来长投账面价值将减少1/5两者差额,计入哪里?,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权益法下被动稀释举例分析增资前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成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采用权益法占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4000*25%=1000万元,以1100万现金取得,所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1100万元A公司累计确认投资收益800*25%=2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100+200=1300万元因增资原来长投账面价值将减少1/51300*1/5=260万元差额
6、400-260=140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证监会监管问答2011.01期问题1作废问题1:上市公司持有的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减少投资、被投资单位增发股份等原因引起上市公司在被投资单位持股比例下降的,但对被投资单位仍具有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解答:对于原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持股比例下降后对被投资单位仍具有重大影响,剩余投资仍应按照权益法核算。其中,由于被投资单位增发股份、投资方未同比例增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的,持股比例下降部分视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按新的持股比例确认归属于本公司的被投资单位增发股份导致的净资产增
7、加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权益法下被动稀释因为14新准则与证监会监管问答不一致,所以执行14新准则时需要追溯调整2014年年报中,国电电力、招商地产、海信科龙、国光电器都做了该项调整,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权益法下股权被动稀释举例,投资成本,损益调整,-832,980,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权益法下股权被动稀释举例,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成本法下被动稀释(解释公告第7号)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
8、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视同出售处置)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成本法下被动稀释示例:2012年1月1日(初始投资日),A公司出资3,000万元购买甲公司80%的股权,当日甲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3,000万元2014年1月1日(增资日),甲公司的另一股东单方对甲公司增资8000万元。增资后,甲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5,500 万元A公司对甲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至40%,丧失控制权但仍具有重大影响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9、核算,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成本法下被动稀释示例分析: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8000*40%=3200万元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3000*40%/80%=1500万元差额=3200-1500=1700计入当期损益按照新的持股比例40%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成本法下被动稀释示例分析:按照新的持股比例40%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比较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按照新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
10、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前者大于后者,属于投资中含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前者小于后者,调整留存收益15003000*40%,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日之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留存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净资产变动按照稀释后的持股比例40%进行追溯调整,问题1:子公司增资丧失控制权仍重大影响,其他方增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总结,控制成本法,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权益法,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金融工具,解释7号,投资收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核算方法未变,资本公积,方法未变,资本公积,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问: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者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应计入其他综
11、合收益,后续会计期间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该问题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等准则。,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准则中已有规定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者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本解释公告强调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全部结转至未分配利润在原设定受益计划终止时,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新准则分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福利四类离职后福利按照企业承担的风险和义务情况,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企业年金设定受益计划,除设
12、定提存计划以外,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退休后企业还支付,是为了获得职工提供的劳务,费用需要计入提供劳务的期间会计上要解决的问题是未来支付的退休金如何在提供劳务各期确认为费用所以需要估计未来将支付的退休金,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到各期,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假设40岁时开始设定受益计划,60岁退休,退休后每年支付退休金为F支付的时间,取决于人的寿命,采用保险精算假设,包括人口统计变量(死亡率、职工离职率)和财务变量(折现率、未来的工资水平)假设平均寿命是75岁,那么折现到60岁时点的现值为M,60,61,62,63,75,40,F,F,F,F,F,M,问题2:重新计量
13、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将计算出的60岁退休时点的现值M分到40岁到60岁的提供劳务的期间,采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60,61,62,63,75,40,F,F,F,F,F,M/20,M/20,M/20,M/20,A,41,42,43,B,C,M/20,D,当期服务成本管理费用,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设定受益计划的变动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寿命变化、折现率变化修改计划,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义务现值增加或减少,过去服务成本改变现有计划的应付福利为了消除设定受益计划进行交易,结算利得或损失不是根据计划条款和精算假设向职工支付计划终止
14、,指该计划已不存在,即本企业已解除该计划所产生的所有未来义务,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资产)的变动:,服务成本,利息净额,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计划终止时全部转入未分配利润。,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结算利得和损失,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东方航空设定受益计划,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东方航空设定受益计划,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东方航空设定受益计划,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东方航空设定受益计划,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
15、东方航空设定受益计划,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东方航空设定受益计划,问题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后续处理,东方航空设定受益计划,问题3: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问: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的,应如何计算母公司合并利润表中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答:该问题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问题3: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合并报表准则规定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反映非全资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合并利润表在净利润项目下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反映非全资子公司当
16、期实现的净利润中属于少数股东的份额),问题3: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如何列报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假设母公司持有子公司普通股权益的80%,持有子公司发行的其他权益30%投资日的子公司权益为300,其中:普通股股东权益200(包括母公司投入160)、其他权益100(包括母公司投入30),问题3: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少数股东权益分为归属于普通股的少数股东权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的权益,相应地,与少数股东权益对应的净利润部分计入少数股东损益,也应分为两部分,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持有
17、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普通股少数股东的损益,归属于少数股东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的损益,问题3: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规定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票面股息率,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累积优先股应付股息当年未发放,累积到次年或以后某一年盈利时,在普通股的股息发放之前,连同本年优先股股息一并发放非累积优先股应付股息当年未发放,优先股股东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后年度补发,问题3: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子公司发行累积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的无论当期是否宣告发放其股利,在计算列报母公司合并利润表中的“归属于母公司股
18、东的净利润”时,应扣除当期归属于除母公司之外的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的可累积分配股利,扣除金额应在“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中列示例如,累积优先股本期应付股利200,母公司持有30%累积优先股,少数股东持有70%计算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时,应从净利润中扣除少数股东损益140,问题3: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子公司发行不可累积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的在计算列报母公司合并利润表中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时,应扣除当期宣告发放的归属于除母公司之外的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的不可累积分配股利,扣除金额应在“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中列示未宣告发放的,不可累积优先股,未来,少数股东不再享有分配股利的权利,不会
19、再减少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需要扣除,问题3: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本解释公告解决的问题是:计算“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时,是否应扣除少数股东的优先股股利累积,无论是否宣告,都扣除非累积,宣告的,扣除本解释发布前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未按照上述规定列报的,应当对可比期间的数据进行相应调整。,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问:母公司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该母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原则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属于集团内部资本重组,集团控制的资源并未发生变化因此不应确认新的资产或负债,也不会产生新的利得或损失相关资产、负债在合并报表/原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的价值不变,问题
20、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不同方式形成全资子公司的处理直接出资设立,100%持股账面价值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基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基于合并日在最终控制方的账面价值抵销原母公司与原子公司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并调整相关资产负债,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不同方式形成全资子公司的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原母公司应当对原子公司的相关资产、负债,按照原母公司自购买日所取得的该原子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购买日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持续计算至改为分公司日的各项资产、负
21、债的账面价值确认子公司独立存在,用历史成本记账,但合并报表时要调成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金额不同,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某些特殊项目按如下原则处理:1商誉原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原母公司购买原子公司时产生的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留存收益;原母公司购买原子公司时产生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按照原母公司合并该原子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转入原母公司的商誉,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某些特殊项目按如下原则处理:1商誉原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
22、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应使用A公司合并报表内记录的X公司的账面价值(反映了A公司购买X公司时公允价值的调整和商誉),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某些特殊项目按如下原则处理:1商誉原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原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最终控制方收购原子公司时形成的商誉,按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转入原母公司的商誉商誉所依附的资产组仍存在,商誉不会随着法人实体的消失而消失,只是从原合并报表转为原母公司个别报表,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某些特殊项目按如下原则处理:2原子公司提取但尚未使用的安全生产费或一般风险准备“专项储备”科目核算的是高危
23、行业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自成本中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和维简费由于既不属于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也与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不同,在所有者权益类项下单列项目反映在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相互抵销后,应当按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份额予以恢复由于其专用性,需按原计提及使用情况持续反映其余额,并不会因法人主体的消失而消失,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某些特殊项目按如下原则处理:2原子公司提取但尚未使用的安全生产费或一般风险准备原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按照购买日起开始持续计算至改为分公司日的原子公司安全生产费或一般风险准备的账面价值,转入原母公司的专项储备或一般风险准备原为同一
24、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按照合并日原子公司安全生产费或一般风险准备账面价值持续计算至改为分公司日的账面价值,转入原母公司,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某些特殊项目按如下原则处理:3实现的净损益原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应将购买日至改为分公司日原子公司实现的净损益,转入原母公司留存收益;原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应将合并日至改为分公司日原子公司实现的净损益,转入原母公司留存收益。即:原在合并报表体现的收益随着子公司的消失而在原母公司个别报表体现,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某些特殊项目按如下原则处理:3实现的净损益原子公司实现的
25、净损益转入原母公司留存收益,应当与原合并报表中体现的收益相同应当按购买日(或合并日)所取得的原子公司各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并且抵销原母子公司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原子公司实现的其他综合收益和权益法下核算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等,相应转入原母公司权益项下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等,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某些特殊项目按如下原则处理:4差额原母公司对该原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按上述原则将原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等转入原母公司后形成的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问题4: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总结:1.原子公司的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会计 准则 解释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