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4橡胶的压延挤出.ppt
《任务4橡胶的压延挤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4橡胶的压延挤出.ppt(1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二橡胶加工工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橡胶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2.掌握物料的配制对加工及制品性能的影响3.掌握橡胶的塑炼和混炼的原理及工艺参数4.掌握橡胶压延挤出的特点、工艺原理及工艺过程5.掌握橡胶硫化工艺历程及各阶段的特点6.掌握正硫化点的概念及其与制品性能的关系,能力目标1.会根据配方及制品要求确定加工工艺过程2.能根据橡胶配方准确称量原材料3.能进行橡胶的塑炼、混炼操作并合理选择工艺条件4.能进行橡胶压延挤出操作并进行工艺参数的设定5.能进行橡胶硫化操作以及会确定硫化工艺条件6.会初步判断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项目二 橡胶加工工艺,任务1:原材料的加工与配合,任务2
2、:橡胶的塑炼,任务3:橡胶的混炼,任务4:橡胶的压延挤出,任务5:橡胶的硫化,任务4:橡胶的压延挤出,1.橡胶的压延,2.橡胶的挤出,学习内容 1.压延机的结构、规格表示及主要性能参数 2.橡胶压片、压型、贴胶和擦胶的基本工艺 3.胶料的热炼方法及对制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4.挤出机的结构、规格表示及主要性能参数 5.橡胶挤出成型的工艺方法 6.橡胶挤出成型工艺原理和工艺过程,学习要求,专业能力目标 1.能制定压延、挤出工艺规程(工艺方法、工艺条件、选择设备、工艺操作过程)。2.能进行压延、挤出设备的操作、维护。3.具有具体压延、挤出操作的能力。,方法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实施
3、、评价的能力。2.初步具有获取、分析、归纳、交流、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3.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子任务1 橡胶的压延,一、压延成型概论,(一)、压延机概述1.压延机特点及用途所谓压延机,就是对混炼好的橡胶或塑料进行压实、延展的机器。压延机是橡胶塑料制品加工过程的基本设备,在橡胶塑料机械中压延机属于重型高精度机械。,(1)特点规格大-10153000mm;辊速快-120180m/min,250m/min,500m/min;半制品的精度高-0.0025mm;机
4、器的自动化水平高-控制、检测。,(2)用途橡胶压延机 压片-胶料 挂胶、擦胶-帘布 贴合、贴胶-胶片 压型-胶胚橡胶压延机是轮胎、输送带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2.压延机结构种类(1)压延机分类压延机按用途、辊筒数目和辊筒排列形式分类。按用途可分为:压片压延机 擦胶压延机 压片擦胶压延机 贴合压延机 压型压延机 压光压延机 实验用压延机,按辊筒数目可分为:两辊压延机 三辊压延机 四辊压延机 五辊压延机,按辊筒的排列形式可分为:,“I”型压延机“”型压延机“L”型压延机“”型压延机“Z”型压延机“S”型压延机,以下是几种压延机的实物图片:,XY-3I230X630,XY-4610X1730,S型
5、四辊压延机,(2)压延机基本结构简介压延机主要由辊筒、辊筒轴承、机架、调距装置、传动系统、润滑系统、辊温调节装置、安全装置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压延机组设备组成 机架、辊筒、辊筒轴承、辊距调整装置、挡料装置、轴线交叉装置、润滑装置、安全装置、传动系统及控制系统 供料系统 前联动装置-松卷、接头、烘干、扩幅及张力调节 后联动装置-剥离、压花、冷却定型、牵引 与卷取 加热冷却装置,主机,辅机,控制系统,压延机设备组成,(3)压延机的传动特点第一,为适应操作上的需要,压延机需能够平稳(无级)的变换转速,可在慢速与快速条件下工作;第二,为适应不同的压延工艺要求,压延机需能变换不同的速比,即可在有速比或等
6、速条件下工作。以上两点是设计传动系统的原则。,3.压延机规格表示规格:辊筒外径辊筒工作面长度辊数 如:230 6304型号:XY-辊筒数量 辊筒排列方式 辊筒工作长度 设计序号 如:XY4 S 1800 X(S)Y4 1730,4.压延机主要工艺性能参数(1)工作原理 两个相邻辊筒在等速或有速比情况下相对回转时,将具有一定温度和可塑度的胶料在辊面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拉入辊距中,由于辊距界面的逐渐变小,使胶料逐步受到强烈的挤压与剪切而延展成型,从而完成纺织物覆胶(擦胶或贴胶)、钢丝帘布贴胶、胶片压延或压型以及多层胶片的贴合。,(2)主要工艺性能参数 辊筒长度和直径辊筒长度是指辊筒工作部分的长度,表征
7、了可压延制品的最大幅宽。辊筒直径是指辊筒工作部分的直径,表征了压延机规格的大小。,辊筒长径比辊筒工作部分长度和直径的比值叫长径比(L/D)。长径比是反映辊筒刚度的一个重要数据。长径比主要影响压延制品的厚度尺寸精度。,辊筒速度与速比a.辊筒速度辊筒速度系指辊筒表面的线速度,也就是辊筒的圆周速度。是表征压延机生产能力和先进程度的一个参数。一般以压延出制品的辊筒(三辊压延机为中辊或2号辊,四辊压延机为中辊或3号辊)的线速度为准。,b.调速范围辊筒可以无级变速的范围叫调速范围。压延机的调速范围一般要求10倍左右。最高速度主要根据最大生产能力的要求确定。最低速度主要根据设备启动、操作安全和方便确定。,c
8、.速比两辊筒线速度的比值。由于压延时贴胶、擦胶或压片的工艺要求不同,对辊筒的速比要求亦不同,在同一台压延机上不同位置的使用要求的不同,其速比也不同。,辊筒速比与压延工艺、物料性质的关系:一般喂料辊都具有速比。多采用1:1.11:1.4。软胶料取小值。对于擦胶作业,多采用1:1.41:1.5。为使胶料渗入到纺织物中去,擦胶辊要求有速比。对于压片、贴合、贴胶等作业,速比为1:1。因主要是要求取得挤压力,故一般采用等速压延。,(二)、胶料在辊筒间的受力情况及流动状态,压延的定义:胶料的压延主要是通过两个辊筒作用把加热塑化后的胶料碾压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胶片的过程。变形:在压延过程中,胶料发生两方面
9、的变化:黏性流动 弹性形变,1.受力情况,压延时,推动胶料流动的动力来自两方面:(1)辊筒旋转拉力它由胶料和辊筒之间的摩擦作用产生,作用是把胶料带入辊筒间隙。(2)辊筒间隙对胶料的挤压力它使胶料推向前进。,辊隙变化图,速度变化图,压力曲线,胶料通过压延机辊筒辊隙时,胶料的厚度逐渐由大变小,而压力逐渐上升。在a,b区域,速度中间慢,两边最快。达到b点时,速度相同,压力达到最大值。c点处,速度开始中间变快,压力也就逐渐地下降。直至d点胶片厚度不再增加,压力降为零,各部位速度又趋于相同。,2.胶料在辊筒中的流动状态处于辊缝中的胶料主要受到辊筒的压力作用而产生流动。但辊筒对胶料的压力是随辊缝的位置而递
10、变的,因而造成胶料的流速也随着辊缝的位置而递变。如下图。(1)两辊筒线速度相等时胶料的流动状况,(2)两辊筒线速度不相等时,胶料的流动状态,特点是改变速度梯度分布状态。靠近辊速快的一侧胶料的流速要快于辊速慢的一侧。,3.压延效应(1)定义:压延后的胶片半成品中,有时会出现一种纵横方向物理机械性能差异的现象,即沿着压延方向的拉伸强度大、伸长率小、收缩率大,而沿着垂直于压延方向的拉伸强度小、伸长率大、收缩率小。这种纵横方向性能差异的现象叫压延效应。,(2)压延效应产生的原因:线型橡胶大分子链被拉伸变形取向。几何形状不对称的配合剂粒子沿压延方向取向排列。,(3)解决的方法对于要求各向同性制品来说,压
11、延效应尽可能地予以消除和减小,改善方法:提高压延温度或热炼温度;增加胶料可塑性;降低压延速度;将压延胶片进行保温;避免使用针状、棒状或片状填料。,对于需要纵横方向性能不一致的制品,则应注意压延的方向,用其所长,尽量发挥它的作用。,二、橡胶压延成型,(一)、橡胶压延前的准备压延前的准备工艺主要包括:胶料的热炼 纺织物的准备 垫布的整理 设备的准备,1.胶料的热炼与供胶(1)胶料的热炼 定义:压延用的胶料首先要在开炼机上进行翻炼,进一步提高胶料的均匀性和可塑性,使胶料柔软易于压延,这一工序叫做热炼或预热。热炼的目的:a.恢复热塑性流动性;b.适当提高可塑度,使胶料进一步匀化。热炼采用设备:开炼机、
12、销钉式冷喂料螺杆挤出机或螺杆式连续混炼机。,开炼机的热炼方法:一次热炼法 二次热炼法a.一次热炼法称为软化法,采用较高辊温(6070)和较大辊距(58mm)使胶料通过高温一次热炼,然后在另一台热炼机上自动翻炼,通过传送带供胶。优点:可防止可塑度增大而影响胶料物理力学性能。缺点:热炼时间较长,易引起胶料焦烧。适用范围:压片、压延胶料。,b.二次热炼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粗炼,也称为低温薄通;第二步细炼,也称为高温软化;然后用一台热炼机向压延机供胶。粗炼:辊温较低(4045),辊距较小(25mm),薄通78次;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胶料的可塑性和均匀性。细炼:辊温较高(6080),辊距较大(710mm)
13、,过辊67次,目的是获得较大的热可塑性。供胶:辊温较高(6580),辊距较大(812mm)。,优点:配合剂分散均匀,胶料可塑度有所提高,能防止胶料的过炼和焦烧。缺点:可塑度增大易导致胶料物理力学性能下降。适用范围:擦胶作业、两种胶料复合。,(2)胶料的输送(供胶)打卷输送间断供胶法,将胶料打卷,按先后顺序使用,停放时间不能超过20min。输送带输送连续供胶法,在热炼机上安装自动供料、自动翻料、固定切刀等装置。要求输送带的速度略大于热炼机辊筒的线速度。输送的距离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20m。,2.纺织物的准备主要包括纺织物的 干燥 浸胶 热伸张 涂胶,(1)纺织物的干燥 纺织物的含水量:棉纤维7%
14、,化学纤维10-20%。用于挂胶对纺织物含水量的要求:1.0-2.0%。干燥的目的:提高胶料的附着力,避免压延时产生气泡和脱层现象,可提高纺织物的温度,有助于胶料对纺织物的渗透,保证压延质量。干燥方法:蒸汽辊筒烘干 红外线干燥 微波干燥,干燥温度:视纤维材料而定。棉,120-140(蒸汽压)人造丝,140以上(蒸汽压)尼龙帘布,70以下(蒸汽压)聚酰胺,不干燥,天热时不加热,否则易掉布。,干燥设备 有两种:立式和卧式干燥机。,立式干燥机,(2)纺织物浸胶纺织物浸胶的作用:纺织物经过浸胶后,胶浆浸润并渗透到线缝中去,能够提高胶与布的附着力、耐疲劳性和耐热性。影响纺织物浸渍质量的主要因素:浸胶的附
15、胶量,一般为纺织物质量的6%-8%。对于棉帘线,浸浆后不易折断,对所制造的轮胎可大大减少脱层爆破,耐疲劳性能提高约30-40%。对于合成纤维(尼龙、涤纶、维纶)、人造丝和玻璃纤维必须浸胶,否则不能进行贴胶、擦胶。,人造丝和尼龙在浸胶干燥受热时产生收缩,需进行热伸张处理。聚酯纺织物浸胶:因其纤维表面光滑及活性小,必须进行二次浸胶,温度较高,达235-250。,3.垫布的整理使用垫布的目的:防止压延后的胶片或胶布在存放时粘合在一起。垫布材料:丙纶(聚丙烯纤维)对垫布的要求:保持清洁和平整,表面不得有沙土、油污、黏胶、破损等。整理垫布的设备:垫布整理机,4.设备的准备压延机开机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具
16、体如下:辊筒表面状态;轴承的回转是否正常;表面温度计、测厚仪器、夹板、卷取轴是否准备就绪;电动机的调速是否正常。,(二)、橡胶压延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1.压片和压型1)压片(1)工艺方法 两辊压延机两辊压延机压出的胶片精度较低,气泡较多。三辊压延机大部分压片工艺均采用三辊压延机。压片方法分为:中下辊无积胶法 中下辊有积胶法,两种方法对比,四辊压延机优点:与三辊压延机相比,胶片的表面光滑性高,收缩减小,厚度精度和均匀性提高,压延效应小。缺点:压延时间长。适用于:要求很高的半成品胶片的制造。,(a)中下辊不积胶(b)中下辊积胶(c)四辊压延机压片,(2)工艺条件工艺条件主要指:辊温 辊速 胶料可塑
17、度其次还有含胶率、速比等。,辊温适当的辊温是保证压片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取决于胶料的性质。含胶率高或弹性大的胶料辊温高含胶率低或弹性小的胶料辊温低各辊筒应有一定的温差。,辊速辊速快,生产能力大。辊速由可塑度决定。可塑度大,辊速可快些;可塑度小,辊速应慢些;一般控制辊筒线速度为5-12m/min。,可塑度可塑度大流动性好,容易得到光滑的胶片;但太大易造成黏辊。可塑度小胶片表面不光滑,收缩率大。可塑度控制:左右。,含胶率含胶率高,胶料收缩率大。含胶率低,胶料收缩率小。速比一定速比有助于排除胶料中的气泡,但影响胶片光滑度。辊速设计:上辊中辊下辊速比:1(上):()(中下),2)压型压型与压片基本相似
18、,但要求更高:规格准确 花纹清晰 胶料致密压型对胶料配方及工艺条件都有特殊要求:配合:控制含胶率 胶料具有一定可塑度()控制胶料的收缩率(10-30%),预热:严格工艺管理,必须使下列条件保持恒定:胶料的塑混炼 停放时间 返回胶掺和比例(10-20%)包卷次数 预热温度,压延采用较高辊温、降低辊速的方法,提高半成品压型质量。冷却采取急冷。目的:使花纹快速定型,防止塌扁变形。一般的压延(压片、贴合、挂胶)是逐步降温,防止胶料收缩不均和变形较大。,2.纺织物挂胶纺织物挂胶是借助于压延机在纺织材料(帘布、帆布、平纹布等)表面挂上一层橡胶层或使胶料渗入纺织物结构的压延工艺。挂胶后的帘布或帆布,作为橡胶
19、制品的骨架材料。,帘布或帆布挂胶的目的:使纺织物线与线、层与层之间互相紧密地结合成一整体,起到共同承担外力的作用;隔离纺织物中的线,减少制品使用中纺织物材料相互摩擦,使应力均匀分布;使经挂胶后的纺织物具有良好的成型黏性,成型时纺织物可自相紧密地粘合在一起;提高弹性、致密性(防水性),保证制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挂胶基本要求:胶与布之间附着力要大,胶的渗透性要好,以避免脱层。胶料对纺织物的隔离要达到良好的状态,即胶料要填满线缝之间的空隙。胶层厚薄一致,不得起皱、缺胶、轧坏。胶层不得有焦烧现象。,挂胶的方法:贴胶(覆胶)用辊筒转速相同的压延机在纺织物表面挂上(或压贴上)胶层。擦胶通过转速不等的辊
20、筒使胶料渗入纤维组织之中。贴胶与擦胶的区别:辊筒有无速比。使用情况:贴胶和擦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1)贴胶贴胶作业是使纺织物和一定厚度胶片同时通过等速回转的辊筒间隙,在辊筒的压力作用下,贴合成为覆有一定厚度胶层的挂胶纺织物。三辊压延机一次单面贴胶 四辊压延机一次双面贴胶,采取的方式:,等速贴胶的优点:速度快,效率高,对纺织物的损伤小等速贴胶的缺点:胶料不能很好地渗入布缝,故布与胶附着力较低,且两层之间有空隙,容易产生气泡。等速贴胶的应用:主要用于密度较稀经浸胶涂胶的帘布 也可用于经浸胶、擦胶、涂胶的帆布不能用于:未经浸胶、擦胶、涂胶的帘布和帆布。,(1)贴胶工艺方法根据贴胶时辊距间
21、有无积胶分为:无积胶贴胶普通贴胶或贴胶 有积胶贴胶压力贴胶,(a)三辊机贴胶(2=3 1)(b)三辊机压力贴胶(2=3 1)(c)四辊机两面贴胶(2=3 1=4),无积胶贴胶适用于密度较稀的帘布挂胶。分三种情况:a.使用三辊压延机进行一次单面贴胶b.使用四辊压延机进行一次双面贴胶c.使用两台三辊压延机连续进行双面贴胶,优点:操作较易控制,生产效率高,帘布受伸张较小,对纺织物的损伤小,耐疲劳强度提高。缺点:胶料不能很好地渗入布缝中,胶与布的附着力较低,且两面胶层之间易形成空隙而使胶布产生气泡或掉皮露线。,有积胶贴胶(压力贴胶)称为半擦胶,主要用于密度较大的帘布挂胶,也可用于细布、帆布挂胶。一次只
22、能进行单面贴胶。,优点:能够使胶料渗入布缝中,从而使胶与布的附着力,特别对未浸胶的棉帘布有很好的效果,在不损伤帘线时,帘布的耐疲劳性能有所提高;能改善双面贴胶易掉皮的毛病。缺点:帘线受到张力较大,且不均匀,以致性能受到损害,布层表面的胶层较薄;操作不当时,易产生劈缝、落股压偏等毛病。对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压力贴胶单独使用较少,较多地与贴胶或擦胶结合使用。,(2)贴胶工艺条件 胶料可塑度、温度胶料可塑度小,渗透力小,易掉皮,胶布表面不光滑,收缩率较大。胶料可塑度大,流动性和渗透性好,收缩率小,胶料与布之间有较高的附着力,胶布表面光滑,但硫化胶的强伸性能降低。NR控制在。,辊温提高辊温可增大胶料
23、的流动性和黏性,胶料对纺织物的渗透力大,有利于提高附着力,且胶布表面光滑,但辊温过高易造成胶料焦烧。压延温度主要取决于胶料的配方,特别是所选用的生胶种类。辊速提高辊速,生产效率提高,但存在以下缺点:纺织物和胶料在辊筒缝隙停留时间短,胶料弹性较大,流动不充分,胶布表面不光滑,胶与布粘合力降低。,压延张力尼龙帘布有热收缩的特点,所以压延贴胶必须是张力贴胶,而且是从开始贴胶到冷却结束帘布必须保持一定张力。张力值应等于或略高于帘线在热胶料中的收缩值。辊距三辊压延机压延时,上、中辊距用来确定胶片的厚度,中、下辊距起贴合作用,辊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压延质量。中、下辊距过小,纺织物不易通过或被压碎,辊距过大,则
24、失去辊压作用,胶与布不能很好的贴合,附着力小。,2)擦胶擦胶是利用压延机两个速比不同的辊筒之间产生的剪切力将胶料挤入纺织物组织的缝隙中的压延挂胶工艺。优点:增加胶料与纺织物的附着力,速比愈大胶料渗透性愈好。缺点:对纺织物损伤程度较大。用途:轮胎、胶管、胶带所用帆布、细布的挂胶。擦胶只能处理帆布,不能处理帘布。,(1)擦胶工艺方法三辊压延机进行单面擦胶,三个辊筒的作用:上、中辊供胶 中、下辊擦胶按中辊是否包胶分为:中辊包胶法(包擦)中辊不包胶(光擦),包擦:胶料对织物的渗透性大,附着力大,对织物的损伤小。主要适于薄细帆布和平纹细布的挂胶。光擦:附胶量大,胶布表层的胶层厚度大。主要用于厚度较大帆布
25、的擦胶。,中辊包胶法中辊包胶法又称为薄擦或包擦法,是当纺织物进入中、下辊筒缝隙时,部分胶料被擦入纺织物中,余胶仍包在中辊上。特点:挂较量少且基本稳定,成品耐曲挠性较差;纺织物所受的挤压力小,胶料渗入布层较浅,附着力较低,胶布表面不光滑。用途:薄细布和平纹细布的压延。要求:胶料必须有良好的包辊性。,中辊不包胶中辊不包胶又称为厚擦或光擦法,是当纺织物通过中、下辊筒缝隙时,胶料全部擦入纺织物中,中辊不再全包胶只是半圆周包胶。特点:胶层较厚,可提供成品耐曲挠性能,表面光滑,且挤压力大,附着力较高,但用胶量较多,易将纺织物压破。用途:厚度较大的帆布挂胶。,纺织物擦胶(2 1=3)示意图(a)包擦法;(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务 橡胶 压延 挤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