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3章光谱分析法导论.ppt
《仪器分析第3章光谱分析法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第3章光谱分析法导论.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Basic of Spectrometry analysis,介绍电磁辐射的性质,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某些基本概念,2,分 类,凡是根据物质发射的辐射能或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而建立的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光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可以分为光谱法与非光谱法两类当物质高温产生辐射或当辐射能与物质作用时,物质内部能级之间发生量子化的跃迁,并测量由此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这类方法就是光谱法如果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不包含物质能级之间的跃迁,电磁辐射只改变了传播方向或某些物理性质,如折射、偏振等,这些方法属于非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上光谱法比非光谱法更重要,3,光学
2、分析法导论,3-1 电磁辐射的性质3-2 电磁波谱3-3 辐射的吸收和发射3-4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3-5 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3-6 各个光谱区的光学分析方法,4,3-1 电磁辐射的性质,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传播的光量子流,它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微粒性电磁辐射的这种二重性可以用波动力学统一起来,5,3-1 电磁辐射的性质,一、电磁辐射的波动性二、电磁辐射的微粒性,6,一、电磁辐射的波动性,电磁辐射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如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和散射等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可以用频率、速度和波长等参数来描述,7,频率 每秒内场振动的次数,单位是秒-1(s-1),这一量称为赫
3、兹,用Hz表示传播速度ci通过某介质时波面的移动速度,单位是厘米秒-1(cms-1)波长i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直线距离,单位为厘米(cm),8,辐射的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ci=iv 注意:辐射的频率只决定于辐射源,与介质无关 频率更能表征电磁辐射的特性 在真空中,辐射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且有它们的最大值.c 31010 cms-1,9,波数的定义,有时用波数来描述电磁辐射,波数的定义是每厘米内该波的振动次数在红外光谱中常用波数来表示红外吸收峰的位置,10,二、电磁辐射的微粒性,电磁辐射看作是不连续的能量微粒,称为光子 即光的粒子性表现为光的能量不是均匀连续分布在它传播的空间,而是
4、集中在光的的微粒上光子的能量取决于辐射的频率E=hv该式把微粒概念的光子能量与属于波动概念的辐射的频率联系起来 光子的能量若用波长表示,则 E=hc/,11,能量单位,光子的能量常用与能量成正比的频率(Hz)、波数(cm-1)等单位来表示电子伏特(eV)也常用来表示光子的能量单位电子伏特是一个电子通过一伏特的电位所获得的能量辐射能还可以用每摩尔所具有的能量来表示常用焦摩尔-1(Jmol-1)为单位,12,3-2 电磁波谱,将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便得到电磁波谱 各种电磁辐射的差别仅仅在于它们的频率或光子能量的不同 远紫外、近紫外、可见、近红外和远红外波谱区合称为光学光谱区由于远紫外辐射为空气
5、所吸收,所以也称为真空紫外区,13,可见光谱区,人眼所能感觉的那部分辐射区间(即可见区)中心波长大约为555nm(黄绿色)430nm690nm 不同光谱区对应的分析方法不同,14,3-3 辐射的吸收和发射,构成物质的每一种基本体系原子、离子、分子具有不连续的有限的量子化能级 辐射的吸收与发射M+hv M*(基态)(激发态),15,3-3 辐射的吸收和发射,一、辐射的发射二、辐射的吸收,16,一、辐射的发射,用发射光谱表征由激发源发出的辐射,它通常是以发射辐射的相对强度作为波长或频率的函数线光谱由一系列有确定峰位的锐线组成,它是激发单个气态原子所产生的带光谱由几组线光谱组成,由于它们紧密排列,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器 分析 光谱分析 导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