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教实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互动.ppt
《以学促教实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互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促教实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互动.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学”促“教”实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互动,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研室 李莉2015年11月,集体教学一般是由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一定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面对全班幼儿实施教学过程的活动。,“要求儿童掌握的知识可以分为简单知识和复杂知识两类。对于简单知识,儿童在与成人的日常交往中,在游戏、劳动和观察中就可以获得,无须专门教学。但是儿童获得的这些知识多是零散的。要使儿童掌握复杂知识,则须经过专门的作业教学(即集体教学)。”乌索娃,我赞成在幼儿园里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但是,我并不认为应该以牺牲教师有效的教学作为这样做的代价。朱家
2、雄,幼儿园需要有集体教育活动,集体教学发挥着帮助幼儿组织、提升简单知识的独特功能,重“教”、轻“学”,脱离,环境地域,年龄经验,生活,附件鱼就是鱼.pps,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个人的经验鱼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牛,或者说他说认识到的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1.幼儿不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2.“鱼”只有到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认识真实的“牛”。3.教师的“教”并不等同于幼儿的认识。,旧教育观教学被看做智育的主要手段,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学习被看做接受由教师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新教育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受幼儿原有认知结构与经验的影响,同样的事物与现象对于不同的幼儿会有
3、不同的意义。,承认和尊重幼儿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被动学习:不利于每个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旧的教学观关注“以教促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以学促教”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不仅仅是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控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而且教师的施教也应是幼儿学习的“催化剂”。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助产士”,教师要帮助幼儿学会主动思考,学会学习。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幼儿“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幼儿的学习是从零开始的吗?,生活中的本能学
4、习获取经验、应用经验行为模仿中的主动学习简单经验的丰富与积淀集体交流中的互动学习经验提升与重组,幼儿的学习,第一境界:授之以鱼,第二境界:授之以渔,第三境界:悟其鱼识,1、选择优质的、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幼儿园课程和教材 2、适合面向全体幼儿的“真”活动(例:大班制作拼图)3、借助的活动材料追求的是品质而不是价格4、选定的教材要真正读懂,才能实现为我所用(例诗歌“秋天的水果”、故事“小壁虎借尾巴”),秋的画报秋天的树林里,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跟斗,就象彩色的画报。,这首诗给你什么感觉?是在介绍秋天的水果吗?这首诗歌如何让幼儿欣赏?,教育目标是
5、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的终点。,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关键,就在于活动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即: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是否有教育价值。活动目标必须是清晰的,是可达成的,而且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与幼儿的发展水平脱节,缺乏教育价值空泛、含糊、缺乏可操作性偏、空、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正确辨认方位(上下前后左右)体验空间方位的相对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索: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数学认知: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小班: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中班: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
6、等方位词描述 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大班:能辨别自己的左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生活能力目标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中班: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活动目标:熟悉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引导幼儿识别幼儿园的方位。用简单的标记标出周围熟悉的建筑或设施。调整后目标:熟悉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能借助熟悉的参照物迅速指认幼儿园。尝试用简单的标记标出周围熟悉的建筑或设施,感受标记所带来的简单和方便。,简明:简单明了,语句精炼,避免繁琐清晰: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并重;表述切题,关注幼儿发展,符合该活动的特质及幼儿的年龄特点,避免笼统统一:必须固定以幼儿(或教师)为行为发出的主体(最好是幼儿),幼儿
7、园的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蕴涵或组织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目标流失内容超载难度过大盲目整合,例1:综合活动“阅读广告”1谈话: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阅读。师:你们知道广告吗?在哪里看到过广告?2观看电视广告。(1)播放关于牙膏的广告。(2)讨论:这是一个什么产品的广告?你看到了什么?(3)师:我们再来看一遍,广告里有些什么人,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3幼儿创编广告语。(1)为小朋友喜欢的产品做广告。(2)为产品创编广告语。,问题一:目标
8、流失,分析,提问内容和教师构想的第一环节不对应没能让幼儿感知、提升广告的特点让幼儿创编广告,教师只注意形式上的自主,可以自己编也可以自由结伴编,但是怎样创编广告语交代不清,在幼儿没有明确广告的特点的情况下又如何创编呢?,问题二:内容超载,案例:音乐活动“盒、碗、碟、杯在歌唱”1出示盆、碗、碟、杯。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知道其名称、各自的特征。2请幼儿自由敲打盆、碗、碟、杯,倾听其不同的音色。3欣赏歌曲盆、碗、碟、杯在歌唱。4学习敲打节奏xxxxxxx。5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敲打,要求节奏敲打正确、整齐。6引导每个幼儿在教室里除乐器玩具外再找一件生活用品,进行拍打、敲击、摇晃。7鼓励幼儿将各种生活用品
9、的名称创编进歌曲,同时创编出新的节奏。,思考,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后,幼儿到底发展了什么?是观察认识物品名称、特征,还是辨别其不同的声音?是欣赏歌曲,还是创编歌曲?这么多的环节到底让幼儿学什么?,分析,两多:活动环节过多,想达成的目标过多。效果:欲速而不达,在有限的时间内已经不可能保证质量地完成,导致“走过场”或剥夺幼儿应有的自由游戏、活动时间。结论:这种热热闹闹走过场的丰富环节,不能成为幼儿踏踏实实的学习过程。,好的教学过程应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应突出重点,分析可能出现的难点,使目标在循序渐进中自然达成。,1感知豌豆荚中豌豆的数量 看看豌豆荚的外形特征,数数豌豆夹中的豌豆粒。2剥一剥、数一数、记
10、一记(操作)每人两个豌豆荚,剥后数一数并用自己的方法做记录。3分析记录单 重点:怎样记录才能看得清楚?豌豆荚里的豌豆粒一样多吗?4再次操作。记录35个豌豆荚中的豌豆粒。5交流并小结。讨论:每个豌豆荚里的豆宝宝一样多吗?最多的有几粒?最少的有几粒?,简洁:紧扣主题,环环相连,避免花哨有层次:有机联系,层层递进,由表及里,豌豆夹中豌豆粒数量的差异,可以引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积极性,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剥豌豆、数豌豆展开一个豌豆夹里有几粒豆宝宝?多的有几粒?少的有几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为幼儿展现自己的数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机会;又在同伴交流互动的学习情景中,感受记录的不同方法,同时又在分析过程中
11、逐渐把握“怎样才能把几次操作的结果表述清楚”,这是一种对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比较最多的有几粒和最少的有几粒,不仅进行了数学能力培养,更调动了幼儿到生活中继续探索研究的积极性,启迪了幼儿思维。,“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超出幼儿所能接受和理解的程度,结果是机械记忆,生吞活剥。“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是幼儿教育的大忌!,案例3:大班综合活动“各种各样的报纸”活动环节安排,第一环节:了解报纸的名称及基本用途(现场用时8分钟)。第二环节:制作报纸服装(现场用时15分钟)。第三环节:服装表演“报纸秀”(现场用时7分钟)。,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促教 实现 幼儿园 集体 教学 活动 有效 互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