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CM2000中文PDF版】RCCMF篇制造.doc
《【RCCM2000中文PDF版】RCCMF篇制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CCM2000中文PDF版】RCCMF篇制造.doc(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卷RCCM F 篇制造F1000引言 要提供充分详细的能保证满意结果的制造和生产规则是不可能的。成功的制造基本上取决于各个制造商所掌握的知识诀窍和方法。 第卷制造中给出的规则是要满足的最低要求,制造商应采取他认为保证其产品质量所必要的所有附加措施。此外,制造商应遵守第卷或设备技术规格书中所规定的所有允差和补充要求。F2000标记规程F2100总要求 a)应使用既不污染材料也不产生明显加工硬化或切口效应的方法作标记。 b)标记应标在物件受力最小的区域并且要避开应力集中区(特别是形状突变区)或焊接热影响区。此外,标记不得妨碍无损检验结果的判定。F2200方法a)可用符合 F2100a)和下述要求
2、的所有方法作临时和永久标记;b)禁止使用电弧笔;c)允许在厚度超过 6mm 的工件上冲标记,金属冲章头应是圆形或球形的;d)允许用电解蚀刻的方法作标记,最好用于尺寸小、厚度薄的零件。此时 所用电解液中的硫、汞、锌、铅的总含量和卤族元素的总含量均应不超 过 250ppm。电解蚀刻后应立即进行中和、清洗和干燥。 在用电解蚀刻作标记前,制造商应制定蚀刻规程。e)厚度在 6mm 以下的工件,可用振动标记工具。工具的头部应镶硬质合金。 标记刻痕的深度0.25mm。 然而,在铁素体非不锈钢工件上,这种类型标记可能会消失,应该用其 它标记方法,例如:用油漆在单个部件上做临时标记代码;并且制定完 工设备物项标
3、记一览表。F2300文字或符号直径 D350mm 的管道上标记的字符的高度建议为 46mm。设备和直径大于 350mm 的管道上标记的文字或符号的高度建议为 812mm。尺寸很小的零件,在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字符要尽可能大。F2400临时标记 制造过程中可用印油、不能擦掉的墨水、油漆做工件的临时标记,在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金工件上的临时标记应符合下列条件: a)只可使用以后可以擦洗掉的标记; b)使用的墨水、油漆等不得含有 F6000 中禁止的任何污染物; c)如果标记有可能污染表面时,应在热处理前去除这些标记。F3000切割和不作焊补的整修F3100概述 所有材料均可用机械加工、磨削或热切割和方
4、法下料成形或开焊接坡口。允许剪切板材受 F3200 制约。F3200剪切 如果随后用机械加工或磨削除去应变硬化区,厚度硬化区,厚度小于 25mm的板材可以用剪工切削。 如果遵守上述条款,可以用剪切制备坡口。然而,对于厚度小于 10mm 的板材来说,焊接工艺的接头截面说明已消除应变硬化区就足够了。F3300氧气切割a)当 S1321,S1322 或 1323 中规定焊接要预热时,氧气切割前应进行预热。 然而制造商证实其不会造成裂纹的 S1321 中所列的碳钢件,在氧气切割 前可以免除预热。b)应仔细地清除工件的氧化表皮毛刺,并用金属刷或磨削去除所有氧化物 痕迹。当表面保留切割状态时,施用的氧气切
5、割应对材料的机械性能(例 如硬度)没有不利影响。c)应仔细地检查氧气切割表面,是否有裂纹。d)在用磨削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去除因氧气切割而造成的沟痕之后,应按 B、 C、D4000 章的要求检验用氧气切割制备的焊接坡口(见 S7330c)。此外, 制造商应当用焊接工艺评定试件验证最大硬度值是令人满意的;否则要 用机械方法(磨削机械加工)去掉影响区。F3400等离子电弧切割和惰性气体保护钨极电弧切割a)当使用等离子电弧切割法将工件切割到景终尺寸时,应除掉切割面上所 有的金属滴迹、沟痕等;从切割面上磨削或机械加工去掉 1mm 左右金属。 如果用气体保护钨极电弧切割方法切割薄壁件,也应采取同样的措施。
6、奥氏体不锈钢件可以用去除毛刺后再进行化学酸洗(见 F6000)来代替 磨削或机械加工。b)用等离子电弧切割制备不锈钢件焊接坡口时,切割后进行的表面制备应 符合第卷对焊接坡口所规定的检验要求。F3500碳弧切割和刨削(见 S7330)F3600不作焊补的整修F3610概述 本节叙述在已经按第卷“材料的要求验收的工件上发现的缺陷以及在加工或安装过程中暴露或产生的缺陷的整修。 这类缺陷一般是表面缺陷。 如果这些缺陷满足下述条件就不作焊补。F3620不作焊补的整修a)应该用磨削、铲削(随后磨削)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去除缺陷。禁止使用 热加工方法去除缺陷。b)应将缺陷去除、或减小到零件实际厚度按第卷中零件和
7、制品的准则和 和卷 S7350 坡口及焊接金属熔敷表面的准则为合格的尺寸。c)去除或减少缺陷之后,剩余金属厚度按照第卷中适用设计方法应足以 满足应力准则。此外,表面状态应满足装配和无损检验的要求。d)整修部分应该圆滑,与周围表面连接应无棱角,接合斜率最大为 0.25。F4000成形和尺寸允差F4100 成形 F4110 概述 F4111范围a)成形工艺包括为获得一个给定形状的部件对零件或制品所施加的所有热力机械操作(加热循环、变形和成形后的任何热处理)。b)成形工艺应不会使部件材料的性能降低到低于要求所要求的最小值。因 此,必要时应在成形之后进行热处理恢复材料的性能以符合上述要求。c)为此,成
8、形工艺评定试验目的为验证加工出的制品符合成形前制品材料 验收技术规范中要求的性能。d) 焊接板材不论采用何种成形工艺,焊接工艺评定都应考虑与成形相关的 热处理。F4ll2需要的文件a)应按照正式确认的整套文件所规定的要求进行所有成形操作,这些文件 至少应包括:制造操作所使用的成形工艺技术要求和相应的评定报告的编号;成形过程中和成形后要进行的检验。b)成形工艺技术要求的内容 成形工艺技术要求应包括如下内容:1)当要求进行成形工艺评定时,应列出 F4120 中规定的用以限定有效范 围的所有变量。2)提供下列资料作为参考之用。成形操作所采用的技术参数;或包含有这些内容的内部工艺规程的编号。 例如:采
9、用感应加热进行弯管时,特别应规定下列参数:弯曲速度;电气参数(电流、电压、频率等);冷却参数;测量温度的方法:经受成形操作的焊接区的位置(在适用时)。3)成形工艺数据表中应列出成形工艺评定的编号。F4113应变率的计算方法a)按下列公式计算成形零件的延伸率: 圆柱筒体:A%=50e(1 一 Rf / R0)/ Rf变形量1%时:A%=65e(1 一 Rf / R0)/ Rf变形量1%时:A%=75e(1 一 Rf / R0)/ Rf 容器封头:A%=(ln(Df / Dp)100 管子:A%=100r / R式中: e成品名义厚度; Rr成形后零件中心线的曲率半径;R0成形前零件中心线的曲率半
10、径(平板的曲率半径为无穷大);R管子中心线的名义弯曲半径;r管子名义半径; Df坯件直径; Dp零件直径(冲压后)b)复杂形状成形的应变率应通过在试样件上的网格线来测得。F4120成形工艺评定 本节涉及除热交换器“U”型管弯曲工艺之外的成形工艺的评定。F4121评定的目的和要求作评定的场合 评定的目的是用一个试件对所采用的主要因素验证成形工艺能满足所要求的质量标准。 下列情况需要作成形工艺评定:a)在高于 150温度下进行任何一项或一系列操作。b)在低于(或等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的任何成形操作,而按 F4113 中给 出的各种形式部件的公式进行计算,合金钢或碳钢工件最大应变率超 过 5、奥氏
11、体不镑钢工件最大应变率超过 l0,或超过 15而具有支 持性文件时。 后者的支持性文件应考虑到加工造成数据的离散性并提供统计证明:满足成形前填充材料验收技术规范所要求的保证性能(应变率的最 低要求值除外,:所选的与最小伸长率相关的新准则是合理的并且与设计文件的要求相容。在成形操作和相关机械性能热处理以后所验收的材料,不再要求成形工艺评定。F4122需要制定的文件 所有成形工艺评定都应按正式确认的全套文件所规定的要求进行;这些文件应符合适用章节的要求,它们至少包括:评定试件的成形工艺技术要求(见 F4112);评定的有效范围;按照所采用的评定准则等级确定的要进行的检验及相关准则;表示试件上取样位
12、置的尺寸示意图。F4123评定有效范围 限制评定有效范围的主要因素如下:F4123.1车间热成形的情况下: 应在制造该工件的同一车闻并用制造该工件的同类型机床连行评定试验。冷成形的情况下:在某一个车间所进行的评定试验,可 U 扩展到对制造厂的所有车间均 有效;但这些车间生产用的成形机床必须与评定试验所用类型相同。F4123.2母材的牌号 所有同牌号或标准牌号的碳钢和合金钢(不包括奥氏体不锈钢)应视为等效的。满足MCl310 规定的晶间腐蚀试验的各非稳定化奥氏体不锈钢应视为等效 的。此外,轧制、拉拔或锻造制品应视为等效的。F4123.3 焊缝 经受成形加工的焊缝处应考虑下列主要因素: 注:在运用
13、评定的有效范围中,制造商应考虑表 F4123.3 中的规定。 a)焊接接头的变形(见注)1)管件 只允许有一条纵焊缝;其变形量是由纵焊缝与中性轴线间的夹角“a”确定(见图 F123.3)。角度0 与管件材料类别相关;弯管过程中变形量:合金钢或碳钢为5;奥氏体不锈钢为 1 0。由下列表达式确定。 合金钢或碳钢件:0(度)=4.5 R / r奥氏体不锈钢件:0(度)=9 R / r式中:R管子中心线的名义弯曲半径; r管子名义半径; 如果0,即不考虑焊缝,则可将有纵焊缝的管子与无 缝管视为等效。当然;在焊接工艺评定时应对弯管及弯管后热处理所 经受的热循环采取措施。 如果0,应在试件弯曲时于弯曲背拱
14、部分对焊缝作评 定。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较大的值的评定结果可适用于 较小的值。2)板材图 4123.3主要是指成形前拼焊板材的弯曲和压制成凹形。同管子一样,如果碳钢或合金钢板材的变形量超过 5,(而奥氏体 不锈钢板材除外,其变形量达到 10),应在试件成形时对焊缝作评定。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较大的变形值评定结果可用较小的变形值。b)焊接工艺S3120 规定的并按照 RCCM 第卷评定的焊接工艺设立了一主要因 素。特别是 S3X19(S3219、S3319 等)中规定的成形前焊缝的热处理是 一主要因素。4123.3 表F4123.4几何准则a)板材和管材:变形:用 F4113 确定的较大
15、应变率评定结果可运用于较小的应变率。 厚度:成形工艺评定的有效范围为 0.75e(1.25e+3mm)(e 为试件厚度)。b)管子 直径 下列各规定范围内的管子外径都可视为等效的:直径50mm 50mm直径l 50mmI 50mm直径本准则只涉及管子。较大的 re 比值的评定结果可适用于较小的比值。 变量 r 和 e 分别为管子的名义半径和名义厚度。c)附加限制 在评定成形操作的零件上有足够的尺寸时,应进行冲击试验,这些规则 不允许采用未进行冲击试验所得到的评定。F4123.5成形技术 评定只对一种成形技术和一种给定类型的机床(压力机、滚卷机、感应加热弯管机、充砂弯管机等)有效。F4123.6
16、成形的受热过程 规定的成形温度范围的任何变动,都使该成形工艺评定失效。 工件成形后不进行机械性能热处理时,成形后冷却方法中的规定条件的任何变动,则使该成形工艺评定失效。 应该指出,监督代表或检验员可以在说明评定试验的文件中所规定范围内为制作评定试件规定这些参量的数值。F4123.7成形后的热处理 如果规定的热处理是清除应力热处理,只要工件成形后的消除应力热处理中有下列之一变动,则该成形工艺评定失效。规定的温度范围的变动;在考虑 F4123.4 规定的等效厚度和 RCCM:S1340 和 S7540 规定的建议下,规定的加热速度、冷却速度和保温时间范围的变动。如果规定的热处理是机械性能热处理(正
17、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固溶热处 理等);试件应经受类似于产品零件所计划的热处理(同样的保温温度、保温时 间、冷却速度等)。F4124评定试验F4124.1试件的数目和种类 成形工艺评定用的试件数目和种类以及要执行的检验,取决于要进行的成形操作,并且由以下两个方面确定:决定评定有效范围的主要因素;决定无损检验种类和准则的部件质量等级。F4124.2尺寸 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试件的尺寸,成形工艺;试验和复试用的取样图;要进行的无损检验;适用的校形或重新弯曲工艺的评定。 在任何情况下管子的每个弯头角度应不小于 30,板材零件宽度应不小于300rnm 或 4e(取两者中的大者,e 为板材厚度)。F41
18、24.3试件的制作a)基本材料(母材和焊接材料) 试件所用的母材和可能用的焊接填充材料应该是制造中所采用的或能代 表它们的其它母材或焊接材料,并且要符合 F4123 所规定的等效性。制 造试件用的母材和焊接材料要进行验收试验,并应满足第和卷中相 关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的准则。b)试件的成形和热处理 试件的成形应该使用与产品生产用的同类型机床。试验过程中要连续纪 录零件的温度。如不能连续测量则要定期测量。成形后应进行与生产所 采用相同的热处理,并要记录。F4124.4评定试件的检验a)概述应从经过按照说明评定的文件中规定的全部热处理和检验后的试件 上制取所有试样。应从无损检验证明最完好的部分制取机
19、械性能试样。 相反,宏观或微观金相试片应取自无损检验判为合格的区域。检验和试验应使经受成形的各区域的性能为规定的:母材:弯曲腹拱和背拱或受拉伸区域和受压缩区域;焊缝:当按照 F4123.3 考虑时,为:熔敷金属、母材的热影响区; 如果其它场合不另行进行检验时,则包括未经受成形热力循环的 母材和焊接接头的异种方法校核试验。当弯曲管子时,还应确定弯曲起点、弯曲中部和弯曲终止点的性能。b)无损检验 评定试件在成形之前和以后,应经受在工件制造过程中所要求的各种无 损检验;并满足这些工件的最高级的要求。 在成形前后,对试件的适当部位(尤其是受拉伸区和焊接接头处)按照 MC4000 进行目视检查和液体渗透
20、检验。当其为管子时,只对外表面作 液体渗管检验。试件应进行尺寸检验,以证明满足 F4200 和采购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准则。 试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条痕、折迭、裂纹或其他有害的缺陷。而且,当采购技术要求中没有规定其它的液体渗透检验准则时,表F4124.4 中给出的准则适用。c)破坏性试验1)化学分析 热成形或成形后进行热处理的不锈钢工作,如果所使用的是燃烧加 热,应在完工后测量表面 1mm 深处硫和碳的含量。准则: 按采购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值。2)机械试验 母材:应进行制品(板材、管子)验收规定的所有试验并应符合相应的准则。试样的取样条件 J 立与制品验收规定的条件相同,实际上不可能时除 外。管材应
21、从管子背拱和腹拱取样,在厚度方面取样的条件应同于制品验 收的规定,实际上不可能时除外。 板材应在它的受压区和受拉区取表层试样。焊接接头: 应完成焊接工艺评定规定的各种试验并符合相应的准则。 在焊接管的情况下,应在焊接接头的背拱作试验,取样位置与焊接工 艺评定取样相同。 在饼焊的钢板情况下,沿制品厚度方向的取样位置与焊接工艺评定取 样相同,考虑下列要求:要在制品表层厚度的 14 或 13 处进行的试验,应在背拱上进 行。3)晶间腐蚀试验满足 MCl310.B 法处理的腐蚀试验要求的所有牌号的材料不需要作腐蚀试验。4)金相检验一组织检验一晶粒度测量 当采购有要求时,应在成形之前和成形之后按照相应技
22、术要求的条件 和准则用金相复型进行检验。 如果采购没要求时,应进行检验行为参考资料。5)硬度测量 当采购有要求时,碳钢和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除外)工件应在成形 之前和成形之后按照相应技术要求的条件和准则进行硬度测量(尤其 是沿应力轴线)。如果采购没要求检验,应作为参考资料进行测量。表 F4124.4液体渗透检验准则 所有等级碳钢、合金钢锻件和轧制管 应记录尺寸超过 lmm 的所有显示。 出现下述显示即判定为不合格:线性显示;尺寸大于 3mm 的圆形显示;排成直线的 3 个或 3 个以上,且两边缘之间距小于 3mm 的显示; 以最不利方式选取的长边不大于 20cm 的 100cm2 矩形面积中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RCCM2000中文PDF版 RCCM2000 中文 PDF RCCMF 制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