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ppt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二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辞典中对“经济”一词的解释1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2经济就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企业的产量与效益、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等;3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识局经济”(晋书纪瞻)、“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卷六)。它
2、的含义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4.经济就是家庭管理(见古希腊色诺芬著:经济论);5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6.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历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在人类
3、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模块的学习要点: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通过学习,了解历
4、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中国经济,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内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5、,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概述 本专题导语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其中,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古代中国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部分构成,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3古代
6、中国商业是不断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空间、时间的逐步扩大。4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则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省学科指导意见要求:基本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3)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4)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5)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要求: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土地所有制;说明:学习时应依据“农业是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这一总体目标来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
7、度和广度。“神农的传说、泰半之赋、沉重的力役”三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简化课标:(1)制约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2)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3)古代农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教材从什么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以牛田”,-农业耕作工具和技术的发展,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古代农民的地位和处境,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工程和灌溉技术的进步,教材主要介绍了古代农业的发展表现,一、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1)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农具。2)耕作技术:刀耕火种铁犁牛耕。3)农业动
8、力:人力畜力自然力。,思考1:根据上表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思考2:根据上表归纳中国古代农业从生产工具和技术方面呈现的特点。,农业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主要特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器牛耕(落后性)农业的起源: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1、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推广2、生产技术的进步(耕作技术;灌溉技术;收割技术等)3、农作物品种的丰富与否(新品种的开发与引进)4、农业收成的好与坏;政府收入的增加与否5、土地资源的开垦与否(如江南经济的开发等),思考4: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概括农业发展的表现?,思考3:从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看,古代中国的农业经
9、济呈现怎样的特点?,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思考5:古代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农业发展治民治国。(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局限:(1)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2)人地矛盾,阶级矛盾激化,成为社会动荡的因素。,通过学习,请归纳古代农业的特点,产业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农业生产的目的: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
10、,三、古代农业的特点,通过学习,你认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条件的良好与恶劣(天气;气候;土壤等),2、生产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根本原因)农具与技术的改进(耕作工具;灌溉工具;收割工具等)农民(劳动力的充足与否;勤劳与否)劳动对象(古代主要是土地),3、生产关系-人类处理社会条件的能力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土地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制度;政策;政局等)产品的分配(赋税制度的合理与否),拓展: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三农问题,1、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始终存在且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封建经济越是发展,土地兼并就越严重。因此,一个王朝后期往往表现比
11、较突出,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战乱等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封建社会,农民与土地的结合极其不稳定,关系脆弱,极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社会动荡,人地矛盾紧张-农民流亡,农业凋敝,3、农民负担沉重。“黄宗羲定律”:历史上每进行一次改革,老百姓的负担就加重一层;历史上每进行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杂派高潮。由于封建生产关系以及剥削制度的存在,在历代王朝里农民的赋役负担并没有真正得到减轻,反而较前代更加沉重。-农民无积极性;农业不繁荣,4、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程度低-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思想家,而黄宗羲定律
12、则是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概括出来的。黄宗羲指出,封建赋税制度有“三害”:“田土无等第之害,所税非所出之害,积重难返之害。”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如何从制度上防止“黄宗羲定律”重现?叶青教授认为,一、要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二、要从政体上改变,把“城乡分治”改为“城乡同治”。政府应该给城乡提供统一的公共产品,比如道路、农村义务教育等。三、要发展农村经济,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小康建设。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税负率才会下降。,根据中国最高立法机关
13、的执行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一项决议,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废除农业税。2004年3月中旬,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当月底,中国政府就决定:免征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农业税,降低其余11个粮食主产省的农业税税率。到2005年初,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有28个相继宣告“免征”农业税。从这方面来看,中国原本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废除农业税,事实上只用了2年。,这是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山村。层层梯田是这个山村赖于生存的基础。大点的地块可能有四五亩,小点的也就几分地。这种情况在西南地区可能更普遍。,现实思考:今天的三农,根据联合国保护世
14、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
15、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6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
16、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拓展: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福泽成都平原两年多年,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这一次,大地给予了8.0级地震的巨大考验,我们引以为豪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整体完好,仅仅在鱼嘴出现了裂缝。然而都江堰众多的文物古迹就不那么幸运了,二王庙、伏龙观等损毁较严重。,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对新石器
17、时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挖掘发现了如右图的一件文物,从这件文物可以判断出A.河姆渡人已经进入氏族社会B.河姆渡人已经有了原始农业 C.河姆渡人已经有艺术审美观念D.河姆渡人经常发生战斗,、隋唐时期出现在江东地区的、便于水田耕作的工具是,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诗人的这首 调笑令 反映的工具是(),1(08北京文综)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C,6.(2006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
18、“易于耕种的纤细黄 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 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 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 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7.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座古墓时,发现了许多农作物的种子,其 中有玉米、棉花、水稻等。据此推断,这座墓的主人生活的 年代应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A,B,考点二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生产的是青铜器(铜、锡、铅等合金),代
19、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手工业与农业结合,是副业,“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是古代手工业主要方式,纺织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之一丝织业的发展,先进的冶金技术,-古代手工业之一冶铸业的发展,陶瓷业的成就,-古代手工业之一制瓷业的发展,教材主要介绍了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和三大支柱部门,熟悉教材
20、,一、掌握古代手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纺织技术萌芽;人工育蚕,甲骨文记载;专职官员;妇功,说文解字;丝绸之路,绒线毯;官营纺织业,棉花种植和棉花技术推广;,棉花种植面积;资本主义萌芽,小件铜器,青铜器分布、规模和水平;出现铁制工具;炼钢,铁业官营制度;冶铁动力变化;水排,灌钢法,煤冶铁有明确记载,彩陶,东汉末期墓葬青瓷器,制瓷业发展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青白瓷,宋代五大名窑,粉彩瓷器,二、了解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方式,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探究: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及原因,材料一:继发现我国最早的道路网、最早的宫城之后,在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夏)遗址内,考古工作人员又在宫城附近发现了我国最早的
21、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其中绿松石器制造作坊是迄今东亚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材料二:官营手工业涉及的部门之多,有煮盐、冶铁、铸钱、丝织业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可以进行集中的大作方生产;它还可以凭借国家的权力,征调优秀的工匠、使用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人教版教材,特点:历史悠久,素称发达,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撑,农业的支持,为什么在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自身缺乏活力,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逐渐萎缩。民营手工业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手工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大大加深,生产范围、规模也日益
22、扩大,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雇佣劳动力,因此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三、重点把握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1、概况:,时间;地点;部门;特征,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点:江南地区 某些手工业部门标志:“机户”雇佣“机工”,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概念不要混淆,思考:欧洲14、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也差不多,试分析产生的条件。但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而中国却一直萌而不发,试分析原因。,条件,产生的原因,制约因素,
23、政治(环境),资金,资源,劳动力,技术,市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土地买卖和高额地租影响商业资本,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家庭手工业和小农经济,农民的无力购买;闭关锁国,思考:尽管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仅仅是星星之火,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试分析。,经济未能触动自然经济,但成为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 产生的条件,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未能动摇封建统治,但成为近代资产阶级诞生的物质基 础,扩大了市民阶层。,思想推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南海一号上的精美瓷器,“南海号”为南宋时期商船,长.米,宽.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为万万件。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
24、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也是唯一能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2007、12、22打捞出水。,鎏金龙纹手镯,拓展1:文物的艺术价值及鉴赏,艺术品的价值也就在于它的无价,中国的艺术品就像中国的历史一样,是如此的厚重。一个元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图罐)比近千万元的“全球特别纪念版”劳斯莱斯“跑”得还快,露面仅8分钟就被人以2.3亿元抱走,从此也就可见一斑!用货币衡量艺术,只是把无形的艺术量化,其中的真正深意还要靠历史来品味。,周杰伦-青花瓷作词:方文山作曲:周杰伦编曲:钟兴民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25、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妳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天青色等烟雨而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社会 经济发展 进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