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ppt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的起源与进化.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人的双重属性和人的概念,1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人的概念 人既属于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文化系统),又属于自然界(生物界)。人类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界,因此,人具有双重属性,即社会的属性和自然的(生物的)属性。因而也就有两种不同的人的概念,即社会人的概念和自然人的概念。,1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人的概念,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指人的社会属性或社会人的本质。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说法是对的。人究竟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呢?从生物学特征的比较来看,人与灵长目动物并没有“天壤”之别。我们人类与黑猩猩在形态学位和基因组成的差别并不比猴子与大象之间的差别大,甚至并不比
2、灵长目中不同物种(例如狐猴与黑猩猩)之间的差别大。人与动物的差别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行为特征上。,1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人的概念,例如,认为人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而动物不能。实际上,黑猩猩,甚至某些鸟类都能够使用简单工具,例如用树枝获取食物。黑猩猩甚至能“制造”简单工具,例如把两根竹杆连接起来成为一个长杆,用以获取高处食物。人与动物“本质上”的差别在于人能够创造文化,建立文化系统。个别的人在社会文化系统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该系统积累的文化信息,因而成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组成成员。个别的人一旦脱离社会,就失去社会属性。例如,印度的狼孩,她自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长大。她不会说话,不会劳动,不会与人相
3、处,她失去了人类的社会属性,仅仅保留着人的生物学属性。可以这样说,这种失去人的社会属性的人不再是“人”了。这里说的“人”是社会人的概念,是社会学定义的“人”的概念.,1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人的概念,人既属于社会,各时代各种社会有不同的法律给社会的“人”以严格的定义。例如关于社会人的法律定义是:人是享有生存权、人身支配权(人身自由)等社会基本权利的社会成员。然而,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作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可以当作商品买卖,因而不被当作社会的人看待。美国南北战争前的黑人也不被当作社会的人。人类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是“人”,而另一部分却不是。,1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人的概念,今天,社会的人的法律
4、定义是完全必要的,因为这涉及社会伦理道德。区分法律保护的社会的人与生物学定义的人具有现实意义。例如、未出生的胎儿是否属于法律保护的具有生存权的社会的人呢?若是肯定的,则不能堕胎;若是否定的,则可以人工堕胎。但从生物学观点看,受精卵就是生命的开始,胎儿与婴儿都是人。,2人的生物学属性和自然人的概念,所谓自然的人就是生物学定义的人。从生物学观点来看,人类是一个生物种,与其他生物种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人类在生物分类系统上有一定的地位(图131):在横向上,人类与现时生存的类人猿(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同属于人猿超科(Hominoidea);在重直关系(时间向度)上,现代人类与若干化石祖先构成人
5、科(Hominidae)。现代人类在分类系统上属于:,二、人的形态学特征,1人具有脊椎动物的某些原始的形态特征 赫胥黎和达尔文最早提出“人猿同宗”(人类与类人猿起源于共同祖先)的观点。达尔文在他的人类由来一书中还罗列了大量形态学证据,证明人与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的祖先。”人类躯体确实保留着许多脊椎动物的原始特征:例如人具有五指(趾),这是多数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特征;人具有尾椎和尾肌(退化的残留),这是几乎所有脊椎动物共有的特征;人的眼睛有瞬膜(两栖类、爬行类及鸟类共有的结构)的痕迹;人类还有耳肌的痕迹、盲肠的残余(阑尾);人还有发达的锁骨。和所有的脊椎动物一样,人的躯体的整体结构大致符合脊椎动
6、物的“原型”。,二、人的形态学特征,2人类躯体结构保留着树栖生活方式的适应特征 人的颈椎少(颈短),腰椎也少,因此,整个躯干结构紧凑,有利于在树上活动。人的肢体相对于躯干而言是较长的,婴儿时期前肢(上肢)甚至比后肢(下肢)长,这是树栖的灵长动物的典型特征。人手的抓握力很强,婴儿两手的抓握力尤为显著,几个月的婴儿甚至可以两手抓握枝干使躯体悬挂,这正是树栖的适应特征。人的双目前视,具有立体视觉;树栖动物在树枝间跳跃移动需要准确地目测距离,立体视觉正是对树栖生活方式的适应。人的爪变为扁平的指甲,适合于剥、刻、抓、摘果实和种子,证明人的祖先生活于森林中,以植物果实种子为主要食物。,二、人的形态学特征,
7、3体毛的退化和独特的性行为 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人类体表无毛或少毛的特征是极其独特的。因而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类祖先是生活于水中的猿类,因适应于水中生活,体毛退化。皮下脂肪相对发达。人类的另一个显著不同于其他哺乳动物的特征,是其独特的性行为和性生理。几乎所有的兽类都是短时期发情交配,性行为完全是为了繁殖后代,即性行为与生殖紧密相关。只有人类,其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殖不相关。人类的性行为比其他任何高等动物更经常发生,人类两性的性接受能力很高,性爱和性行为成为人类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二、人的形态学特征,4镶嵌进化和幼态持续 镶嵌进化 不同器官的进化速率常常很不相同。有些器官进化很快。而另一些器官
8、进化停滞,因而造成一种具有混合特征的表型,即快速的前进进化的新适应特征和处于进化停滞状态的原始特征同时存在于一种生物上,这就是所谓的“镶嵌进化”(mosaic evolutio)。实际上镶嵌进化是普遍存在的,当物种进入一个新的适应带,其某些器官可能受到强的选择压而快速进化,而其他器官可能长期停滞不变或改变很慢。因此,许多物种都同时具有一些“先进”的特征和一些原始的特征。而人类尤其明显。,二、人的形态学特征,幼态持续 荷兰解剖学家波克(Louis Bolk)就注意到成年的人与胚胎期的猿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例如人的头部相对于躯体而言占有相当大比例,人的颜面骨相对较小,眉嵴不发达,脸上皱纹相对较少,枕
9、骨大孔靠近颅底,脚姆趾与其他四趾不对立等。Bolk由此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即人类形体进化是由于控制发育的激素发生变化,造成发育的迟缓,即所谓“幼态持续”。,二、人的形态学特征,Gould(1977)对人类进化的幼态持续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比较,人类发育迟缓,骨骼钙化很晚,性成熟晚,幼年期长,寿命也长。这些特征都显然与控制发育的激素有关。正是由于发育迟缓和寿命延长,人类才具有创造文化的能力。人类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年期加在一起占个体寿命的1/4到1/3,因而人类有足够的时间学习。随着人类社会文化进化,知识的迅速积累,人类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幼态持续假说还指出了另一个重要原理,
10、即生活史或生命周期本身也经历了进化过程。调节控制发育基因的突变和自然选择,能够改变一个物种的个体生长发育的速率。,三、人类的生物学进化,1人类进化过程中躯体的改变 如果人类的祖先是树栖的灵长类,形体结构类似今日的类人猿,那么我们将现代人类的躯体结构与类人猿的躯体结构进行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适应进化改变。肢骨:猿的前肢长于后肢;而人的后肢(下肢)长于前(上)肢,除了婴儿外,成年人“两手过膝”者是极为罕见的。人的锁骨发达,而猿类锁骨退化。,三、人类的生物学进化,趾(指)骨与跗骨:人的跗骨长,而趾骨相对较短;猿类跗骨较短而趾骨较长。人的跟骨发达(跟骨着地)。人的上肢姆指与
11、其他四指对立,猿类无此特征。脊柱:人的脊柱不是直的,而是前后弯曲成S形,即在颈部和腰部向前弯曲,在胸部和腰部以下(荐椎与尾椎部分)向后弯曲,造成人体体型的曲线美。而猿类的脊柱直,或略向后弯曲。骨盆:人类的骨盆上部短而宽,下部耻骨愈合,骨盆腔呈盆形,盆口缩小。猿类骨盆长,耻骨不愈合,盆腔口开放。腿:人在直立时髋关节和膝关节直;而猿类的髋关节、股骨与躯体不在一直线上,膝向前弯曲。,三、人类的生物学进化,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人类躯体的进化改变与直立相关,或者说,人类躯体的进化改变是对直立姿式的适应。从攀援的树栖生活方式向直立行走的地上生活方式的进化,导致人类躯体形态特征的显著改变。人的颅骨的形态、
12、枕骨大孔的位置使得人的头部能够很自然地座落在直立的躯干之上;S形的脊柱正适合于直立的躯体承重;人的骨盆结构适合于承托腹腔内的器官;髋关节的结构,股骨、膝关节、发达的跟骨和长的附骨适合于双足直立行走。虽然人并非唯一能直立的动物,但与任何其他能直立的动物相比。人直立得最彻底、最自然、最舒适、最谐调。换句话说,人的躯体已经改变得最适应于直立了。,三、人类的生物学进化,2躯体进化改变带给人类的利与弊 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积(脑重量)的增长使人的头部相对于躯体的比重增大,而直立的姿式使得头部位于直立躯干的顶端,无需强大的颈部肌肉的支撑而能灵活自如地转变方向。由于头部与颈、躯干、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因此头部
13、比重增大在力学上不会有问题。人能用头顶着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重物行走自如,说明即使人的头重再增加一倍也不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从躯体结构的力学角度而言,直立有利于脑量的增长。直立使人类祖先的前肢获得自由,并得以进化为劳动器官。实际上猿类的适应于攀援的上肢已具有抓握和采摘等多种功能,直立则使前肢完全摆脱运动功能而向使用工具的方向进化。由于直立,人头部的感官位置前移,并集中于面部,感官的功能完善化,使人面部更富于表情,使人能更多地交流感情,表达感情,通过“察言观色”相互了解。这样反过来促使人更多地相互交往,促进大脑的发展。直立有利于声带的发展,促使语言的产生。今天人类最大的适应优势是能思维的大脑、能使用
14、和创造工具的双手、语言、复杂的行为、感情以及建立其上的社会组织,这些都与形态进化相关,与直立相关,是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的骄傲。,三、人类的生物学进化,人类在获得了直立姿式和与其相关的躯体结构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躯体的适应进化改变也带来了众多弊害。由于直立,人的脊柱承重过大,腰痛(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和驼背是人类的常见病;下肢因承重过大而经常发生髋骨和股骨骨折、关节炎、关节损伤(特别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由于直立,内脏下垂(如胃下垂)、静脉曲张以及痔疮成为人类特有的疾病;由于适应于直立,骨盆下部开口变小、耻骨之间愈合,而人的婴儿头部体积大,使孕妇难产成为威胁母亲与婴儿生命的严重问题。由于颜面
15、骨退化,颌骨与口腔缩小,牙齿排列过于紧密,牙病如此常见以致光顾口腔医院和牙医的病人日益增多。,三、人类的生物学进化,3人类的生物学适应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们已经适应于地面生活的石器时代的祖先不仅获得了直立的躯体,而且也获得了对野外狩猎、采摘及其他体力活动的生理的适应。而今天人类的文明生活方式和人类躯体结构及生理的特征之间不相适应。换句话说,人类的文化进化迅速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人类的躯体结构和生理的特征并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人类的生物学进化缓慢)。于是造成了我们今天常见的所谓“文明病”:肥胖症、心脏病、血管病、癌症、神经衰弱、精神失常、近视等等。当然、有些疾病可能是由于人类文明削弱了
16、自然选择作用而引起的人类体质的退化。,三、人类的生物学进化,人类祖先是适应于植食的,或以植物食物为主的杂食。过多的肉食和过量的脂肪食物造成肥胖和心血管病。人类祖先是适应于体力活动(劳动)的,今天的脑力劳动者过多的脑力劳动与过少的体力活动造成神经衰弱。近视、消化不良以及高血压等疾病原始社会的妇女生理上适应于多产、哺乳;文明社会的妇女生育少或不生育、不哺乳的结果造成子宫与乳腺易发癌变。文明社会的医疗模式减弱了自然选择的作用,降低或破坏了人的免疫能力,使得人类对病原微生物侵害的抵抗力逐渐减弱。现代人类的诸多疾病,一方面是人类生物学进化的结果,即人类获得直立所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是人类文化进化引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 起源 进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