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
《人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 人类、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101 人口与环境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103 可持续性发展,101 人口与环境,一、人口状况二、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三、适度人口理论与可持续性发展,101 人口与环境,人口数量生活水平,资源消耗占地和空间排放污染物,环境污染程度生态破坏,经济增长速度受限人体健康受损,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数量,101 人口与环境,一、人口状况,世界人口状况(1)绝对数倍增:人类经历200多万年于1830年达到10亿人口,而后人口增长速度不断上升。(2)区域分布不均:世界人口79属于第三世界,其中亚洲人口密度最大,为世界平均的三倍;而且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于发
2、展中国家。(3)向城市集中:目前全球65亿人口中有32亿居住在城市,预计此数字到2030年会增加到50亿,占当时全球总人口的61。(4)发达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到2050年,全球8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几乎是现在的4倍,达到3.95亿人。,1987年50亿人口时,亚洲28亿,占60中国和印度37.6,占亚洲2/3,1930年20亿100年1960年30亿30年1975年40亿15年1987年50亿12年1999年60亿12年,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50年代 8090年代 2025年发达国家1.2%0.6%0.3%发展国家2.0%2.0%1%,101 人口与环境,一、人口状况,中国人口状况 我国人
3、口具有如下特点:1.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4到1/6之间,2004年末-2005年末净增76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89%。2.人口分布不均: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101 人口与环境,一、人口状况,中国人口状况 江苏590人/km2 西藏1.6人/km2,腾冲,黑河,面积=54%人口=6%,面积=46%人口=94%,101 人口与环境,二、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1.人口与经济 人口倍增所需时间:T=0.7/;人口增长率,%。初始人口设为N0,人口增长曲线如下:人口数量呈指数增长。而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在一定人口、资源与环境条件下实现的,但环境
4、和资源的稳定支付能力是有限度的。任何长期大于零的增长率都将导致人口猛增。因此人类应朝着人口零增长的方向努力。,0,2N0,4N0,Td,2Td,时间,人口数量,N0,101 人口与环境,二、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2.人口、粮食与耕地 现在世界粮食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人口可耕地/人粮食/人,故解决粮食短缺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数量。3.人口、能源与资源的消耗 可耗竭资源迟早都会出现耗尽的问题。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指数形式增长,即使是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资源的消费量也必须按指数形式增加,储量也必须以同样的速度增加才能满足需要。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寻找新矿藏越来越困难。为此经济上和环境上所付出的代价也
5、将成倍增加。,101 人口与环境,三、适度人口理论与可持续发展,1.适度人口理论概况 主要由如下几种观点:,101 人口与环境,三、适度人口理论与可持续发展,2.中国适度人口研究的主要观点 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16-17亿是中国的一条生命线。,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一、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二、环境变异引起的疾病三、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四、物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五、化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六、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与人体最本质的关系:能量传递和物质转换。(1)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们健康长
6、寿提供了一切。如每人每日需从环境中摄取:空气12m(13.6kg),水2-3L,食物1.5kg。(2)人与环境通过食物链保持机体与外界的平衡。(3)人为的环境污染极大地破坏和污染了环境,被污染的环境又危害人体健康。目前环境污染正直接和间接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因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疾病死亡率不断上升。中国:1953年 32.4%1973年 69.7%美国:1900年 34.5%1974年 91.7%,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人与环境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使机体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即为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将人体与环境联系起来的基本因素是化学元素,目前已知人体是由60多种化学元素构成的。O、C、H、N
7、、P、S 在人体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们是蛋白质和DNA的组成部分,也是组成地球上生命的基础。有12种元素对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们是:非金属元素(2个)Cl和I;金属元素(10个)Na、K、Ca、Mg、Fe、Zn、Cu、Mn、Co、Mo“生命金属”或“生物金属”。,一、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化学元素与环境中的化学元素总是保持着相对平衡状态。人体血液中元素含量曲线和地壳中元素含量曲线几乎吻合。,一、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人体血液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在正常情况下,环境与人体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和交换传递:人类健康
8、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维持人体内几十种元素平衡。,一、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环境,营养成分(物、能),代谢产物(物),人体(分解同化),合成细胞,能量,这种平衡包括,某种元素在人体内含量适宜,各种元素之间的比例合适,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二、环境异变引起的疾病,环境化学物质异变原因,自然形成,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地理气候条件不同,地方病(水土病),人类活动,公害病:大环境受到污染引起的。,职业病:小环境受到污染所引起的(车间,矿井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公害病”,地方病: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当地的自然环境 有密切关系的疾病。,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二、环境异变引起的疾病,1.地方病(
9、1)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原因:碘(I)元素含量异常患者:2亿左右(世界),痴呆、聋哑、矮小、劳动能力差碘作用: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成人需量100 150g/d人症状:缺碘 缺碘性地方甲状腺肿(山区、丘陵地带)(并发症)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病)碘过多 高典性地方甲状腺肿(沿海地区),化学性地方病:地壳表面元素分布在局 部地区异常所致。生物性地方病:某些致病微生物或某些 疾病媒介生物孽生繁殖所致。,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二、环境异变引起的疾病,(2)地方性氟中毒原因:氟(F)元素含量异常氟作用:对人体骨骼和牙釉质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当引用水中 F0.5mg/L儿单龋齿发病率 F1.5
10、mg/L氟中毒 过量的F+Ca2+氟化钙(CaF2)血钙 沉积于骨骼和软组织 治疗:钙制剂(形成CaF2 排出体外),氟骨症(表现在骨骼系统)骨头很疏松,易骨折骨折,氟斑牙(表现在牙齿上),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二、环境异变引起的疾病,(3)大骨节病(山区和半山区)病因 生物地球化学说:S、Mg、Ca不足或过多引起钙盐在 骨骺处沉积不足关节变形;食物性真菌中毒说:粮食被毒性镰刀菌污染成耐热毒素;腐植酸说:植物腐败产生有机酸引起。预防:改善水质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治疗:硫酸钾等药物,软骨代谢障碍造成骨关节畸形、疼痛、肌肉萎缩。,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二、环境异变引起的疾病,(4)克山病(以心股坏
11、死为主要症状的非特异性心脏病)病因:缺硒(Se),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成分,能特异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过氧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清除人体内有害的过氧化物,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害,硒还有抗癌作用。我国规定:饮用水中Se 0.01mg/L;成人50g/d人;如果摄入量200 g/d人则对人体有害。治疗:补硒,口服Na2SeO3。,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二、环境异变引起的疾病,1.公害病(1)水俣病(Hg)原因:甲基汞中毒(具有脂溶性,原型蓄积,高神经毒)途径:甲基汞 水域 浮游生物小鱼大鱼、贝类 人危害:短期的摄入甲基汞 1000mg 痉挛、麻痹 死亡 短期的摄入甲基汞 500mg 肢端麻木,
12、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障碍 长期小剂量摄入 慢性中毒(潜在性,胎儿性)预防:不向环境排放汞及其化合物,环境污染物引起的地区性疾病(有法律定义),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二、环境异变引起的疾病,(2)痛痛病原因:镉中毒(Cd)途径:镉进入人体后在肾中蓄积 肾机能障碍 骨软化、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给患者补充大量维生素D,并增加Ca和P的摄入量 长期小剂量摄入 慢性中毒(潜在性,胎儿性)预防:消除镉污染,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二、环境异变引起的疾病,(3)四日市哮喘(SO2)原因:大气污染严重,污染物包括SOx,CH,NOx和飘尘途径:大气污染物呼吸道粘膜损伤对感染抵抗力 感染性过敏 哮喘治疗:患者脱
13、离污染区预防:治理大气污染,以阻塞性呼吸道疾患为特征的公害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三、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1.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产生的实质是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环境污染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化学型:直接向环境排放或在环境中反应生成有害物 物理型:辐射、射频辐射、振动、噪声、废热等物理因素引起 生物型:病菌、致病霉菌、病毒、寄生虫卵及花粉等的污染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具有污染或破坏作用的物质(含气态;液态、胶态;固态),102 人类健康
14、与环境,三、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2.环境污染对人群影响的特点(1)污染物影响人群的范围大、作用对象广;(2)环境中污染物浓度低,对人体作用是时间长;(3)污染物种类多,作用机制复杂;各种污染物对人体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局部刺激、全身中毒、持续蓄积、元气危害;(4)多种污染物对人体产生联合作用: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可是个别物质的单独危害,但更多的是多因素联合作用于人体。联合作用包括:相加各者之和、协同大于各者之和、拮抗小于各者之和;(5)污染物对人群的作用受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6)污染容易,治理难。,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三、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3.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
15、危害 一般危害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污染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污染的方式;进入人体的途径;受害者的生理状况。根据危害程度和病症显示时间可将危害形式分为以下三种:(1)急性危害:污染物短期内通过多种介质侵入人体 几种污染物联合大量侵入人体 一次性高浓度污染急性中毒死亡 例1:SO2因尘引起的烟雾事件伦敦烟雾,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三、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例1:SO2因尘引起的烟雾事件伦敦烟雾 在谷地和盆地的地理条件下,无风或微风的气象条件中,或逆温层的存在时容易发生事故。(逆温:对流层中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的情况),1948年10月美国多诺拉镇中毒6千,死亡17人
16、,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水中毒几千,死亡60人,1952年12月英国伦敦,中毒上万人,4000人死亡,1962年12月英国伦敦,中毒上万人,750人死亡,SO2,SO3,H2SO4粉尘,H2SO4烟雾,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三、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3.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种)例2:光化学烟雾(洛杉矶烟雾),NO2,PAN(过氧乙酰硝酸脂)HCHO(甲醛)O3酸及盐的气溶液,阳光下为浅兰色烟雾,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三、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3.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种)(2)慢性危害:污染物长期低浓度反复作用,引起机体的中毒慢性危害对人体影响主要有:
17、对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功能低;慢性发病率和死亡增加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出现公害病水俣病,痛痛病等。(3)远期效应: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不能在短期内表现出来,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有的甚至要到下一代才表现出来,这就是远期效应。而大多数远期效应都具有:三致作用(致癌、致畸性、致突变),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四、物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损伤听力听觉衰退,耳聋;损伤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心区痛、耳呜、易疲劳等;降低学习工作效率,影响睡眠;导致心血管病发生,降低消化功能交感神经紧张所致;导致神经失常或休克160分贝以上的噪声,如战场。,102
18、人类健康与环境,四、物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放射性:某些元素的不稳定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射出射线而蜕变为其他元素的原子核的现象。射线种类:射线(氦原子核)、射线(电子)、射线、X射线、正电子、种子、中微子。天然放射性本底:天然辐射源所产生的总辐射水平。,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四、物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和排泄的途径及其在体内的分布进入途径 消化道食入各种食物通过食物链侵入人体 呼吸道吸入 皮肤粘膜和伤口侵入排泄:进入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参与机质体代谢过程后排出体外 排泄途径:肠道、肾、呼吸道分布 选择性分布选择性
19、地定位在某(几)个器官或组织内 被定位的器官“紧要器官”:碘(131)甲状腺 锂(90)骨组织 全身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中,如钾、钠的 放射同性间位素,铯-137,钌-103,钌-106,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四、物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辐射损伤机理及影响因素辐射损伤 急性效应人体受到大量照射立即产生的危害,如 1945年8月6日、9日的日本广岛、长崎 远期效应长期小剂量照射机理 直接损伤辐射直接将机体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的结构 间接损伤H2O影响因素:射线种类、照射剂量、照射时间、照射方式、照射部位、机体生理条件、环境状况,辐
20、射,H OH HO2+H2 H2O2,电离,活性强自由基,分子产物,与机体有机成份作用,破坏机体结构,机体中水分,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四、物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辐射防护电离辐射: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各种射线和宇宙射线都能使空气电离,故又称为电离辐射。躯体效应:电离辐射损伤效应出现在受照射者本人身上遗传效应:电离辐射损伤效应出现在受照射者后代身上 急性效应伤害各组织器官或造成死亡 远期效应致癌、白血病、白内障、缩短寿命等,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四、物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射频辐射:发射频率为105Hz3
21、1011Hz的电磁波辐射源 自然界电磁场:太阳辐射、地球电磁场、雷电 人工辐射源(微波):无线电广播、电视通讯、理疗、雷达探测、高频加热等。微波:一种高频电磁辐射,频率为3108Hz31011Hz,属非 电离辐射,但其穿透力大,易对深部组织产生危害。电磁波频率生物活性对人体危害 微波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四、物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热效应引起的,受微波连续照射会产生如下危害:防护微波对身体伤害的主要措施是合理配置辐射天线,合理布置居民区的位置。,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五、化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目前人类环境中约
22、有近十万种化学物质,人类癌症的病因主要就是化学物质引起的。由病毒等生物因素引起的癌症5%由放射性等物理因素引起的癌症5%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癌症90%经实验室研究确定的致癌化学物质有221种,如联胺,苯、氯乙烯、石棉、砷化物和煤烟等。1.化学污染危害健康的特点低浓度长期效应石棉导致的间皮瘤潜伏期为2040年多因素联合作用吸烟与苯胺协同可致膀胱瘤远期和潜在影响胚胎和胎儿对污染物更敏感,102 人类健康与环境,五、化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化学污染物质在人体内的转移运生物转运:污染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被动转运:细胞膜对化学物质转运不起主动作用。被动转运靠细胞内外浓度差和电位差简单扩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 环境 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1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