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比较全.ppt
《人格心理学比较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比较全.ppt(1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格心理学,席斌,我是谁,什么东西使你与你身旁的人不同,请用铅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物在内的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要求你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不限,也允许涂改;画完后请你写上自己的性别、年龄、文化、职业。,MBTI测试,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什么是人格,人格一词的来源,面具指义为人格的两层意思1.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2.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人格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研究取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有的看成一种控制行
2、为的内部机制,也有的看成是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奥尔波特(1937)曾考察过五十个人格定义。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学者们一致公认的人格定义。,*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成,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Eysenck,1970)*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维度的总和。(Byrne,1974)*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映何以是持久的模式。(Pervin,1980)*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Mischel,1986)*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
3、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1986)*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1999),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与行为)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共性与个性)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稳定与可变)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
4、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物性与社会性),人格的基本特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人身上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人格的稳定性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一层不变,而是指较为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性的特征。,人格的独特性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因为构成人格的各种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侧重点和组合方式是不同的人格是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人格的社会性指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社会的人特有的,整体性 schizophre
5、nia(精神内部分裂)稳定性 可塑性独特性 共同性社会性 自然性,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或特质的综合体,它显示出个人的能力,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他与环境的互动.,相关概念辨析,个性(individuality):指人格的独特性。它与人格的区别在于:其一,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其二,个性是相对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但人格是对人而言的,其它事物或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气质(temperament):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格的区别在于:人格的形成除了气质、体质等先天禀赋作
6、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气质仅属于人格中的先天倾向。,性格(character):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它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是不易改变的、稳定的心理品质。,个性是人格的独特性,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先天基础、性格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行为特征。,个性:个体差异性,与共性对应;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气质:先天的禀赋,神经类型所决定,人格具有社会性;性格: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具有倾向性;,主要参考书籍: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湾华东书局,1998年。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美赫根汉著,冯增俊
7、译,人格心理学导论,海南出版社,1986年。陈仲庚 张雨新编著,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美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美 Pervin著,黄希庭等译人格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学科定义,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现实的人,探求、描述和揭示个人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社会中的个人作整体性解释。,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人
8、格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人格理论的理解力与分析评判能力;并使学生了解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提高对人格心理学问题的研究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掌握其它心理学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成绩考核平时成绩(40)与期末成绩(60)结合。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讨论发言、期中作业的情况。期末成绩主要是考试成绩。,趣味测试,魔法药水预测你的未来 假设你面前有一瓶能预测未来的魔法药水,喝掉一整瓶就会知道自己一生所有的事情,你会如何对待这瓶药水?A、有一点兴趣,但不喝这瓶药。B、想要知道自己一生的所有事情,所以一口气喝掉整瓶药水。C、只喝下能知道明天事情的份量就够了。D、只喝能知道未来一年事情的
9、份量。E、先保管着,等到有需要时再使用。,A 你对自己的思考和信念相当有自信,即使碰到障碍,也会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你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及宗教热忱,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会孜孜不倦,谨守自己的岗位。你可能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B 你具有非凡的勇气及好奇心,拥有冒险犯难的精神。不过你常常太注重事情的结果,忽略了努力的过程及苦心。所以你通常对没有胜算及把握的事情,不会花心力去做,因为你不希望自己白费力气。你常常喜欢算命,希望能够有一些参考指针,来让你知道未来要往哪一个方向。基本上你虽然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却也认为命运及运气是主宰事情成功与否的重大关键。,C 你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对自我相当负责,也让别人能
10、够安心交付任务给你。你做事情不喜欢好高骛远,一下子就立定非常高远的目标,而是喜欢先立定短程目标,按部就班的前进,直到接近梦想为止。D 你对未来有莫大的欲望,经常梦想自己够抓住成功的机会,实现愿望。也会希望能有贵人出现,助你一臂之力。E 你是个非常理性的人,凡事都注重合理。喜欢追根究底,穷究真理,有时候会不知变通。不过,你做事皆以安全第一为最高原则,所以不会做太过无理的苛求。你也相当看重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能力,不轻易受他人的意见左右。,主要研究领域,六个方面,一.人格结构,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体差异的假设性概念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1.“主观客观”维度
11、 2.“整体论元素论”维度 3.“团体个人”维度 4.“量质”维度 5.“动态静态”维度 6.“内在外在”维度,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更接近于人格的真实维度,在人格结构五个维度中,宜人性和认真性属人际维度,外倾性属气质维度,神经质属情绪维度,而开放则与认知有紧密相关,所以这就为人格发展和整合明确了具体内容。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被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是人格结构的最好范型。,人格结构中的五个因素后来被称为“大五”(big five),强调该人格模型中每一维度的广泛性。这五个维度因素是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和认真性(C)。,这五种人格特质是:情绪稳定性:
12、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 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第六纬度:人际关系,二.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三.人格发展,指个体自出生到老年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各种人格特征的表现,是随年龄和习得经验增加逐渐改变的过程。,四.人格适应,指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五.人格评鉴,人格测量,测验人格评鉴的方法有晤谈、自陈测验、投射测验、行为评鉴、心理生理技术,六.人格研究,人格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
13、框架,主要理论流派,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1:精神分析学派:无意识心理影响行为方式的差异.2:特质学派:每个人都处于各种人格特征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3:行为主义流派:人的稳定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 4:人本主义流派: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人格差异的原因.5:认知理论流派:用信息加工的方式解释行为差异.6:生物学流派: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解释人格差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途径,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资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的确定
14、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人格的方法。如弗洛依德、罗杰斯、剀利等对人格的研究。,2.相关研究: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如高尔顿、卡特尔、艾森克等对人格的研究。,3.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的结论的方法。如斯金纳、班度拉等对人格的研究。,研究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观察与描述 孤独者经常离群而居,第二阶段:理论与假设 缺乏社交技能
15、导致孤独:1.孤独者比不孤独者较少主动发起谈话 2.孤独者不能正确了解别人对他们的看法 3.孤独者在社交场合比不孤独者有较多不恰当的话,第三阶段:检验与结论 记录并比较孤独者和不孤独者主动发起谈话次数、与陌生人谈话时不恰当的次数,人格研究的目的:,1:预测:准确预测出人的行为2:控制:影响人的行为3:解释:人的有关行为过程的理解或某些类型的解释,人格心理学的建立,我们认为导致人格心理学产生的来源主要有三个:1.心理测量运动2.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3.其它来源,1.心理测量运动,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卡特尔是冯特的学生,他非常重视人个别差异的研究。1890
16、年他第一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个术语。1905年比纳与西蒙为解决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问题,把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区别开来,而编制了第一个可用于智力测验的量表,即比纳西蒙量表。,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精神病学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在皮奈尔之后,相继出现了布雷德、沙可、伯恩海姆与让内等一大批杰出的精神病学家,大大推进了精神病学的发展。欧洲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疾病的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探讨了精神疾病的分类、病因,以及催眠和暗示等心理疗法的运用等等。弗洛伊德是欧洲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临床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的创始人。,3.其它来源,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
17、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将学习的课题引入人格心理学,促进了有关人格理论的发展。完形心理学强调整体与结构,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动力的整体结构,提出了心理的场理论与拓扑学方法,对主观心理现象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等等,对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西方文化人类学,特别美国文化人类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将社会文化的概念与田野研究方法引入人格心理学,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的视野。,人格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1937年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古典精神分析,精神分析范型(psychoanalytic paradigm)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其内容十分庞杂。该学派强调潜意识
18、、性本能等人格动力的重要性;其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焦虑、防卫机制、早期经验对日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发展出来处理内部驱力外部刺激的自我适应功能。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临床个案研究,其评鉴技术采用梦的分析、自由联想和投射测验等。,新精神分析反对弗洛伊德以泛性论为动力的生物主义和对人的悲观主义,强调自我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但其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方法和评鉴技术上并没有脱离弗洛依德所创立的古典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弗洛伊德的生平第一次打击是N.哥白尼论证了人类并不生活在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打击是C.达尔文证明了人类像任何其他动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第三次打击
19、是精神分析揭示出人类的自我并非他本身的主宰。,著作:梦的解析(1900年)性欲理论三讲(1905年)精神分析引论(1910年)超越唯乐原则(1920年)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1921年)自我和伊底(1923年)文明及其缺陷(1930年)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年),弗洛伊德的人性观,人类行为受一种强大内部力量(本能)的驱使 一、生或性的本能:力比多或性力(libido),性欲和所有指向获得快乐的行为 二、死或攻击的本能:塔那托斯(Thanatos,死神),死亡和回归大地的愿望,但大多转向外部攻击,人性是恶的,作业:分析自己通常遇到的心理冲突,1.用一段文字描述自己所遇到的冲突(内部心理、或人
20、际或实践方面)。2.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它带来什么后果?4.你用什么方法或策略去应对?5.应对的效果如何?,人格结构,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弗洛依德认为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构成。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有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潜意识是人格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
21、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意识是人格的表层前意识是人格的中间层无意识是人格的深层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
22、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由于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弗洛伊德这样论述自我难扮的角色:“有一句格言告诫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然而可怜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难怪自我经常不能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弗洛伊德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
23、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人格动力,本能:包括四个方面1.根源2.目的3.对象4.动量,能量的投注和反投注1.自我投注2.幻想投注3.对象投注,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动力学的原则,即把人的精神生活还原为“冲动力”和“阻力”之间正反相互作用的过程。能量投注作用即为“冲动力”,而反能量投注作用即为一种“阻力”。本我只具有能量投注作用,自我和超我则同时具有能量投注用和反能量投注作用,也就是说,自我和超我的产生就在于有必要阻止本我的轻率行为,在人格系统中的动力作用和阻力作用的对抗,可以叫作“内心冲突”。它同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冲突有所不同,内心冲突多得不计其数,因为动力和阻力之间
24、的对抗有多少,内心冲突就有多少。,所有的内心冲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本我自我冲突”和“自我超我”冲突。但不存在“本我超我”的冲突,因为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对抗总免不了要卷入自我之中。这就是说,本我和超我发生冲突是因为它们都想利用自我为各自的目的服务。,一切冲突都脱离不开自我,在人与外界环境的冲突中也必须有自我加入,这些冲突的结果对人格的发展都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人格的任何心理过程,无不受到能量投注与反能量投注相互作用的影响。有时候,二者之间的平衡常处于相当微妙的状态,哪怕是很少一点能量的转移,都会造成行动与不行动的天壤之别,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是调解者,通过调解,使人格内部
25、各种力量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实现人格的整合和统一。但是,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和持久的,人格内部冲突不可避免。,焦 虑,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主要有三种,即真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种焦虑的根源分别是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自我防御机制,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格 心理学 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0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