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课件.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阅读课本P60-P63,找出以下概念:,1、种群2、种群密度3、样方法4、标记重捕法5、出生率和死亡率6、迁入率和迁出率7、年龄组成8、性别比例,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概念的要点:生活在一定自然地域内 同种生物 全部个体,以下描述是种群吗?,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3.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雄性鲤鱼。,思考?,基本知识,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
2、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2)表示方法: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密度较高,种群密度很低,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农林害虫的检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估算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逐个计数,样方法:在被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种群密度=(N1+N2+N
3、3+N4+Nn)/n,(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样方的个体数量。),等距取样法,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讨论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讨论3、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P62)
4、。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思考: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围大(如田鼠),还能用样方法吗?,标志重捕法: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使用方法:,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不能过分醒目(避免被天敌捕食),要能维持一定时间,第1次,第2次,计算方法:假定在调查区域中动物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群的特征 人教版 生物 必修 种群 特征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0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