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澳大利亚野兔,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他带来了24只当时澳大利亚没有的物种-野兔,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6亿以上。漫山遍野的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食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中国水利网水葫芦入侵宁波、昆明、武汉等地的湖泊后迅速疯长;上海去年3万吨的水葫芦打捞量,今年已翻了3倍有余,上升至10万吨;水葫芦的疯长,让越来越多的水中生物痛失“家园”。,为什么野兔、水葫芦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种群数量急剧增长?,大肠杆菌,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020406080,2021222324,
2、分裂,细菌繁殖产生的后代数量,种群数量的变化,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Nnn,解:n 72h X60min20min216Nnn 2216,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2.数学模型建构的步骤 细菌的繁殖是一种二分裂生殖。有的细菌每20分钟就繁殖一代,我们就以细菌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Nnn,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数学模型,一般步骤:,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曲线图与数学方
3、程式比较,优缺点?,直观,但不够精确。,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在理想环境下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型,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曲线,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 X100%,实例1某海岛上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变化,“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1、产生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N0为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数量是一年前的倍数),2、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Nt=N0 t,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
4、年是第一年的倍。,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J”型曲线总结:,新物种迁入的开始阶段或实验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条件:,特点:,产生的时期:,“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环境阻力,种群密度越大环境阻力越大,在大自然中食物有限空间有限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天敌捕食,食物有限,空间有限,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天敌捕食,资源有限阻滞生长,产生条件:,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的个体数量,时间,理想的环境中(即环境资源很充足不受任何限制。),存在环境阻力的环境中(即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无限增长。),时间,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比较,种群数量
5、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思考讨论,K值的大小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一定条件下,资源空间越富足,环境阻力越小,K值越大,错,种群的个体数量,时间,350.7,710,176.1,K/2,练习册54-4,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停止,种群数量在 K/2值时,种群,增长最快,即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 小于K/2值时种群,增长逐渐加快,种群数量 大于K/2值时种群,增长逐渐减慢,K/2,环境容纳量,减速增长期,延滞期,指数增长期,稳定期,时间,种群数量,K,N0,(K/2),三、种群增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必修 第四 第二 种群 数量 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0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