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2003年10月农大版.doc
《牧草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2003年10月农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草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2003年10月农大版.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手册张众 编2003年10月目 录前言实验实习一、种子识别实验实习二、种子品质检测实验实习三、豆科硬实种子处理实验实习四、播种床的制备实验实习五、播种实验实习六、物候期观测实验实习七、幼苗观测实验实习八、生长观测实验实习九、田间杂草调查实验实习十、化学除草实验实习十一、分枝分蘖特性观测实验实习十二、豆科根瘤的观测实验实习十三、牧草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实习十四、种子生产性能的测定实验实习十五、植株结构分层分析实验实习十六、再生性能的观测实验实习十七、植株形态识别主要参考文献前 言“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作为草业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性,
2、实验实习是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按照当地自然气候的季节性规律及栽培生产条件,组织开展必要的室内外实验实习,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实验实习技能,巩固和扩充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性规律,本课程实验实习共设了十七项内容。本实验实习手册主要针对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要求编写,其它相关专业,如草坪、水保、药用植物等,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编者 2003年10月实验实习一 种子识别一、目的1学习掌握种子形态识别的基本方法;2熟悉栽培牧草饲料作物种子的结
3、构及形态特征,并能区别相似种子。二、材料及器具1材料:各种栽培牧草饲料作物种子实物及图片资料。2器具:解剖镜、放大镜、镊子等。三、方法及步骤借助解剖镜、放大镜及图片资料,仔细观测和比较种子的形态特征;运用植物学术语,参照有关资料进行形态学描述记载,并互相考问。结果记入表1-1、表1-2、表1-3。 表1-1 豆科牧草种子主要形态特征观测记载表序号材料名称种子结构颜色形状大小果皮种皮种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表1-2 禾本科牧草种子主要形态特征观测记载表序号材料名称种子结构颖稃芒颖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表1-3 其
4、它种子主要形态特征观测记载表序号材料名称种子结构12345678910实验实习二 种子品质检测一、目的1学习掌握种子品质检测的基本方法;2测定各供试种子的品质状况,评定种子质量等级;3计算适宜播种量。二、材料及器具1材料:各种供试种子。2器具:天平、培养皿、发芽箱、滤纸、镊子、净砂、温湿度计、放大镜等。三、内容、方法及步骤(一)纯净度1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法进行检测。2步骤:(1)取样。采用对角线法或五点取样法抽取代表性试样。试样重量参照国标要求。(2)剔除杂质(主要包括非生命杂质、有生命杂质和废种子)。(3)称重计算。结果记入表2-1。表2-1 种子纯净度测定记载表材料名称重复试样重(g)杂质
5、重(g)净种子重(g)纯净度(%)健康状况1234平均1234平均材料名称重复试样重(g)杂质重(g)净种子重(g)纯净度(%)健康状况1234平均1234平均(二)千粒重1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法。2步骤:(1)取样:从净种子中随机数取一定数量(参见国标)的样品种子。(2)称重计算:按国标规定确定重复次数。结果记入表2-2。表2-2 种子千粒重测定记载表材料名称重复种子粒数千粒重(g)折合粒数粒/克粒/千克1234平均1234平均1234平均1234平均(三)发芽势和发芽率1方法:国际标准法进行常规发芽试验,4次重复。2步骤:(1)制备发芽床:纸床(TP)在干净的培养皿中铺垫适量的滤纸,加清水至
6、滤纸饱和,粘贴标签;(2)取样:随机数取净种子50-100粒;(3)播种:将样品种子整齐地排放在发芽床上,保持互不接触,以免传染病害;(4)发芽条件:发芽箱内或室内,适宜恒温或变温;(5)观察记录:逐日定时观察,加水、通气、记录;(6)统计计算:结果记入表2-3。发芽率全部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发芽势:在一定天数(35天)内的发芽率休眠(硬实)率休眠(硬实)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发霉率霉烂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表2-3 发芽试验观察记载表材料名称重复逐日观察记录(日/月)发芽势%发芽率%发霉率%休眠率%1234平均值1234平均值1234平均值1234平均值(四)种用价值 种用
7、价值种子纯净度种子发芽率(五)种子等级评定 根据国标的分级标准确定种子质量等级。(六)适宜播种量 理论播种量(Kg/hm2)合理田间密度(株/hm2)千粒重(g)10-6实际播种量(Kg/hm2)理论播种量/种用价值适宜播种量(Kg/hm2)保苗系数实际播种量 保苗系数:310实验实习三 硬实种子处理一、目的1学习掌握硬实种子的破除方法;2测定供试材料种子硬实率;3比较不同方法的处理效果。二、材料及器具: 1材料:豆科或其它硬实种子。2器具:小烧杯、浓硫酸、玻璃棒、镊子、单面刀片、放大镜、培养皿、滤纸、发芽箱等。三、方法及步骤:(一)浓硫酸腐蚀1. 取样:随机数取100粒净种子,置于小烧杯中,
8、重复4次; 2. 处理:滴加适量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置3060分钟,待种皮出现蚀斑后,用清水将酸液冲洗净;3. 发芽试验:进行常规发芽实验;4统计结果:计算发芽势、发芽率、硬实率,结果记入表3-1。(二)切破种皮1. 取样:随机数取100粒净种子,重复4次;2. 处理:用单面刀片在远胚端切破种皮;3. 发芽试验:进行常规发芽实验;4统计结果:计算发芽势、发芽率、硬实率,结果记入表3-1。(三)对照1.取样:随机数取100粒净种子;重复4次;2.发芽试验:进行常规发芽实验;3.统计结果:计算发芽势、发芽率、硬实率,结果记入表3-1。表3-1 硬实种子处理试验记录表项目处理重复观察记录发
9、芽势(%)发芽率(%)硬实率(%)酸 腐(处理方法)1234平均值切 皮(处理方法)1234平均值对 照1234平均值四、结果与分析实验实习四 播种床的准备一、目的1调查土地现状,合理规划设计,制定耕播计划;2进行土壤耕作(耕翻、耙耱、灌水),制作良好播床。 二、器具 小型旋耕机、铁锹、齿扒、刮扒、测尺。 三、内容及方法1耕翻:用机具或铁锹翻地,耕翻深度20CM;2耙耱平地:用齿扒、刮扒等农具进行耙耱,使地面平整、表土细碎、无杂草;3测量:准确测量土地面积,绘制种植平面图为播种设计提供资料。结果记入表4-1。表4-1 播前整地记载表小区编号前茬小区面积耕作深度耕作质量长宽(m)Mcm时间平整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牧草 栽培 实验 实习 指导 2003 10 农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0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