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优秀教学设计.doc
《每逢佳节倍思亲优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逢佳节倍思亲优秀教学设计.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每逢佳节倍思亲优秀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思绪万千”等词语,会书写“忆”字。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在读文中逐步理解市局的意思,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王维浓浓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看
2、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在节日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新的课文。谁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注意三个生字的读音:“逢、佳、倍”)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什么是佳节?“倍”是什么意思?“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谁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走进古诗背后的故事,一起探个究竟吧。打开书本129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别忘了思考提出的问题,比比谁解决的问题多。开始。二、自主读书、读通读顺: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把它划下来。2、出示生字词,这些生字词,同学们都
3、认识吧?自己先练一练:佳节 重阳节 兄弟 异乡头插茱萸 手挽着手 登高远眺 一年一度3、请学生当小老师读。4、颠倒词语顺序,再请学生读一读。(过渡:生字词同学们都学的非常好,我相信把它们藏到课文当中,同学们也一定能认出它们。这一次,老师对你们读书要提出要求了,希望你们能把句子读通读顺哦。要想读的好,可是有窍门的哦,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那就是要把长句子和生字词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5、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是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展示自己美妙的读书声?(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是不是把课文读通读顺了。6、他们读得怎么样?(指名评一评)表扬个别同学。三、精读课文,诗文对照
4、,感悟诗情。(一)研读第1、2小节“思乡”: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2、谁能把你读到的句子和同学们分享呢?只读句子也行,读完句子能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更好。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1)指名读句,谈谈读懂些什么?(2)老师考考大家,王维的家乡在哪?(板书:家乡)(师作简介,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王维的家乡在蒲州,在华山以东,所以诗题称“忆山东兄弟”。)(3)试想王维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在异地求学,两年没有见到亲人了,多么寂寞,多么伤感,多么孤独,这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以一个“独”字写出了当时客居他乡孤独冷寂的心情,下缀两个“
5、异”更加深了那种孤独感。谁再来读一读诗句,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异乡做客。(指名多个学生读)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1)家家户户在欢度什么节日呢?(重阳节)(2)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是多么热闹呀,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热烈场面呢?(指名读)(3)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扶、携”。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外出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识记“采”字。(4)除了课
6、文中写的以外,你能联系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想象一下大街上人们还在干什么呢?(5)是呀,这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指名读,齐读。(6)重阳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是那么热闹,那么开心,王维看到这一切,想想自己孤单的一个人,触景生情,怎能不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呢?不由道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诗句中的哪个字表示“更加”的意思?(倍)(二)研读第3小节“思亲”1、过渡:然而,重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此时的王维独自一人身在他乡,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王维想,以前在家乡
7、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1)指名读句谈体会(提示: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句话的?为什么高兴?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就一个重阳节去登高了吗?)(2)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齐读。2、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的。(板书:亲人)这就是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1)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
8、声长长的叹息,唉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你们品出了什么?(2)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两名学生读。3、过渡:王维还想了些什么呢?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1)看,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教师加以指导)(2)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思念就像一跟长长的线,将他们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教师范读,生自由读,齐读。)4、王维不禁提笔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一人,少了谁?
9、王维。谁来读?(三)研读第四小节“情感涌现,吟诗抒情”1、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又到了重阳佳节,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王维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思绪万千)指导感情读词。2、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让我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指多名朗读。)4、多么动情啊,这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情。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忆”字。指导书写“忆”字。一个“忆”字,就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再次感受王维“倍思亲”的深
10、情吧!(学生齐诵古诗。)四、情感延伸,课外拓展1、同学们,王维只在重阳节思念亲人吗?当端午节家家户户飘出棕香的时候,王维会吟诵,当八月十五家家团圆的时候,王维会吟诵其实,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那些海外游子在思念家乡时,会感叹你外出打工的亲人思念家乡时,会感叹2、古今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有很多很多,出示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五、总结全文: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人的距离有多远,思念的情丝就有多长,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刻,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背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生齐背。六、布置作业:1、课后读熟这两首古诗,找一找这两首古诗背后的故事和资料看一看,你会对这
11、两首诗有更深的了解。2、现在的重阳节又叫敬老节,请你调查调查,现在的人们是怎么过重阳节的。板书设计: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王维(长安)-亲人(家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王维浓浓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反馈: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每逢佳节倍思亲(板书课题)首先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2、师:这个题目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板书:王维)你
12、们会背吗?指名握学生背诵。3、这么多同学都会背了,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诗句中的几个生字填出来。请拿出练习纸来,填空。九月九日()山东兄弟()在()乡为()客,每逢()节()思亲。()()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师出示正确答案,学生对照纠正4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文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二、读文悟情。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古诗前两句。1、学生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什么。2、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1)指名读句,从“15岁”、“两年”这两个带有数字的词语中你读出什么了?(2)老师
13、考考大家,王维的家乡在哪?(板书:家乡)(师作简介,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王维的家乡在蒲州,在华山以东,所以诗题称“忆山东兄弟”。)(3)试想王维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在异地求学,两年没有见到亲人了,会是什么心情?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他乡做客。(指名多个学生读)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1)家家户户在欢度什么节日呢?(重阳节)重阳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呢?(2)这是个怎样的节日,你能找到文中的词来说一说吗?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热烈场面呢?(指名读)(3)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
14、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4)这样的情景,还让你想到哪些词?(热闹非凡 人山人海 喜气洋洋)(5)是呀,这重阳佳节可真热闹呀,据了解,重阳节人们不但要登高游玩,人们还会品尝重阳糕,还饮菊花酒。真是一个热闹、快乐的节日。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长安城呢?指名读,齐读。(6)重阳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作为一个异乡人,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3、这两段内容对应了是古诗中的哪几句的意思?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知道“独”是什么意思?“异乡”指哪里?“异客”又指
15、什么?“佳”,指美好。“佳节”即美好的节日,在这里指哪个节日?“倍思亲”指怎样思念亲人?你能用文中的话或者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同桌互说,指名说。4、理解了这两句诗,我们再来读一读,一定会读的很好。指名读。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古诗后两句。1、过渡:重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此时的王维独自一人身在他乡,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2、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1)指名读句,读后评议,他读得怎么样?指导朗读。(2
16、)师简介“茱萸”。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齐读。3、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的。(板书:亲人)这就是天各一方,不能相会。4、出示: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1)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唉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你们品出了什么?(2)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两名学生读。过渡:王维还想了些什么呢?5、出示: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1)看,王维的兄弟
17、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教师加以指导)(2)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思念就像一跟长长的线,将他们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教师范读,生自由读,齐读。)6、这段话对应了诗中的哪几句呢?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理解这两句的意思吗?能给大家说说吗?带着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之情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学习第四自然段,情感涌现,吟诗抒情。1、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又到了重阳佳节,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王维想了很多
18、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思绪万千)指导感情读词。2、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让我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4、多么动情啊,这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情。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忆”字。(板书:忆)一个“忆”字,就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再次感受王维“倍思亲”的深情吧!(学生齐诵古诗。)三、情感延伸,课外拓展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说诗人仅仅在重阳节的时候才更加思念亲人吗?出示句式:中秋之夜,王维看到家家户户吃着团圆饭,
19、便情不自禁地吟诵-除夕之夜,王维看到-,便情不自禁地吟诵-这句诗现已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完成作业纸上的填空:中秋之夜,坚守边疆的子弟兵们,看着天上一轮圆月和自己的形单影只,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人,情不自禁地吟诵:-2、读一读作业纸中思乡的诗,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每逢佳节倍思亲优秀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更好地体会诗情。2、运用已有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同音字“异”和“忆”。展开丰富的想象,诗文结合,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并背诵古诗。3、结合“文包诗”的特点,将故事与古诗对照阅读,抓住“扶老携幼”“思绪万千”“
20、兴高采烈”等词语想象画面,在角色体验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4、通过诗文对照,走入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一、诗曲导入,两相对“情”:1、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古诗,那谁能来背给大家听听?2、在这些古诗中,有描绘如画的美景,有表达浓浓的情感,还有的蕴涵了动人的故事,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含有动人故事的古诗。(出示古诗)谁来读读?3、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谁能来介绍介绍他?师补充。4、那这首诗的背后到底有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一起用心灵的眼睛去感受他内心的深情。二、初晤文字,渐生情义1、课前已经让同学们回去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每逢佳节倍思亲 优秀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