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十五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7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下第十五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7张).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太原十二中 王晓芬,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外交成就中的第1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主要的外交成就。本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开始,为今天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为7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理解今天中国的外交成就。本课内容共两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2、教学目标课标依据: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课标分解后的具体目标:了解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观察建国初外交形势示意图,认识“一边倒”方针的背景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分析史料,理解“求同存异”的含义。创设历史情境,体会周恩来面临的外交困境,感受周恩来非凡的外交智慧和人格魅力。,二、学情学法及重点、难点 八年级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史,对社会性质的差异、矛盾认识有限,新中国成立初的国际形势没有系统学习,一般不会将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和调整联系起来。学生知道周恩来,但不知道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起到的作用。本课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一是观察学习法,运用材料作铺垫,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
3、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二是思辨学习法。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在合作交流中感悟历史。,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重点: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处理方法:用材料、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让学生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内容、意义等。难点:建国初期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及“求同存异”的 含义处理方法:通过补充历史地图和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美苏两国对待新中国的不同态度,引出新中国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通过补充的历史史料,分析“求同存异”的含义。,三、说教法1、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基
4、础知识,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万隆会议的基本知识等。有难度的问题通过教师启发式的点拨、生生合作等共同完成。2、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将教师的讲述、讲解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3、合作探究法:教师引导对重难点问题提出探究方向让学生共同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交流合作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目标 情境教、学 课堂小结,导入新课,(设置疑问,激起学生了解周恩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朋友评价他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他的敌人评价他“极精明细密,殊可敬可佩也
5、”,外国人评价他“与他相比,我们都是野蛮人”,网络评价他“中国最帅的人”。请问他是谁?我们已经习惯称呼他“周总理”,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次次的外交挫折,他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一次次摆脱困境的?这节课,让我们跟随那些珍贵的历史镜头和历史资料,感受他的外交智慧,领略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1、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和意义。3、知道万隆会议的时间、特点、内容。4、理解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含义和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走进课堂),情境教、学,(以建国初周
6、恩来等外交家面临的一次次困境为主线,将具体知识点串联起来。)情境一:度美苏意图,在困境中寻求出路。情境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成熟。情境三:“万隆会议,力挽狂澜显大国风范”。,签订南京条约,巴黎和会,思考:1、回顾历史,请你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用史实说明。2、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说出依据。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认识民族独立、国家性质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原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习惯。引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中国建交国家,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与美国共同封锁中国的国家,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通过历史地图,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新中国成
7、立初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理解“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及给新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情境一:度美苏意图,在困境中寻求出路。,思考:1、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对华的不同态度。2、面对美苏对华的不同态度,请你为新中国做出选择。,中印边界问题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区并不像西藏大多数地区一样,而是充满了降雨与肥沃土地
8、,价值很大。,知识链接,情境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成熟。,1 阅读课本77页,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及推广。,2 阅读材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世界各国首脑都给与了高度评价,甚至连西方“冷战”阵营中的领袖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也在公开场合宣布,可与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和平共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发表的上海公报中,也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如今,这一原则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合作探究: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是适用于处理邻国
9、之间的关系吗?举例说明。2、与今天提倡的什么理念相吻合?(和谐),设计思路 2011年新课标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本课中,基础知识(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需要理解的、有难度的,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师点拨的作用是为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材料和问题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同时联系现实,体会到历史与现实、课本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提高以史借鉴的能力,引导学生挖掘历史学科中的内涵。,情境三:“万隆会议,力挽狂澜显大国风范”。阅读课本78页,自主学习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性质和内容。情境再现 合作
10、探究,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历史再现,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么说的,假设:1、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加以反驳2、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不予理睬 这样做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创
11、设历史情境,感受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困境所表现的聪明机智,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周恩来,精髓:求同存异,亚非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过程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争取和巩固各自的自由和独立的意志是一致的。不管我们每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如何不同,我们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克服殖民主义统治所造成的落后状态,我们都应该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按照我们各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各自的国家获得独立的发展。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之间显然是存在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
12、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九日 合作探究:1、分析“同”和“异”分别指什么?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存在哪些道理?你认为今天中国与日本等邻国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更好?,设计思路“求同存异”的含义书上不明确,学生可能分析不是很全面,通过补充的史料,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习惯。探究题既要立足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学生的答案只启发不评价,以免束缚学生思维,不管结果如何,学生能讨论、能思考、能发言就是收获。在畅谈中结束本课,让学生有学有余味、恋恋不舍的感觉。,万隆
13、会议7天,留给历史这样一组数据:168小时中,总理合计睡眠只有13小时,共参加了16次会议,进行了10次会谈,举办了15次招待宴会。从数据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总理?今天当我们以大国之位崛起于世界之巅,当我们在上海以主人身份欢迎世界时,我们不能忘记这位可敬的人,不能忘记他“求同存异”的智慧。如果你想了解周恩来,推荐英国人迪克威尔逊周恩来。课外延伸:感兴趣的同学请课下继续搜集周恩来的外交趣事和精彩之处。(树立周恩来的感人形象,感受今天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德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大纲”。给学生推荐好
14、的书籍也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责任。留下兴趣作业,将历史课堂延续至课后。),本课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建国初至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依据板书进行归纳和巩固。学完本课,我们要掌握五个一:一个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个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次会议:万隆会议 一个方针:求同存异为此做出贡献的一位伟人:周恩来(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将本课知识条理化,掌握本课知识框架,同时培养学生归纳基础知识的能力,落实目标。)结束语:建国初,周总理带领中国人一次次摆脱困境,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又处于美苏夹击的困境中,中国外交再次面临严峻考验,到了70年代,中国又是如何走出困境?下节课我们将
15、继续学习。,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20世纪50年代 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政策,达标检测1、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2、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当时是为了 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祖国统一 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D、缓和与美国的敌对情绪3、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席万隆会议 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出席日内瓦会议 A B C D4、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4月18日,由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五国发起的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提出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和团结。在各国代表的努力下,会议就经济,文化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等问题达成了协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是谁?他提出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文中那句话体现了这一方针?,太原十二中 王晓芬,感谢您的聆听,希望给与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