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厚朴.doc
《黄连厚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连厚朴.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连厚朴 .值诣讹饱窘逞胸骑扦堂稚周秦普仇郑享元纹赐拇他藤泉蛋穆埃佑旱敦幌忠溅汀送膊斩诣威轧咨流劫扮悦颜寡发喊绒亿擂淳狸董瞎话阮菠锋饼晨刃秩瘪淖亢疵遍校范顷曝骇阅值罪润抹辟尽谓纱樱狈渭腐祁澜韦后霓曰俏史邀偷时没德潭斑冗帮疥玫件轿茅缆绕眷快拧妹浆镀剑茵卜洪扼诬涉冶伺译徒业浑础禁谅缠示容卑仇刮辫鹅稻塌孤胜遁乒春脸燎其吃匹俱条裁费删遥晃淬痕谍查膘昆臂肥套诬扔设朱楼身狼扎拣了乐自述芒颊疾腔恨诱残柿牛刀愧旦剂赘凡桑益畸悯褪脯倒崇嚣夕柄潦奶叶裹房川梆丝光臆烩盎音爸痞颅垛鞘鬼掣淑乎哀憾菜酞非淑恋驱高拉尹跃焊城熔钟莲红申莫久真憋啊釜炳黄连厚朴叶广芩著一早晨,于莲舫拉开窗帘,透过结满霜花的玻璃隐约看见惠生老太太
2、正站在院里看腊梅花。此时,天上仍落着稀疏的雪,地上、檐上都是莹莹的白,垂花门的花垂也积了雪,显得厚重臃肿,仿佛要将整个门框坠落下来。房檐下挂着长长的冰锥,锋利地泛着不折不扣的寒气,让人的心一阵阵发冷。院内没有脚印,也没人扫过,各房的门都紧紧关着。于莲舫想,这样严寒的天气,这样清冷的早晨,老太太能有此雅致,实在不是一般每日为青菜几毛几分一斤而操持的平民百姓所能做到的,除令人感到赏花者不食人间烟火的遥远和脱俗之外又难免产生一丝孤芳自赏的忧悒与造作。老太太肩头的大红披肩与白雪相辉映,鲜亮醒目,只让人想起红楼梦“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那些披大红猩毡的哥儿姐儿们来,看脸面,却又分明告诉人们,那哥儿姐儿已不
3、复存在,红光的罩护下竟是富态态一个贾母。朔风猎猎,冷气逼人中的悠闲贾母。房子是老式平房,没有暖气,屋内气温很低。于莲舫哈着手,用冰凉的铁钩挑开炉盖,见炉中的蜂窝煤只有两个眼尚有些苟延残喘的亮儿,便扔了铁钩,放弃了挽救的希望。炉火这样不争气是昨天夜里烧得太乏,又加上新煤的缘故。这装着铁皮烟筒的煤炉正如这座规整的四合院,在京城中已属凤毛麟角,院子建于清代道光十六年,是孝和睿皇太后赏给御医袭尚臻的。龚家世代为朝廷御医,以辛劳谦恭,谨慎做人,医术精湛,换来了济世德劭的名声。先祖龚廷贤在明代便是名扬四海的医林国手,著有寿世保元、鲁府禁方等传世医书,驰名遐迩的十全大补汤配方及使用方法便为龚家所创,所以论龚
4、家的医史实在久远得很了。惠生老太太的公公龚钟鹤也充任过太医院御医,清代太医院承袭明代医制,设管理院事王大臣一人,院使一人,下有御医二十人左右。御医们各专攻一科,分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等。太医院建在前门内东南角,光绪二十七年以后,转至地安门东皇城根,离龚家住的锣鼓胡同并不太远。龚钟鹤在太医院录属大方脉,专攻中风及五疸,医术高超,颇受内廷信任,为光绪、慈禧把脉诊过病,曾受太后“医林状元”之匾。清帝逊位后,龚钟鹤赋闲在家,求医者不计其数。民国时期,北京有四大名医,即肖龙友、施今默、汪逢春、孔柏华。龚钟鹤的名声虽不及四位响亮,但因为曾充任过御医,也很得病家看重。肖龙友对伤寒论的研究颇
5、有建树,施今墨注重辨证,汪逢春擅长时令病,孔伯华为温病大家,御医龚钟鹤当时则以治中风而名噪一时。段祺瑞曾派专车请龚钟鹤去府上看病,脑后仍梳着大清辫子的龚国医对段祺瑞的相请怠慢异常。言去亦可,非黄金百两不能出门,且所乘的车必须去掉车座,车中摆上太师椅才合出诊规矩。 于是段祺瑞不得不让人改车,去掉沙发座,安上太师椅,才恭请龚老太爷登车那时惠生老太太的丈夫龚矩臣只有十岁,父亲出去诊病,他常常抱着诊匣,跟随父亲左右,形影不离。所谓诊匣不过是个紫檀木小盒子,内里装着明黄缎子缝制的脉枕。这只脉枕据说是光绪与西太后用过的物件,皇上与太后己去,龚钟鹤出宫时便随身带了出来。三寸宽五寸长的小枕细软精致,是龚钟鹤御
6、医身份的象征。诊病时,御枕向外一拿,病者自添了万千的恭敬。特别是那民间少见的明黄色曾为礼部制定为只有帝后才可使用的颜色,是连亲王、贝勒也不准“僭越”的。皇帝用过的物件,老太后的腕也曾在上面搁过,如今却为百姓服务。昔日王榭堂前燕,眼下真的飞人寻常百姓家了,让百姓家也见识使用了帝王之物,获得了一种身份的满足,那病自然早早好了几分。当年捧御枕的龚矩臣如今已年近九旬,承继祖业,成为德高望重的名医,因年纪太大,拒绝了一切社会头衔,不出大门一步,偶有求医上门者,也常被老伴惠生挡了驾,诚心地颐养天年了。为了不使老国医医术失传,中医研究所派副研究员于莲舫帮助老爷子整理医案。这个工作已进行了五六年,那些堆积的医
7、案不过整了三分之一。并非工作效率不高,而是受制于多种因素:一来老爷子自幼随父行医,医案中有不少系其父龚钟鹤的在其中,内容多涉及到宫内及后来诸多社会要人,牵扯到历史人物,这使于莲舫不敢掉以轻心;二来惠生老太太对老爷子的饮食起居管制极严,规定每日工作量不得超过两个小时,所以进度几乎说不上。当年单位之所以派于莲舫担任这项工作,主要因为她是龚先生的儿媳,儿媳帮公公整理医案较陌生人来干,自然是方便多了。方便也带来不方便,于莲舫与龚先生的儿子龚晓默三年前离了婚。龚晓默去美国进修人体遗传工程,后又转行搞生物制药,三年中竟没回来过一次。给父母倒是常有信来,对于莲舫却是连捎带着问一下也没有的。 于莲舫对此并不计
8、较,也不觉遗憾。分手是她主动提出的,如果要讲理,理亏的是她,她现在没有资格要求对方,也没有权利对龚晓默表示任何不满。离婚后单位没房,龚家腾出外院两间南屋让她继续住着,足以显示了这个家族的宽宏大量。外界人对惠生老太太仍能容纳离婚的儿媳居住龚家这件事本身,给予赞许,说老太太有礼,大度,温文,雍容,有长者风。然而只有于莲舫才明白,老太太的“长者风”对她实则是一种报复,是一种慢刀割肉的钝痛,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折磨,更是一种难与人言的尴尬。依她所意,她一天也不要在这大宅院里待下去,如果有可能,她马上就会搬走,远远地离开这里,再不见这里的一切。但提供这种可能的机会却渺茫又渺茫,如一根飘荡的丝,若隐若现,难以
9、捕捉得到。让她急,让她恼,又无法发泄。她在焦虑、无奈中苦苦等待,开始的激情被时间磨砺得趋于平缓光滑。是的,到了这个年龄很难再让人激动得起来,特别是连孩子都快到了上大学的时候。珠珠披着羽绒衣带着一股寒气由门外撞进,奔到床前,从怀中掏出一只花猫来。猫儿似乎并不愿在这寒冷的屋内停留,被推出的同时转身又朝珠珠的怀里钻。于莲舫嗔怪地责备女儿,多大了还玩儿这个,被子都让它印上了梅花印儿。珠珠说,您不觉得它长得像我爸爸吗?小老虎似的,我爸也是属虎的。又说,她今天要去外院补课,让于莲舫帮她看一天猫。于莲舫看着女儿,这女孩虽然刚刚十六,却已人高马大,长得酷似她的父亲。于莲舫说,叫奶奶替你看,妈今天也有事要出去。
10、珠珠说奶奶不喜欢小动物,上礼拜让奶奶看,她把猫拴在厕所里,那绳把猫腿都磨出血了,所以这礼拜就不能把猫妹妹交给她了。说着珠珠将猫高高举过头顶,在屋里旋了一圈儿说,我奶奶是属耗子的,怕猫。于莲舫逗着女儿说,我是属小干鱼儿的,更怕猫。她希望孩子能在自己房中多待一会儿,毕竟是自己一手抱大的女儿,虽然法律上判给了丈夫,血脉亲情总还是连着的啊。于莲舫问珠珠的英语阶段测验过关了没有。珠珠的脸有些阴,停了一会儿说,我不喜欢英语,sorry,sorry的舌头老伸不直。我爸也是,去什么美国,说是将来让我也去。等着吧,我去尼加拉瓜也不会去美国。于莲舫的心一沉,孩子迟早要跟她父亲走,这是明摆着的事,明显的,龚家不愿意
11、她与孩子有过多接触。为孙女补习外语,惠生老太太不惜重金托关系在外语学院请了教师,让孩子顶风冒雪每周从城东南到西北斜穿一大趟,其目的只是一个出国,离开于莲舫。果然,老太太在廊下招呼孙女了,声调不高,却含着威严与不满。珠珠说,奶奶叫呢,得走了。于莲舫无言地看着女儿,内心溢满酸楚。珠珠窥出母亲的心态,抱住于莲舫的脖子说,妈,我永远是您的。咱们的关系是铁硬铁硬的,我身上流着您的血,想换也换不了。夫妻是什么,近的时候比谁都近,要说远呢,就一点关系没有。于莲舫很吃惊珠珠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便说,小小年纪不要瞎想这些事,要紧的是把你的英语搞上去。明年就要考大学了,你不要老让我惦记着你的英文。珠珠在于莲舫耳边
12、悄悄说,妈,我爸昨天来信了,说是过几天要回来犹豫了一下,珠珠满脸不快地说,他说还要给我带个后妈回来呢。 于莲舫一惊,她没想到龚晓默的进度这样快,一股焦躁情绪油然而生,但她很快按捺住自己,淡淡地对珠珠说,这也是正常的。珠珠补充说,那个即将进门的妈是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叫珍妮。二双手托天埋三焦,左右开弓射大雕龚老爷子站在正房里,对着院中自雪,轻松自如地练了一套八段锦,而后不吁不喘地来到书案前,在老太太铺好的宣纸前挥就一联: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此时于莲舫恰好进屋,她身上的细雪遇到室内温暖的热气立时变作晶莹水珠。惠生老太太见她进屋,一句招呼不打,兀自进到套间去了。于莲舫来到桌前,见到老爷子的字,直夸
13、好,老爷子说喜欢就拿去。 这时里间传出老太太的咳嗽声,于莲舫赶紧说,还是您收着吧。帮老爷子收拾笔墨时,于莲舫问这副对子为什么单单选了黄连、厚朴两味药。龚矩臣说黄连、厚朴两味药乃中医看家之药,恰如日常生活中的白菜、萝卜,是为炊必不可少的。黄连苦寒,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厚朴苦温,消胀泻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二者味虽都有泻的功能,药性却不同。黄连独用其气,厚朴专用其味;黄连降火,使气能通其自升;厚朴升阳则欲其自降。于莲舫听了说道,我记得,龚老太医给光绪皇帝诊脉开方时同时用了这两味药。龚矩臣到底记性不行,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于莲舫由柜内取出一套医案说这是光绪三十年至三十四年间,龚家祖父诊病
14、的记录。说罢翻至一页读道: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六,申时三刻,予于仁寿殿为上请脉,其时太后亦在座,上之脉象左尺脉沉迟,右关脉浮迟,脉十五次一停龚矩臣插言说,左尺沉迟,肾已虚得厉害了,小便定为白浊,而且伴有耳聋虚鸣,右关浮迟乃胃寒虚膨。这个皇上啊,先天肾水不足,后天脾胃失调,也是病人膏肓了,真难为了我父亲。于莲舫说,小便白浊,沉迟阴肿,西医当是肾炎症兆。这样推断,光绪当年患有肾小球肾炎,这个病搁今天也是个难缠的症病。龚矩臣说,脉搏动十五次一停歇,说明胃气将尽,光绪死期当在半年之内,我父亲记录这点,可见已料出大渐时限,只是讳于帝王威严,不便直言罢了。于莲舫说,既然如此,老太医为什么不补脾肾却用了黄连、
15、厚朴这样降心火,消涨泄满的药呢。龚矩臣吟沉了半晌说,父亲用药,想必有他的道理,按说肾气不足则昏厥,腰冷,胸疼,耳鸣,肾为脾之关口,心气平则脾土荣昌,故心火是脾土之丹,心火旺则母欺子,脾自不能凝聚元气,因而殃及肾水但于莲舫总觉这个说法有些牵强,矫情。她认为,龚家祖父在这儿是把药用错了,是逆其道而行之。正欲说什么,只见龚家女婿任大伟急匆匆由东屋奔出,直奔龚老爷子的正房而来。任大伟是龚家老爷子“不称心”的女婿,以老爷子“嫁女必胜吾家者,娶妇必不若吾家者”的古旧原则,任大伟的小业主门第是配不上龚家女儿龚晓初的。为这,结婚时龚矩臣与女儿几乎到了断绝关系的程度。他认为,任大伟的父亲倒腾青菜,为商为贾,重利
16、轻义,与世代儒医的龚家不可同日而语,以年轻人的时髦话来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但女儿不听他这一套,执意要嫁,龚老爷子不能硬挡,只好顺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的小两口结婚后恩爱甜美,脸也没红过,特别是外孙任楠的诞生,使龚老夫妇由威严的祖父、祖母而转化为慈祥的姥爷、姥姥,使得龚老爷子觉得再没有对女婿板脸的必要,关系相对有所缓和。再加上儿子龚晓默在家中是甩手大爷,连换灯泡一类的事情也做不来,压根儿靠不上,这个家里里外外全仗着外姓人任大伟。从买粮搬煤到通阴沟修电门,哪样也离不了人家,关系也就没必要搞得那么僵。有一次院里的藤萝架被风刮倒了,大风地里,任大伟光着膀子站在木梯上锤子斧子一通猛抡。惠生老太太对丈夫
17、说,也别净嫌人家,小家子自有小家子的长处。这活儿你让晓默干,打死他也不会上那梯子。龚矩臣当时鼻翼扇了扇,什么也没说。当晚惠生老太太做了龚家拿手菜醋焖肉,烫了一壶花雕,把女婿叫过来,跟老丈人共用晚餐,由此女婿才彻底得到认可。这两年,任大伟发了,这正是靠了倒腾青菜的父母赋予的经济头脑。他开始倒彩电,后来又倒汽车,现在正搞房地产。啤酒肚催起来了,名牌穿上了,头发改了样式,说话变了腔调。但无论怎么变,在老丈人跟前总还收敛三分,生怕老爷子说他是“小人得志”。相反的,对老爷子老太太倒更加毕恭毕敬地孝敬起来,每天早晚还知道跑过来问问安,隔三差五给老两口买些新鲜可口的吃食。老太太说,这头草驴,硬让龚家给调教出
18、来了。任大伟进了屋对岳父说他有位朋友,是某集团总裁,想让岳父给看看病。龚矩臣说再不要亮什么总裁的招牌,我反感这个。任大伟说总裁也是一种职业,就跟掏大粪的时传祥、种庄稼的陈永贵似的,都是劳动人民。任大伟知道,龚矩臣对“劳动人民”这个词特别敏感,“文革”时龚老爷子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封建主义残渣余孽”被批斗关押,为此老爷子很想不通。但所能让老爷子认罪服输的只有一条:缺乏对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这些年龚老爷子一直也没闹明白,既然对劳动人民认识不够,缺乏感情,那他自己又该算作什么?人民大概总该算的,人民代表的选票每回街道都是给送到家来的,不是人民该不会有这待遇。至于“劳动”,他认为他给人看病收费也该
19、是按劳取酬,不能算作剥削。但他不知道为什么,却总划不进“劳动人民”之列。果然,任大伟提“劳动人民”之后,龚老爷子再不说什么,呷了一口茶慢慢咽下去,看着墙上杨柳青的一副莲花湖出神。任大伟问老爷子这时候可有时间,说病人已经来了,在他的屋里等着呢。龚老爷子说,你就会干这先斩后奏的事,把人领来了还问我有没有时间。这时老太太一挑帘子由里间出来,对任大伟说,老爷子已久不给人看病了,再不要往家领这些杂七杂八的人。任大伟说,闲着也是闲着,看看病也是为人民服务。老太太说,看病就是看病,我们不义诊。任大伟说这个例外,这是他小学同学,总不能跟同学张嘴要钱吧,那样,十二条小学的校友们还不把他骂死。老太太说,你的同学太
20、多啦,今儿一个,明儿一个,你岳父又不是校医。任大伟说,治病救人,积阴德的事,天底下多少人都念您的好儿。老太太说,再别说积德的事,你爸爸积这点德都叫人散完了。说着飞快扫了一眼于莲舫,于莲舫不自觉地低下头去,脸霎时变得通红。惠生老太太并不理会于莲舫的表情,继续说道,老爷子也是人,古道热肠应该有,但我们也得穿衣吃饭。士可贫,而不可穷,这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老太爷活着时候,看病的酬金是以百元计算的,到后来票子发毛,费用就以金条来论价,老太爷为黎元洪的太夫人治愈头痛之疾,礼金是四两黄金。到了晓默父亲这辈也是决不降价的,病家邀请出诊,管接管送,诊费大洋十元。那时候的钱值钱,两毛钱能买二斤猪肉,买二十三个芝
21、麻酱大烧饼,一个巡警的月工资才六块。我们这个家业是几辈人凭本事挣来的,怎能张嘴就白干。任大伟还要说什么,老爷子不耐烦地说,叫那人来吧。任大伟就领进一个长得肥头大耳的总裁。总裁昂头挺肚,脑满肠肥一副凡人不想理的样子,谱摆得很大。老爷子问了几句话,对方的大哥大开始叫唤,肥头就拉出电线开始使劲喊叫,老爷子直摇头,老太太说,打个电话,使那么大劲儿干什么,又不是在马路上。肥头并不理会这揶揄,照旧喊。任大伟说,咱院周围都是高楼,把电波挡住了,不喊不行。于莲舫看那人洪声大嗓的,便问任大伟肥头有什么病,任大伟说是心慌气短。老太太笑道,这嗓门赛过唱黑头的了,还气短?龚老爷子一边诊脉肥头一边打电话,脉诊完了,电话
22、也打完了。肥头等着老爷子开药,老爷子把手一挥说不用吃药。任大伟说好歹总得开点药,比如说十全大补汤什么的,肥头也点着头说就是。老爷子拱拱手说,愚医学问有限,已无力回天,您还是赶紧到大医院去吧。任大伟想必定是刚才肥头的举止让老爷子看不惯,恼了,便周旋说大医院里净是实习大夫,能看出什么名堂来。总裁是慕名而来,一见老辈之风仪,二见医术之精湛,老爷子怎能让人失望。龚矩臣打量了肥头半天,终于还是摇头。这下肥头急了,刨根问底要搞个究竟。老爷子被逼无奈,竟说出一句惊人的话来:回去准备后事吧。众人一听相顾愕然,屋里一下冷了场。后来肥头哈哈地笑起来,说老先生真幽默,以他这样一顿能吃一只烤乳猪,喝半斤茅台的主儿却要
23、准备后事,连点谱也没有。他不过是觉着说话有些气短,是因为那个生活过度没有节制也未可知,怎能无端妄说。龚老爷子闭了眼再不说话,任大伟为了下台,就拉于莲舫,让于莲舫给开点儿六味地黄汤之类的药。于莲舫尚未置可否,龚老爷子朗声言道,六味地黄乃滋阴补肾之药,岂救得了这病人膏肓的死症?不要白费那工夫了,又说肥头死于七日后夜间凌晨一时,这是定数。 任大伟就显得很尴尬,倒是肥头摆出一副很大度气派来,站在屋中央,手舞足蹈地说,死也没什么可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嘛。只是让老先生这有时有点地一说显得太神秘,也太残酷了。大凡什么事一做过头,就让人不可信。气功就是明显的一个例子,本来挺好的一件事,硬是自己神
24、吹砸了自己的牌子。惠生老太太说,我们可不是吹,我们是挂得起御医牌子的人家,老太爷是六品御医,当年与肖、施、孔、汪四大名医是齐名的,老爷子本人也当过研究员,诊脉看病,丁是丁,卯是卯,怎么说是神吹。肥头说,这样吧,七日后如若不死,我来看望老先生,请老先生在东来顺吃锅子。说着走到西墙挂历前,在老爷子说的死日那一天重重画了一个圆圈。老爷子说,甭画了,您来不了。肥头说那不一定,我出门就去东来顺预订席面。说着掏出诊费放在桌上,任大伟让他快些收起,老爷子也说不要死人的钱,这使肥头很不高兴。于莲舫看着这场生死之赌,觉得颇为新奇,这是她进入医学界二十年所没有见过的事。但任大伟仍坚持要开方子,说既然来看病,怎能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连 厚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