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 ICEr2 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1.doc
《拟南芥 ICEr2 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南芥 ICEr2 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1.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豆丁网精品论文拟南芥 ICEr2 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1王琪,朱延明,王冬冬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30) E-mail:wangqi198169摘要:低温、干旱、土壤盐渍化等非生物逆境环境会导致植物失水,严重时可造成细胞膨 压完全丧失,直至死亡。本研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试验材料,以与抗逆密切相关基因 CBF2的启动子上游特定顺式元件 ICEr2 作为“诱饵”,利用酵母单杂交系统,克隆与其特异结合的 新转录因子基因AtbZIP1(At5g49450);经结合特异性试验表明,AtbZIP1 基因在酵母体内和体外能够与 ICEr2 元件特异结合,并能够激活下游报告基
2、因 HIS3 的表达;利用 Real-timePCR 方法和拟南芥渗透胁迫芯片杂交数据库的结果共同分析其表达特性,发现 AtbZIP1 基因 可以在拟南芥的根和茎中表达,而且盐分可以诱导它在根中的高量表达。本研究对阐明转录因子基因在植物渗透胁迫信号转导中的调控作用、抗渗透胁迫功能基因的调控表达以及渗透胁迫相关应答机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ICEr2;AtbZIP1;拟南芥;转录因子 中图分类号:Q71. 引言伴随基因组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在 GeneBank 中登录的基因数目急剧增加, 当前重视 这一发展趋势,并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将使筛选新基因及鉴定基因功能的工作更方便快捷。 目前这方面
3、的研究很多集中在对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上。真核生物中各种转录因 子在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 转录因子一般都含有 DNA 结合区 与转录调控区, 通过与特异性的 DNA 元件的相互作用来调控生物体内相关靶基因在特定 条件(如环境胁迫)、特定组织中定时定量地表达。因此,要阐明细胞内各种信号转导与调 控基因表达的机制, 鉴定各种调控基因表达的 DNA 元件和转录因子至关重要。干旱,高盐及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农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当植物受到这些非生 物逆境胁迫时,植物本身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引发特异性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或 抑制,以对逆境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属于
4、 AP2 家族的 CBF/DREB(C-repeat binding factor/dehydrat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途径已被证实是赋予植物低温抗性的主效 途径,因而使其成为低温抗性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冷应答反应主效途径的 CBF/DREB 信 号 通 路属于非 ABA 依 赖,拟 南芥中 存在 大量 启动子 内具 DNA 顺式元 件 CRT(C-repeat)/DRE(dehydration response element )1的冷响应基因 (cold responsive, COR),CRT/DRE 以 CCGAC 为核心保守识别
5、区。反式作用因子 CBF/DREB 在低温及脱水胁迫条件下与该元件特异作用,从而激活下游 COR 基因的转录表达。COR 基因在低温条件下 的特异表达对植物的逆境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编码产物既可能是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的蛋白质产物,也可能是次级转录因子,调控其他功能基因的特异表达。CBF/DREB 转录 因子家族分为干旱及高 盐 诱 导 的 DREB2 小 家 族 和 冷 诱 导 的 CBF/DREB1 小家 族。 后者由 CBF1/DREB1B,CBF2/DREB1C,CBF3/DREB1A,CBF4/DREB1D,DREB1E, DREB1F 组成,其中 CBF4/DREB1D 是渗透
6、胁迫诱导的,而位于第 4 号染色体上 8.7kb 区 域内成簇排列的 CBF1、2、3 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3,三个 CBF 基因均为单外显子结构,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990),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攻关资助项目(GB05B104)资助。具有很高的氨基酸同源性。Chinnusamy 等4分离到一个编码 bHLH(basic helix-loop-helix)结构的 MYC 类转录因子 (MYC-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s) ICE1,它能够识别 CBF3 启动子区域内的 MYC 转录因子结 合区域,并在低温诱导下激活 CBF3 表达,这一区域
7、也被称做 ICE 盒(ICE Box),ICE 作为 CBF 的上游调节因子正向调控其在低温条件下的表达,以主效开关的作用控制 CBF 信号传 导途径各组分的表达水平。然而,作为与 CBF3 途径平行的 CBF1,2 途径中,CBF1,2 基 因上游的调控因子还没有找到,即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植物细胞是怎样将信号通过非 ABA 依赖的途径传递给 CBF1,2 转录因子,从而激活下游一系列功能基因表达的,这部分领域 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Daniel 等5通过缺失突变的方法得到了拟南芥中编码低温胁迫相关基因 CBF2 上游存 在的 ICEr1(CACATG)和 ICEr2(ACTCCG)(indu
8、ction of CBF expressionregion 1,2)顺式元件, ICEr1 或 ICEr2 元件对低温的响应很微弱,但是它们的同时存在可以积极的响应低温胁迫。 ICEr2 元件上没有明显的已知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但是 ICEr1 存在一个保守的 bHLH 蛋白 结合位点(CANNTG)。本研究即以拟南芥中耐寒转录因子 CBF2/DREB1C 上游的特定顺式元件 ICEr2 为“诱 饵”,利用酵母单杂交系统克隆与之结合的转录因子即寻找转录因子基因的转录因子, 渴望通过挖掘调控渗透胁迫反应的“开关”之“开关”,最后找到引领全局的“总开关”,这将为 完善植物渗透胁迫信号转导途径和渗透
9、胁迫相关应答机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 材料与方法2.1 植物材料与胁迫处理植物材料为拟南芥(哥伦比亚生态型)。将拟南芥种子直播于草炭土:蛭石:石灰石(1:1:1) 混合的培养介质中,覆膜 5 天;在 22、人工光照(白色荧光灯,16 h 光照,8 h 黑暗, 光照强度为 4000lux )和空气相对湿度为 70%的培养箱中培养。待播种 3-4 周后,幼苗已经长 出却未出苔时,对其进行胁迫处理。分别取一部分拟南芥幼苗置于 4冷藏柜,或 30% (w/v)PEG 6000,或 200mM NaCl 分别处理 1h。处理后取样,将样品立即用液氮速冻,于-80 冰箱保存备用。2.2 菌株,载体和试
10、剂用于转化和筛选的酵母菌株 Y187 购自大连宝生物公司(Takara, Japan)。用于诱饵质粒 转化和载体构建的大肠杆菌 DH5、用于原核表达产物诱导的大肠杆菌 BL21(DE3) , pET-32b 由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室保存。pGEM-T Vector 购自 Promega, Madison,USA 公 司,BD Matchmaker Library Construction &Screening Kits 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公司(Takara, Japan)。2.3 拟南芥 dscDNA 文库的构建用 Trizol(Invitrogen)法提取经 4冷处理, 30% (w
11、/v)PEG 6000,和 200mM NaCl 分别处 理 1h 的拟南 芥幼苗 总 RNA ,以 Clontech 试剂盒中提供 的 CDS III 引物 (5-ATTCTAGAGGCCGAGGCGGCCGACATG-d(T)30VN-3) , SMART III Oligonucleotide(5-AAGCAGTGGTATCAACGCAGAGTGGCCATTATGGCCGGG-3)和 MMLV 反转录酶 进行反转录,利用 LA-Taq 酶进行 PCR 反应扩增得到双链 cDNA(ds cDNA)文库。2.4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酵母单杂交筛选为构建诱饵质粒,人工合成 ICEr2 元件(A
12、CTCCG)或突变 m1ICEr2 元件(ACTACG), m2ICEr2(CAGAAT)元件,在顺式元件(或突变元件)两端设计保护碱基,5端加入 AGA ,3端加入 CGT。并将加完保护碱基后的序列设计成串联四联体。最后根据 pHIS2 载体上多 克隆酶切位点,在串联四联体两端加入酶切位点,5端为 EcoR I,3端为 Sac I。(ICEr2-1:5-AATTCAgAACTCCgCgTAgAACTCCgCgTAgAACTCCgCgTAgAACTCCgCgTgAgCT-3;IC Er2-2:5-CACgCggAgTTCTACgCggAgTTCTACgCggAgTTCTACgCggAgTTCT
13、g-3;m1ICEr2-1:5-AATTCAgAACTACgCgTAgAACTACgCgTAgAACTACgCgTAgAACTACgCgTgAgCT-3;m1ICEr2-2: 5-CACgCgTAgTTCTACgCgTAgTTCTACgCgTAgTTCTACgCgTAgTTCTg-3; m2ICEr2-1:5-AATTCAgACAgAATCgTAgACAgAATCgTAgACAgAATCgTAgACAgAATCg TgAgCT-3;m2ICEr2-2:5-CACgATTCTgTCTACgATTCTgTCTACgATTCTgTCTACgATTCTgTCTg- 3)。将人工合成的片段进行退火,并连
14、入诱饵质粒载体 pHIS2(购自大连宝生物公司)的 EcoR I 和 Sac I 位点, 转化入 E.coli DH5 感受态细胞,分别命名为 pHIS2- ICEr2,pHIS2- m1ICEr2,pHIS2- m2ICEr2。在酵母单杂交系统的筛选中,将 Sma I 线性化的 pGADT7- Rec2 ,ds cDNA 文库和 pHIS2-ICEr2 共转化入酵母 Y187 感受态细胞中(LiAc 法,参见 BD MatchmakerTM Library Construction & Screening Kits User Manual, Clontech),将转化子涂布在含有 125mM
15、 3-AT 的 SD/-His/-Leu/-Trp 培养基上,30培养 7 天左右,直到有菌落长出。挑选直径2mm 的菌落 分别在含有 250 mM 3-AT,300 mM 3-AT 的 SD/-His/-Leu/-Trp 培养基进行划线,培养 4-6 天,选择在高浓度 3-AT 的作用下长势较好的菌落,提取酵母质粒,转化 E.coli DH5 感受 态细胞,利用 T7 引物进行测序分析。酵母体内结合特异性的验证,也采用酵母单杂交系统进行。将 pGADT7-bZIP1 和 pHIS2, pHIS2-ICEr2,pHIS2-m1ICEr2,pHIS2-m2ICEr2 共转化入酵母 Y187 感受
16、态细胞中(LiAc 法,同上),将转化子涂布在含有 0mM 3-AT 的 SD/-His/-Leu/-Trp 培养基上,30培养 7 天 左右,直到有菌落长出,分别挑取菌落,接种于 5ml125mM 3-AT SD/-His/-Leu/-Trp 培养基 中,并划线于 0mM 3-AT ,200mM 3-AT SD/-His/-Leu/-Trp 培养基上。2.5 凝胶阻滞电泳(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AtbZIP1 基因的编码区克隆到 pET-32b 载体上,并在 E.coli BL21(DE3)中表达出含 6His 标签的融合蛋白。将
17、人工合成的 ICEr2 元件,m1ICEr2 元件,m2ICEr2 元件退火,利用地高 辛标记 DNA(DIG High Primer DNA Labeling and Detection Starter kit,Roche)。结合反应的 体系为 15L6 :标记 的探针 (20fmol,2ng) 、 57gAtbZIP1 蛋白、结 合缓冲液 (20mmol/LTris-HCl(pH7.6) 、 30mmol/KCl 、 0.2%(w/v)Tween20 、 1mmol/LEDTA 、1mmol/LDTT(二硫苏糖醇)、10mmol/L(NH4)2SO4,1)和 13g 小牛胸腺 DNA(Si
18、gma),25 水浴 30min。反应混合物在 6%的非变性 PAGE 胶中电泳,缓冲液为 0.5TBE (45mM Tris-borate,1mM EDTA),25v,3 小时,采用直接接触转膜法,免疫杂交信号检测按照 DIG High Primer DNA Labeling and Detection Starter kit(Roche)的操作程序进行。2.6AtbZIP1 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用 Trizol(Invitrogen)法提取不同处理的拟南芥幼苗总 RNA,并用 DNAase I 出去基因组DNA 的污染。利用 SuperScript TM (Clontech)反转录酶进行 c
19、DNA 第一链的合成,20L体系中包含 5gRNA。根据 ABI Prism 7300 Sequence Detection System 对实时荧光定量 PCR体系的要求,设计了 AtbZIP1 基因的引物序列,并合成了内参基因 actin 的引物。引物设计 应 用软件 Primer Premier5.0 的 Primer 命令。 各引物 序列如 下: P1-sense: 5ACAAgTTCAggTgCCgACATAg-3;P1-anti:5-TTCgTCgTTCAggACTggAgAT-3;Actin-sense:5-CTgTgCCAATCTACgAgggTT-3;Actin-anti:5
20、-AgAgCTggTCTTTgAggTTTCC-3。PCR 反应体系:20L 2SYBR Green PCR MasterMix(1),1L P5(0.25 M),1L P3(0.25 M),16L ddH2O,2L 模板 DNA。PCR 反应条件:9530s, 955s,6020s,40个循环。利用在 TAIR 网站(http:/www.arabidopsis.org/index.jsp)上公布的拟南芥渗透胁迫芯片 杂交结果,对所有的芯片结果按照不同处理,处理时间,处理部位进行归类,对归类后的结 果进行方差分析并做图。3. 结果与分析3.1 与拟南芥 ICEr2 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为
21、了从拟南芥中筛选和报告载体 pHIS2-ICEr2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因子,我们构建了拟南 芥受 200mM NaCl 处理,30%PEG6000 处理和 4处理混合的叶片 cDNA 文库。以拟南芥总 RNA 为模板,以引物 CDS Oligo (dT)为引物,利用 MMLV 反转录酶进行反转录,将反转 录产物用 RNase H 处理后,用于文库的构建。为了除去 PCR 反应中的酶、引物,以及小 于 200bp 的片段,我们利用 BD CHROMA SPIN TE-400 Column 层析的方法纯化 PCR 产 物。采用大规模 LiAc/PEG 法将报告载体 pHIS2-ICEr2、线型文库载
22、体 pGADT7-Rec2 和双 链文库 DNA 片段共同转化酵母 Y187 感受态细胞。由于双链文库 DNA 片段的两端和 pGADT7-Rec2 的两端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可以发生同源重组,因此,双链文库 DNA 片段 可以整合到 pGADT7-Rec2 载体中,形成环状的结构,这样酵母就可以在缺乏亮氨酸的培 养基中生存。将转化子涂布在含有 SD/-His/-Leu/-Trp+125mM 3-AT 的固体培养基中,30 培养 7 天。7 天后,在培养基上出现了大量的菌落。进行菌落计数,计算得知转化效率为1.2107,为了提高筛选的效率,降低假阳性,我们只对直径大于 2 毫米的菌落进行下一步
23、的分析。根据 pGADT7-Rec2 载体中双链 DNA 插入区段的两侧设计了引物 AD-LD sense 和 AD-LD anti,分别利用无菌牙签在菌落中挑取少量酵母菌进行 PCR,经过此步 PCR 筛 选,共获得直径大于 2 毫米,且插入片段长度大于 750bp 的菌落共 1805 个。我 们 将 1805 个 PCR 检 测 片 段 大 于 750bp 的 菌 落 接 种 到 1ml 的 SD/-His/-Leu/-Trp+120mM3-AT 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36h 。分别用接种环将菌液划线在含有 240mM 3-AT 的 SD/-His/-Leu/-Trp 固体培养基中,30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拟南芥 ICEr2 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1 元件 反式 作用 因子 基因 克隆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