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GIS 与 RS 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研究.doc
《基于 GIS 与 RS 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 GIS 与 RS 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品论文推荐基于 GIS 与 RS 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例段毅君 1, 2,陈建平 1, 2,田毅 1, 2,高俊 1, 2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E-mail:duanyijun77摘 要: 本文根据研究区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图,参照“北京市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分类 标准,采用人工判读解译,最后生成西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计算功能,统计出西城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单元数量及面积,生成西城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用于判
2、断西城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为西城区土地规划及经济持续发 展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土地利用现状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分析1. 研究背景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使用具有较长的时效性。人们根据土地的自然属 性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以开发或改造从而形成不同用途和使用特征的地域单位。城市用地 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对象。城市规划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从而实现 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城镇土地分类不同的是,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为了城市建设与规划服务的,则需 要重点考虑经济与社会环境,而不是土地的自然利用类型。因而,在规划中需按照用
3、地分类要求进行。 在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控制中,面对着城市庞杂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制定必要的控制规则与规范,确保规划顺利的运行。城市用地分类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规 范。它是为了保证城市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根据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对城 市用地发展的要求,按照土地的特性功能和其他因素,将土地划分为若干类型,并通过编制 城市土地使用规划确定每一宗地块的使用类型和控制基本使用规则,要求每宗土地严格按照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图编定的类型加以利用。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用地分类是表述城市规划控制规则的重要途径和技术规范,也是使用地规划控制行为本身规范化、科学化,减少随意性 和可能的错误的重要
4、环节。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的土地管 理,有效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因此,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用地分类标准的建立土地利用分类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对土地进行的一 种分类。它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地域组成单元的过程,这种空间地域单元是土地利用的地域 组合单元,表现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和功能。1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制图的基础,是进行土地管理、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内外土地利用信息交流的媒介。建国以 来我国对
5、土地利用分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制订和提出了较多有实际意义的土 地利用分类体系。其中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分别于 1981 年和 1984 年制订的两个土利用分类-8-体系、中科院地理所 1983 年提出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国家土地管理局于 1989 年制订并于1993 年修改的城镇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等是我国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土地利用分类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地域组成单元的过程。这种空间地域单元是土地利用的地域组合单位,表现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用途 功能。因此,国内外土地利用分类的划分标准存在着形式、用途功能及其二者综合等三种模 式。(1)
6、形式分类认为土地利用分类应反映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形式,反映土地利用本身 的内在自然特征。据此,一般地将土地利用分为:林地、草地、水域、人工建筑、开阔地、 石山、冰川、沙漠等,并按形式进一步划分为亚类,甚至更详细的级别类型。如:建筑用地 类型可以分为:高层建筑、低层建筑、道路、开阔地等。这类方案应用于遥感、土地资源的 初级识别或宏观认识研究。(2)用途功能分类强调土地利用分类依据不同地域单元上的人类活动,即土地利用地域 单元的用途或功能。Clawson 和 Stewart 定义为主导的人类和土地相关的人类活动。他们将 土地先分为已利用土地和未利用土地两大类,在已利用土地中根据土地利用部门分出第
7、二级 十类,即种植业用地(耕地)、园艺和园林业用地(园地)、林业用地(林地)、畜牧业用地(牧草 地)、交通用地、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国防用地、娱乐旅游用地、渔业用地等,然 后各部门用地还可分出第三级。(3)综合分类实质上是模糊了功能和形式的严格区分,在分类运用中,交叉考虑功能和 形式,分类体系逻辑性较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分类标准不统一,类型的命名多考虑现实 习惯,忽视严格的科学概念。如美国 70 年代地质调查时拟定的土地利用调查分类系统(Mather A.S.1986)和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将用地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四大类。但 是该项
8、目我们将用地细分为以下几类:商业金融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市政用地、公共建筑 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特殊用地4 5 。3. 解译标志的建立西城区是北京市人口相对较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且是北京市的商业活动区,因此,本 次研究土地利用类型的判读,重点调查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与工业用地。图 1 商业用地图 2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 工业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商业用地在影像上形状不规则,不像住宅用地那么有序,也没有纵横交错的道路。一般建筑很高层
9、,且形状各异分布不规则见图 1;工业用地可以较清楚地看到一些工业附属设施,如 烟囱等见图 2。图 3 一类住宅用地图 4 二类住宅用地图 5 三类住宅用地图 6 四类住宅用地一类住宅用地:以低层住宅为主,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见图 3。 二类住宅用地: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环境较好,见图 4。 三类住宅用地: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布局不完整、 环境一般,见图 5。 四类住宅用地:以简陋住宅为主,如平房、老城区,见图 6。这四种住宅用地以二类住宅用地最为常见,也是大面积分布在研究区。影像上表现为: 一类住宅用地基本上为一二层的住宅,周围环境好;二类住宅用地大面积分布,中高层为主, 公用
10、服务设施齐全;三类住宅用地与工业用地混合交叉,在影像图上易识别;四类住宅用低 一般是简陋的平房,环境差,公用设施缺乏。4. 北京西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实例研究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质底法(为了反映制图区域连续内部现象的质量特征,通常把性质 有差异的不同类型对象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面状符号或晕线加以区分)反映一个地区农、 林、牧、居民地、工矿、交通及其他行业的用地现状的专题地图。该图有效的反映了城市土 地利用的类型、分布,是衡量土地利用强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土地利用现状图数字化信 息图层是以同等比例尺(1:2000)的道路、水系、绿地等多层叠加生成工作底图后,收集 研究区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图,参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GIS RS 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研究 土地利用 现状 调查 方法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94177.html